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世界大战爆发的加速器

2000-06-14 00:30寇海波
军事文摘 2000年9期
关键词:世界大战科学技术战争

寇海波

历史的长河里,在与环境的搏斗中,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神奇的力量创造了科学技术。同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造福了人类社会,使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已逐渐步入信息时代,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然而,也正是科技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后,使人类战争在20世纪终于得以突破固有的地域界限,迈进了世界大战的门槛,一直在局部战争轨道上延伸的人类战争历史轨迹跃迁到了世界大战这个新的坐标点。

首先,科技对世界大战的爆发具有间接推动作用。战争是巨大的消费机器,进行战争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作后盾,经济情况不仅给暴力提供物质基础,并且决定暴力的规模和样式。而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近二百年间,尤其是20世纪前期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新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断学科的出现,导致整个科学技术显示出革命性变革,并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真正爆发了产业的一场革命。

在产业革命之前,纺织业是手工业中较为发达的行业,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由纺织工具机的改进开始的。蒸汽机的热效率低、设备庞大笨重、传动机构复杂,又促使效率较高、构造简单的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技术,而这又是围绕着新的能源——电力的应用为中心展开的。产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的、直接的社会效果,是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就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到19世纪后半期,生产力发展得更快,世界工业总产值在1870~1890年间增长了2.2倍。

可以说,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200年间,纺织机、蒸汽机、有线通讯、无机化工材料和高炉炼钢技术等相继问世,以及汽车、飞机、转炉炼钢、有机化工材料、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等的诞生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并为战争主导者提供了发动战争的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正因如此,科技的进步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间接推动力量。

其次,科技的最新成果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为两次世界大战注入了新的内容。人类战争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争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作战样式的变换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变革促成的。两次世界大战前,科学技术从单项突进到群体革命,促使武器装备有了长足的进步。如炮弹飞行问题是根据伽利略抛物体运动而得以解决的,卫星和导弹的研制是依赖于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作为终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核武器则是依赖于量子理论和其它复杂学科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正是科技的不断进步,才使军事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无烟火药代替了黑色火药;圆锥形弹头的后装膛线枪炮代替了前装滑膛枪炮;连发步枪和机关枪成为步兵的主要武器;射击精确、射程远、射速快的新型火炮和观测仪器大大提高了炮兵的威力。尤其是坦克、潜艇、飞机、航空母舰和化学武器的问世,航空兵、装甲兵、空降兵、化学兵等新的军兵种的出现,步、炮、坦(克)协同,陆、海空协同等崭新作战方式崛起,铁路运输网络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的大批量生产,使军队的战场机动方式从徒步、乘马和畜力牵引,向机械化、摩托化过渡,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崭新作战样式(闪击战)应运而生;

战场从平面发展为立体,战线的长度和纵深发展到几百、几千公里,战争的规模和范围因此极大地扩大了。到20世纪,欧洲大国已拥有数百万、上千万军队,占总人口的10%~20%。其陆军编制的最大单位已从集团军发展到集团军群(方面军),甚至方面军群。所有这些,为人类战争从局部范围跃至具有全球规模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于是,那些在瓜分世界的争斗中发生利害冲突的帝国主义列强,可以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跨洋越洲地打响世界性的全面战争。△

猜你喜欢
世界大战科学技术战争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论决策与世界大战的起源
百度、阿里、腾讯打响了内容创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象牙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现代科技创新的政治动力与政治负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