多一个心眼,让我们的孩子免遭性骚扰

1999-06-13 23:19金泽
为了孩子(孕0~3岁) 1999年8期
关键词:界线大人儿童

●金泽

▲据美国心理学研究者统计:约有27%的女性和16%的男性在其成长过程中遭到轻重不等的性骚扰。

▲在美国的强暴案件中,乱伦高达45%。其乱伦泛指法律关系上的养父母和继父母,而非单纯血统关系。

▲在香港每6.5个小时便发生一宗风化案,受害者大部分是儿童。据统计数字显示,1998年发生在香港的儿童性虐待个案近千宗。

在我国,儿童性骚扰的问题似还未被放上台面进行公开的讨论,社会和家长对此也缺乏重视。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其中当然有父母个人的原因,比如,对性骚扰的概念模糊,缺乏认识,不清楚性骚扰的界线,当孩子已遭受性骚扰时,父母却浑然不知;有的却碍于脸面和家庭不愿公开实情。但是,缺乏公开的统计数据,缺少深入的研究,并不等于事实的不存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快乐人生,做父母的应该多一个心眼,多一点防范意识,让孩子免遭性骚扰。

○提防潜在的危险人物

找年幼孩子解决性需求的人,常常对本身的性能力自信不够,或自觉无法使成年异性感到满足,或无法驾驭同龄的异性朋友,就转而以暴力或诱骗的方式,在孩子身上寻求性宣泄。这类人有老年人,也有中青年,他们借着在年幼弱小的孩子面前尚能保留的优势,将他们可鄙的手伸向天真的孩子。

有一种“恋童狂”,外表看上去酷爱小孩,对孩子照顾有加,但这“友善”的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恶心的恋童病态。

据国外的研究发现,家庭内部的儿童性骚扰案,多源于夫妇感情不和,性生活不协调,造成一方心理失衡,病态地将性需要移转到儿女身上。有的是蓄意图谋,有的则是可能一时失去理智而闯祸。据分析,单亲家庭发生类似悲剧的比例高于双亲家庭。继养父母或亲属关系者,心理束缚更小,理论上要比有血统关系的亲人更容易发生性骚扰。

儿童性骚扰中“爱抚”的概念最易引起误解。国外研究者提出了“善意的触摸”和“恶意的触摸”的区别概念,但是,伤害儿童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都非常亲切温和,而且关心孩子,他们往往以渐进的方式,从非性行为的接触一步一步地延伸至性接触,他们多半会哄骗孩子,孩子一时间很难知道这些“好人”心中的坏动机。比较好的防范方法是注意孩子身处的环境,减少孩子与某个大人独处的机会,只要有第三者在场,“坏动机”者的某种行为就难以实施。

另外,在公共场合,比如拥挤的车厢里,公园人多处,也要留意孩子身边的动静,那些单独行动、目光游移、表情委琐呆滞的男性尤为可疑,要注意提防。

○平日要多留意观察孩子,注意言行之间的蛛丝马迹

遭受过性骚扰的孩子多半有下列反应,如:做恶梦、忧郁、行为反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恐惧、自卑、有不安全感等等。

孩子一般不会凭空制造性方面的谎话,如果孩子表达了对某个大人不寻常的反感,家人应立即引起注意,可不动声色地询问孩子,启发孩子说出原因。

有时候,孩子会说出一些不寻常的话,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这时,大人也要引起注意,小心顺着孩子的话头耐心询问,但不要引起孩子的紧张和害怕,使他们避开话题、绕过真相。

○预防性侵犯的基本方法

要预防孩子被性侵犯,重要的是父母要从小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性知识。

据国外的研究分析,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性骚扰事件里,孩子若未被大人教导“性器官是个人私物”的观念,常会误解这是大人“爱”孩子的方式,而沉溺于这种关系。有的女孩还会在同伴间“炫耀”父亲或某人对自己的“疼爱”。

●大约在孩子2岁以后就可以引导他认识和尊重自己的身体,让他了解人体亲密触摸的界线,即使是熟悉的人或长辈也不可随意超越这个界线。

●教孩子分辨善意的触摸和恶意的触摸。专家认为,前者一般是摸摸头或拍拍肩背,没有上下来回的抚摸动作,而后者则具有强迫性和威胁性,接触到私隐部位。

●告诉孩子,任何大人都不能强迫他保守秘密,因为多数作恶者在对孩子施行骚扰后会哄骗孩子“保守我们两个的小秘密”之类,甚至恐吓。明确告诉孩子,当有人要求他抚摸大人的私处或做奇怪的动作和“游戏”时,无论是谁都要立即拒绝。

●平时要告诉孩子,若有人做使你感到不舒服或不自在的动作,而且要你“听话”时,你不但可以“不听话”,并且要大声拒绝或走开。

对幼小的孩子谈论这方面的事,教导这方面的知识,您可能会觉得有点无奈和为难,或者觉得太早,但,这却是十分必要的。

下图供父母参考,看图听讲解,孩子可能更易理解

猜你喜欢
界线大人儿童
The Beasts Within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有界线性算子的Drazin逆的逆序律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意见
如果没有了大人
留守儿童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