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大烦恼

1999-06-13 23:19余伟星周淼
为了孩子(孕0~3岁) 1999年9期
关键词:胡先生脾气育儿

余伟星 周淼

据统计,上海的亲子热线自开通200天以来,来电咨询的前三个问题是:孩子的吃饭、孩子任性和新生儿喂养。这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科学育儿仍是当今年轻家长的必修课。“吃饭成了大问题”

正常的饮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基础。据研究表明,每日进餐比较好的孩子,生长发育一般也比较理想,对疾病也有一定的抵抗力,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比较积极健康。可如今,在不少年轻家长面前,孩子的吃饭问题却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坎,甚至成了家庭成员共同的“心病”。

李女士是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她说:我的孩子样样都好,就是吃饭成了大问题,她自己已经会吃饭了,但就是不肯吃,要别人喂,吃饭的时候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要保姆抱着到楼下去吃,一会儿要外婆边讲故事边喂,有时一顿饭可磨上一个小时,五个成人对付不了一个孩子的一餐饭。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家里就特别紧张,不知道孩子又会闹出什么花样。

家住上海南市区的徐女士来电诉说了她在孩子吃饭问题上的“不幸遭遇”:她那已经25个月的宝贝儿子,每次吃饭都不能很爽快地吞咽,一口饭要含在嘴里很长时间才会咽下去,因此每顿饭都是吃了热,热了再吃。孩子的父亲看不下去,就拿一把尺放在桌子上吓唬他。刚开始几次还灵,但到后来孩子听到吃饭就怕,胃口越来越小,而且造成了孩子睡觉的恐惧感,晚上总要醒几次,叫妈妈呼奶奶,听到她们的答应声才能放心地睡。

咨询类似问题的家长占咨询总数的39%。专家指出,孩子不好好吃饭并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家长没有教会孩子好的进餐习惯。一些家长用吓唬的方法,破坏了安静愉快的进餐气氛,造成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和不安全感,孩子怎么能吃得好饭呢?另一些家长则采取完全顺从的方法,养成了孩子不良进餐习惯。而有些习惯如吃饭看电视、看书,恰恰是做父母的“传染”给孩子的,父母自身没做好又怎么要求孩子?“发不完的牛脾气”

“年纪小小,脾气却那么大”,“我儿子就是脾气大!”热线电话中有28%的家长提出了这个问题。

周女士的女儿3岁多,脾气比力气大。在幼儿园她很听老师的话,可在家里两三天总要跟大人吵一架。一次经过地铁商场,看见买一杯饮料可以送一只气球,就吵着要买。大人没依她,结果引来女儿的嚎啕大哭,甚至坐到了地上,众目睽睽之下,弄得全家人十分难堪。

胡先生是一位27个月男孩的父亲,说起儿子,胡先生的语气显得十分沉重。他说,孩子的脾气特别倔强,什么事情不顺心就要闹,而且哭起来没有停的时候。一次孩子午睡起来想出去玩,胡先生没同意。结果儿子又是哭,又是扔东西,吵得整幢楼的居民都知道,胡先生忍不住打了他,结果更是闹翻了天。

专家指出,对孩子的需求要做正确的分析,该满足的正当需求应给予充分的满足,对不合适的需求则要讲清道理。在孩子情绪波动听不进话的时候,要给些时间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讲清道理。千万不要在对孩子愿望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先发火,更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午睡起来后去玩一下是很正常的要求,为什么要剥夺他的合理要求呢?希望初为父母者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少用家长的权威。“养育孩子不容易”

在咨询来电中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周岁内孩子的喂养。有32%的家长向专家提出了婴儿喂养的问题,其中孩子年龄最小的是出生不足一个月的新生儿。如:一天的喂奶量是多少,鱼肝油、钙粉如何服用,何时添加辅食,孩子睡觉出汗、夜惊怎么办,怎么会大便次数减少或腹泻等等。一位孩子刚满3个月的母亲在电话里说:“我生了孩子以后就没去上班,还请了一个小保姆,全力以赴哺养孩子,但还是整天手忙脚乱,为什么喂养一个孩子这么难?”

专家一致认为,现代年轻父母普遍对孩子的教养问题比较关心,他们不缺文化,但缺乏科学育儿知识,缺乏正确的教养心态。“养儿心太焦,教儿情太急”,恨不能孩子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天才,因此,一刻不停地围在孩子旁边,一有点什么动静,家长的反应比孩子强烈得多,这样怎么会不忙,怎么会不累呢?

专家们建议,年轻家长在为人父母之前不仅要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还要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要懂得和了解科学育儿的基本知识。专家指出,一些将孩子托付给祖辈的年轻家长们更应明白,从心理发展方面来说,3岁前的孩子不宜长时间离开亲生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爱所不能替代的。况且,缺乏亲子体验和亲子间的快感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亲子热线63505115)。图/陆华

猜你喜欢
胡先生脾气育儿
七七的怪脾气
偷偷摸摸育儿
一座脾气古怪的城
育儿Q&A
育儿Q&A
孩子,我们一切为了你们——记台属胡先生情洒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