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成器

2001-05-11 03:33一语
孩子 2001年2期
关键词:教子人格力量

一语

在许多家长的教子经中,有一条不成文但应用得极为广泛的规定,那就是在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可以动手打孩子。他们相信,只要“打”这一行为没有致儿童以伤以残以死,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所以,挨过父母巴掌、棍棒、竹条、鞭尺之苦的孩童不在少数。

我的孩子,因为小时侯淘气过人,也未幸免于斯。

第一次挨打是因为练琴。那时他还小,4岁不到,所以,当时“打”他,与其说是一种实实在在会带来皮肉之苦的体罚,不如说是一种象征性的管教。高高举起的尺子,落到手心上时比羽毛还轻,但“打”的威严却尽在其中了。后来还有一次,由于他贪玩儿,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挨了他爸爸实实在在的一巴掌。

可是,这一巴掌并没有使他变得更清醒、更积极地去克服或弥补自己的过错。事实上,他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越是打他,他变得越是“顽强”。更让我们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他在外面和小朋友打了架,回家后,竟主动撅着屁股对他爸爸说:“爸,你打吧。”这件事令我们开始反思:我们打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修正错误,但靠“打”真的能达到目的吗?靠“打”真能简化复杂的教育过程吗?如果“打”一次无济于事,那么,要“打”多少次才能奏效呢?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打”教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深刻地吸取教训,有助于他们改正错误。但是,“打人”本身就是一种十分极端的行为,它自身就是一个错误。用一个错误去匡正另一个错误,这难道不是荒谬的吗?况且,遭人打总是一件不愉快的事,许多父母也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雷霆”过后,又会去搂抱孩子,亲吻孩子,向孩子诉说自己在打他时复杂而无奈的心情。这样做,目的在于疏通集结在孩子心头那种不快的情绪,让孩子了解父母“打你也是爱”的苦心。但这种做法,有时不但不能有效地疏导孩子的情绪,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大人们虚伪。

“打”是一种铤而走险的方法,因为它很可能会在道德上使孩子误入歧途,错误地夸大暴力的作用。不是有许多孩子在家里挨了父母的打,回到学校后,就把一腔怨气撒到其他同学的身上。以父母为“榜样”而恃强凌弱、大打出手吗?而且,“打”教的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往往形成一种扭曲的力量,造成孩子性格或人格上的缺陷。一方面,他们可能在打骂中丧失自信和自尊,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处处讨人嫌,从而导致精神抑郁;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可能在打骂中唤起仇恨,从恨父母到恨老师、恨同学,以至于恨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反社会型”人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的十几岁的孩子弑父母、杀老师、打同学的触目惊心的案例,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为人父母的我们,能不能扪心自问,在这之前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

无可否认,“打”教是一种谴责的力量,但谴责的力量不是来自谴责本身,而应当来自孩子内心对良知的敏锐的感受。我们的教育,应当用春风细雨般的爱去唤醒和激励这种感受,而不是以狂风暴雨似的打来使孩子屈从。孩子是“打”不成器的。

责任编辑:欣彦

猜你喜欢
教子人格力量
铁匠教子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教子无方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不靠谱”的教子经
漫画之页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