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动:高科技+财技+精英

2000-02-10 08:32
财经 2000年4期
关键词:李泽楷盈科电讯

王 烁

----李泽楷不太同意把盈动收购香港电讯描绘成一个10个月的互联网公司吞并百年老店的故事。“10个月只是上市时间,盈动的历史比这要长。”李泽楷说。

----但是要说清楚有多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从借得信佳之壳上市并与香港政府签约修建数码港算起,盈动历史确实只有10个月;如果从公司的前身算起,盈动的历史要源于1998年2月与英特尔合资成立的PCC(Pacific Century Convergence),PCC致力于建设一个泛亚洲的通过卫星和有线电视实现家庭互联网宽频接入的网络(Net of World,缩写为NOW),NOW业务后来注入了上市的盈动;如果要从控股盈动的盈科扩展集团算起,盈动的历史始于1994年。李泽楷私人100%持股的盈科控股1994年通过收购新加坡的海润亚洲并改名为盈科扩展集团(Pacific Century Reginal Developments);如果要从李泽楷自己独立“创业”算起,盈动的历史要溯源至1993年成立的盈科控股,卖出卫星电视(Star TV)的数亿美元利润是他事业的起步。最后,如果要从梦想算起,你甚至可以说盈动的历史长达10年。“PCC是10年前卫视梦想的延伸,与卫视理念一样,希望将西方己有的资讯带给亚洲地区。”李泽楷说。卫星电视于1991年5月开始播出,1993年以9.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传媒巨头默多克。这是李泽楷的第一个传奇。

----10年并不长,但这几乎是李泽楷全部的商业生涯。盈动的历史之所以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多少是因为得鱼忘筌——在这10年中,交易(Deal)对李来说是首要的,而随着交易的成功,是公司在香港市场上聘请的管理精英主持的高效率营运。

----三个大交易构成了到目前为止李泽楷传奇的框架:1993年卖掉卫视、1999年在香港借壳上市并与香港政府签约修建数码港、2000年收购香港电讯。对于一系列的交易,可以用盈动副主席袁天凡的一句话来作解:“发展太快了,我们只能看准了一个方向,于是拼命往前跑,知道这个方向大致上是对的就行了,具体的微调在奔跑当中做。”在这些大的交易之下,一系列直接投资再作细部的编织:数十个网站的收购,上百项技术的购买;3月初宣布与联想集团合作,由后者独家制造内地NOW网络电脑;与日本光通信集团相互持股并合作,“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市场之一。”李泽楷说;与美国CMGI公司合作将其旗下18家互联网公司引入亚洲,这18家公司的互联网用户总数仅次于AOL和MSN。“我们有时一天要看8个交易。”盈动董事总经理艾维朗说。所以毫不奇怪,盈动是近来香港最能产生新闻的公司。

----从管理层组合上看,盈动有一个交易与营运密切配合的强大团队。例如主管盈动地产投资、负责数码港项目的盈动副主席杜彼得原为和记黄浦董事总经理;而在此次香港电讯一役中的几个关键人物中,集团副主席袁天凡是前香港联交所总裁,盈动董事总经理艾维朗是前香港电信管理局局长,PCC总裁伍清华是前数码通总裁。

----期权(Option)是李泽楷从创业初期直到今天吸引这批精英人物加盟的最主要安排之一。盈动传奇把李泽楷推上了香港富豪排行榜的前排位置,李泽楷麾下的精英群体也分享了成功。盈动股权中有5%至6%左右是管理人员的期权,“这有100多亿港币,很多了。”袁天凡说。截至3月1日的资料显示,袁天凡与杜彼得两人分别拥有0.32亿份盈动认股权,账面价值在5亿港币以上。拥有价值上亿港元认股权的盈动高层管理人员至少还有数人。而且在盈动上市之时,每个员工都获得认购股权的机会,总额高达3%。

----现在,没有人会再怀疑李泽楷作为一个“交易人(Dealman)”的能力,但李泽楷所办公司的盈利业绩最终要从管理和操作的能力上体现出来。这是从“商人(Businessman)”的角度对他提出的挑战。李泽楷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宽频互联网公司,到目前为止的交易是指向这一目标的手段。NOW宽频互联网业务将于年内启动,这将是一块试金石。但是,作为企业家的李泽楷显然更愿意保持目前这种“交易人”和“战略家(visionary)”的自我定位,收购香港电讯不会改变这一点。“我们的投资决策会一直都要快,至于稳定的经营,则需另外一组人。”李泽楷说。

猜你喜欢
李泽楷盈科电讯
《电讯技术》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电讯技术》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二公子李泽楷
《电讯技术》2016年第56卷总目次
《电讯技术》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