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霸权”是是非非

1999-06-14 03:57策划:本刊编辑部
南风窗 1999年9期
关键词:维纳斯人用霸权

策划:本刊 编辑部

今年3月,一个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和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发生了一次"碰撞",起因是微软公司的"维纳斯计划"。微软在深圳的轰轰烈烈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几天,博士一篇《"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的文章引发了信息产业界的一场大讨论。文章直指微软的贪婪和凶狠,指出计划蕴含极大的阴谋,是试图控制中国IT业(信息产业)在21世纪的命运。几天后,博士又撰文解释写作动机:

"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在美国本土四处碰壁的产品却在中国受到如此热烈的夹道欢迎。这就是《"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一文的原由。文章是有情绪的,可这场中国IT业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最高级别欢迎会正常吗?文章是有倾向性的,可全国上下千百篇文章只有一个倾向时,一篇文章倾向另一边又怎么不行呢?舆论是最好的镜子,忠实地反映着厂商的一举一动。这篇文章的许多数据都是厂商主动提供的(他们几乎全是微软的用户),有些甚至直接来自微软本身。没有这么多人的支持,本文是不可能写成的。如果微软仅仅把它视为一篇故意与其作对的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微软必须反省自己几年来的市场策略,必须正视在业界内外积累的怨恨,必须调整盛气凌人的心态。否则,微软永不可能真正融入中国软件业,否则,它还会受到人们更猛烈的批评。"这几句话与其说像预言,倒不如说像檄文。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一本会让微软更加暴跳如雷的书在博士和他的朋友手中完成,书名就够触目惊心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恰在此时,微软起诉使用了盗版微软软件的亚都集团,并提出巨额索赔,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无数人和企业开始切实感受到微软的威胁。曾被中国人看作知识经济代表的微软怎么了?被称作"唐·吉诃德"的博士方兴东想挑战什么?对方博士的挑战姿态不以为然的人又在怎么想?对争论的过多关注往往会让人忘了问题本身。但对争论不加梳理的话,双方争论的目标可能越来越南辕北辙。仔细审视了这场争论后,有几点感想:

一、"白手套经济"也会血淋淋,就像所谓的"白手套战争"。美国人在轰炸南联盟时说他们的战争是干净的"白手套战争",作战人员只需戴上白手套,动动几个按钮,连敌人的影子都不需要见到,就已经让他们灰飞烟灭了。很绅士、很现代、很有知识味。但它的干净不能改变炸弹的本质:杀人。知识经济也曾让我们着迷,未来还会继续迷下去,也确实应该迷下去,但它绝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很"温文尔雅"的经济,是一种只比智慧的经济---中国5000年历史还怕少了智慧吗?相反,从竞争的本质和失败者的下场看,它比工业革命原始积累中"羊吃人"更血淋淋。

二、距离产生美。我们欣赏"知识英雄"比尔·盖茨,因为他一度离我们很远,像一个图腾,也像一片海市蜃楼,让人神往。但是,当我们能听到他的呼吸声,他的咆哮声,以及他不经意间透露的"心里话"(中国人爱偷),我们无法再平静。更值得注意的是,处于知识经济第一线,离微软最近的国内电脑厂商,在这场有关行业前途的大争论中几乎不置一词。不是没有委屈、没有情绪、没有愤怒,而是被恐惧的感觉封住了嘴。

三、别等刀架到脖子上才说"不"。当人思考时,有没有切肤之痛的感觉大不一样。微软的刀已切到了谁的身上?至少还没有切到很多争论者的身上,而被"切"的主流电脑厂商又并不奇怪地选择了沉默。所以隔靴搔痒的议论也有不少。近代仁人志士都曾热切地向西方学习,但一旦"老师"开始打"学生",所有的痴迷和崇敬都荡然无存。

至于让微软控制一切意味着什么,或许已无需多言。我们热爱知识经济,但不热爱被人所控制的知识经济。被人用知识控制和被人用洋枪洋炮控制的滋味一样不好受。

猜你喜欢
维纳斯人用霸权
“维纳斯”小像新理论
维京人用水晶“太阳石”发现了美洲?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天空低了
“量子霸权”之谜
有朝气、有活力,给人十足的惊艳 Mcintosh MA6700、Sonus Faber 维纳斯签名版套装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一棵树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