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业的长话公司

2000-06-14 07:24文:邢海洋
三联生活周刊 2000年21期
关键词:电话卡无线通讯免费

文:邢海洋

导读:电话是否还会按距离和时间收费?疲惫不堪的长话公司正给出答案

一年前,我来到美国,为得到一项AT&T;的优惠计划颇费了一番心思。原因是,AT&T;只向刚加入的用户提供每个月若干时间的免费国际长途服务,而我们已经是它的用户了,自然它不必再向我们献殷勤。

加入优惠计划的程序也颇为神秘,用户不能主动申请,只能通过朋友介绍,再由AT&T;的推销员主动找上门来。介绍者首先得是AT&T;的用户,想推荐他人的时候也得等推销员打电话来问。总而言之,单线联系,弄得人云里雾里。

后来又查了查电话单,发现了更有趣的问题,每个月除了固定的月租,还有类似国内的支援电信基本建设的捐献若干。虽然费用有限,但还是有被套的感觉。

于是暂时终止了合同,然后就一相情愿地等着再被它待如上宾地请回去。

期间为打国际长途,又找到一些专门推销电话卡的网站,那上面打往世界各地的电话卡应有尽有,经过B2C式的市场竞争,价格通常只有AT&T;的一半。打到中国的长话费用每分钟15美分到25美分不等。

AT&T;果然找上门来,不过这时候我们已经对它的优惠计划不是很热衷了。再过了一个月,得知一个网站专门提供打到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免费PC到电话的服务,干脆把录音机上的耳机插到电脑上做了听筒,开始享受起100%的国际免费长途。现在,追在我们身后的是不断发来推销信的电话卡公司,这些多半刚成立,抢到IP电话第一桶金的幸运的先驱者们眼看就要倒下了,他们的用户越来越集中于那些没有电脑的,只能用电话打电话的人群。

现在,至少有十余家网络公司提供免费的美国国内的长途业务,声音质量与付费电话几乎没有分别。相形之下,先听一段广告再打长途的“免费服务”就变得很不得人心。打往其它国家的长途也是多种多样的,新加坡有“e001.com”,香港有“ip800.com”,几乎每一个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都会培育出不计得失的潮头公司。不过,这些公司的费用也的确低廉,IP网络帮助他们跳过长途通信线路,只要在当地租用一条电话专线,设立一个电话转接站,就足以把国际长途转化为市内电话。在美国,甚至有大型电话公司已经开始实施把长途当做市内电话一样收费的试点,Sprint推行的一种国内长途加互联网接入的服务,每月无限制地接入互联网,加上1000分钟的晚间长途,月费30美元。

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AT&T;向外界宣布了它摆脱长途业务的计划。这时候,分析师们对这一百年老店弃主业经营副业的壮士断腕样的举动已经没有什么惊奇的了。6月,AT&T;曾试图提高它的服务收费,引得华尔街一片怒声,之后,市场中关于CEO辞职的传言曾使股价有些起色。但比起一年前60美元的高价,市场价值已经损失大半,期间最剧烈的下跌正发生在四月之后,也正是免费IP电话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候。损失惨重的还不仅仅限于这家长话业务的龙头,一贯咄咄逼人的,刚通过并购坐上第二把交椅的世通也把几年来积累出的纸上财富还给了市场,一年来,长途通信业的股价总体水平下降了将近60%。电信业虽是信息产业的中坚,但技术进步恰恰只使技术提供商获益,服务商全在遭殃之列。

摆脱传统的长途电话业务,更紧密地团结在数据传输,无线通讯等新兴服务周围似乎是长话公司的唯一出路。有分析师给AT&T;算帐,如果分头将AT&T;是有线网、无线通讯和长途相加,其结果要远远高于整合后的水平,原因很简单,萎缩中的长话把其它高速发展的业务全拖下水。对于世通,投资者似乎也充满了类似的期待。但也有人怀疑,一家连主业都抛弃的公司是否还能为投资者接受。推理很有趣,如果再过两年,无线通信也过于拥挤,无利可图呢。历史似乎也证明了,能够跟得上技术进步,不断成功转型的公司的确是凤毛麟角。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到现在硕果仅存的只有通用电器一家。当然,纯技术看,除去长途的鸡肋,几家全球通信巨头仍然很有潜力。

消费者关心的,却是另一回事:什么时候打长途不必计算时间。三年以后还是明年?在技术面前,再激进的预测有时都显得保守了。

猜你喜欢
电话卡无线通讯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基于无线通讯的远程无线切割分离装置控制系统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基于NRF无线通讯技术的自组网互助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
家庭服务卡
成焊机组与飞焊车之间串行无线通讯研究与应用
对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的分析探讨
12年收藏电话卡7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