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大代表的发主示范

2000-06-14 03:58
南风窗 2000年7期
关键词:化粪池队长选民

一个时刻怀揣《宪法》的人大代表,一个16年来每个星期二下午都接待选民的人大代表,一个把宪法和法律授予的监督权力认认真真来实施的人大代表,一个不怕别人说她“天真”和“发神经”的人大代表,一个常常让官僚们下不了台的人大代表,正在为我们每个人作着民主示范。对她的采访在我的尴尬中结束,因为我难以面对她最后对我提的问题:你有没有参加投票?你知不知道你的代表是谁?在我难堪地作出否定的回答后,她说:“你有你的权利,但你没有行使你的权利!”

她的母亲冰心曾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女儿1984年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时送给她一本《宪法》,当她在北京市人代会上投了反对票后,为她挥毫题写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冰心曾对这个“宝贝女儿”说:我当了全国人大代表都没有你忙。她的回答是:我是老百姓选的!她的哥哥则说:你真是个二百五,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已经63岁了,她仍然十分在乎下一次的选举会怎样。虽然阻力重重,但她把代表当得兴致勃勃。她说:开学后,我要向新入学的大学生们讲述公民权利。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选我的人喜欢”。她就是吴青,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选区拥有3000多选民的人大代表。

用《宪法》来管“化粪池”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墙外有一片农田,农民们紧靠学院建了一个化粪池。多年来,这个化粪池的异味让学院的师生无法正常地呼吸,学院多次交涉未果。找政府有关部门,回答是没有相关规定,难以处理。最后,“吴代表”出手了。

该用什么来管?《宪法》!

吴青找来海淀区政府、区农委、环保等部门官员一起来见队长,对他说,《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现在你们的行为有违这一原则,是不符合《宪法》规定的。一席话不仅让队长愣了,也让官员们大惑不解:这事,《宪法》能管吗?吴青不退让,《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显然,这种“新鲜事”已超出了地区官员的判断范围。但无论如何,《宪法》的条文总算是一个规定。队长毕竟还没有挑战《宪法》的勇气,他退缩了。吴青紧逼不放,一定要队长当场明确何时搬迁,她建议3天,队长说7天,最后各退一步,定下5天的期限。吴青让队长立下白纸黑字的字据,这个还没完全想明白的队长蹲在田埂上足足抽了一个多小时的烟,终于签字。

用《宪法》来管化粪池,这不是对《宪法》的亵渎,倒恰恰是对《宪法》的尊重。使用它才是真正的尊重它。否则,不过是把它当成只供摆设的“花瓶”,那才是对《宪法》精神的亵渎。

无论吴青对《宪法》的理解和行使有多少不合“标准”之处,重要的是她愿意依靠它,去体现它赋予自己的权力。她说:我的力量来自《宪法》。

同时,正因为许多法律对公民权力的规定是一个粗线条,这也让吴青这样爱较真的人大代表运用权力“有了很大的创造余地”。

法律:无情才能成为标准

不过,谁要把吴青仅仅看成是一个爱为选民做点好人好事的代表,那可就大大低估了她对代表权力的理解,也会让她的民主示范变得一钱不值。吴青不是。

吴青爱说的一句话是:好人当不了人大代表。这一方面指好好先生是无法代表选民与各“权势部门”打交道的,另一方面是指“做好事”并不能成为人大代表工作的全部,甚至,代表的职责有时会要求她去做“恶人”———当原则与情感冲突时。

在海淀区有一处“老大难”违章建筑,多年难以拆迁,因为它是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对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正是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责,违章建筑难以拆迁自然是工作不力的表现。吴青不会放过这样的监督机会。

当她了解到大量违章建筑的出现在于各路领导乱批条子时,她愤怒了,对城建部门说,对那些批条子的,“出一份处长以上领导名单,曝光!”当然,一个人大代表的权力最后还没能到这一步。但老年人活动中心则没有“处级官员”们那样幸运。在吴青的督促下,它终于被拆除了。吴青付出的代价是:在从区人大选举进市人大的投票中,她的得票明显减少了。对一个把选民看作是她的全部权力和动力来源的代表来说,这是一个她最不愿面对的结局。

吴青不后悔,她很清楚一个人大代表意味着什么,“我没有权力让一个违法的建筑存在”。吴青易动感情,但让她感动并不容易。在“吴代表”名声远扬后,她早晨跑步时会有人等在操场上向她反映情况。她的家门口也常常出现一些满腹冤屈的普通人。有时,当她打开大门,会有人口中喊冤往地下跪。但是,吴青不会让感情左右自己。

对任何一件接手的事情,她会去听多方面意见,要凭证、要旁证。她觉得,法律,只有无情才能成为标准。代表应有原则,要看得罪的什么人,根据什么得罪。

脚站在选民中间

吴青迄今已5次当选区人大代表,3次当选市人大代表。

但她现在有一个矛盾的愿望:希望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去解决更根本的问题;但又宁愿只做区人大代表,因为这样“脚是直接站在选民中间”。在她的选区的四五千选民中,她的得票率一般为70%~80%。让她记忆深刻的一次当选是:选举进行时她正在上课,一张纸条从门下塞进来:“吴老师,你当选了!”现在,走在路上会有选民拦住她问:吴青,你最近在做些什么?没有几个人大代表会把这个“头衔”看得如此之重,甚至也没有几个代表能把它当得得心应手。在当了16年的人大代表后,吴青说自己仍然在“学习怎样来做人大代表”。

她的心得是:人大代表到位即权力的再分配,也就是向群众分配,让人民有更多的决定权。为什么对吴青的意见,政府部门首脑处理起来敷衍拖延,而具体工作人员往往支持?因为这不涉及工作人员的权力分配问题。

而她最后的郑重声明是:我不做“吴青天”,人大代表的职责不应该依赖个人作风,应是谁在这个位置上都要如此。看得出,这放在最后的声明体现了她对人大代表的理解和期望。□

猜你喜欢
化粪池队长选民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玻璃钢化粪池的性能分析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这样的队长大家很服气
中国式好队长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浅议小区化粪池的设计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