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展翅海天阔

2003-04-28 08:23丁继泉静波
人民教育 200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观校园文化主人

丁继泉 静波

58年的风雨兼程,58年的春华秋实,吟诵着延河窑洞的摇篮曲,沐浴着太行硝烟的纯朴风,共和国风云岁月的光辉洗礼,巴渝古都丰富的人文滋养,孕育出一代名校——重庆市人民小学。作为重庆市示范小学、窗口学校,人民小学秉承着刘伯承元帅“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铁的纪律”人才的办学宗旨,以主动教育为特色,在“以人为本,植根基础,因材施教,发展潜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成为了全国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绿色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新时期里,这所誉满西南的山城名校英姿勃发,谱写了一曲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为一体,全方位文化育人的颂歌。坚守与超越:

主动教育文化观的提出

教育是明天的理想和希望,教育更是传承文化的事业。从宏观来讲,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推动力;对个人而言,文化则是个体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实质是以学校的育人方向为文化命脉,通过文化传承中不断的发展和超越实现对生命的整合与优化,其核心是建构一种先进、人本的校园文化观并最终实现全方位、动态、立体的文化育人网络。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园文化理念的肇始是创办初期形成的“发展学生特长”、“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吃现成饭,不享现成福”等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重要教育思想。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民小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活动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的育人方向,“三个小主人”其内涵植根于两大角色定位,即学生——人做自我生命发展的小主人;教师——充满爱心,与小主人同行。其外延依托干营造不娇、不躁、求真、求新的校风;敬业、爱生、探索、进取的教风;文明、团结、乐学、创新的学风。而“三风”建设的实质正是以充分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基础,创造性地结合重庆本地“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塑造新时期学校群体的精神追求。

昔日,人民小学因在大进军的硝烟中执着于红烛事业,浴血奋进,而被人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摇篮”,而今,她逐漸升华为素质教育时代大潮中复兴中华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小主人成长的摇篮”。在这里,学校办学层次的多元变化组成了一面人文化的多棱镜,它折射出的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追求卓越的教育理想,以及21世纪小主人们追寻未来、放飞生命的七色梦想。正是在近60年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中,人民小学承历史之精华,发睿智之气度,以兼容开放的胸襟,建立起阻实施主动教育为特色的创新型校园文化观,使“做自己的主人”这一亘古而常新的生命文化主题融入于整个教育发展的探索历程中,进而推动其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实践与整合:主动教育文化观的生成

人民小学主动教育文化观着眼于未来教育事业,其理想是让教育成为生命全面、高素质发展的点金术。为此,学校着手于物态文化和综合文化模式的建设,使主动教育文化观在构建鲜活的环境文化到系统的综合文化模式的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突破,实现多元整合,最终获得了宝贵的实践意义。

物态文化层凸现为校园环境文化的成熟。人民小学地处繁华的渝中半岛,所在的中山四路,四季常绿,历史悠久。该路段上衔“周公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下襟桂园纪念馆(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办公、会客的地方),外转绵延的长滨路,遥望恢弘的人民大礼堂,是重庆市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走进校园,但见庄严肃穆的校训碑见证着岁月的光辉,设施一流的科技楼、运动场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更有缤纷的艺术长廊挥洒着生命的灵动,栩栩如生的雕塑群演绎着伟人的音容。一草一术、一石一瓦都巧妙地演绎出古朴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主动教育观成为学校群体共同的追求,它渗透在学校制度和理念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特有的综合文化模式。这个模式将学校教育行为和学生成长行为视为一个互动、整体的“人民小学主动教育生态文化圈”,形成了教法、学法、评价三大系统,分别强调了主导性、服务性、激励性的教师教书育人特点和主动性、实践性、发展性的学生主动学习特点。

该“生态文化圈”创造性地结合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主动教育文化观,外化为“三个小主人”的培养途径。即通过学科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注重习惯培养,让学生成为“自学、自练、自评”,思维能力强的学习小主人;通过活动过程,张扬学生个性,培养自主精神,让学生成为“自愿、自主、自治”,探究能力强的活动小主人;通过对学生闲暇生活的指导,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做“自理、自律、自护”,独立性强的生活小主人。

在立体、多维的校园文化感染和熏陶下,陈文婷屡次获得全国少儿声乐一等奖,并获得宋庆龄基金会的奖励;李默涵从一名不善言语的内向少年,成长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的小院士,首届重庆争光奖的获得者;还有8岁的王文斌,这个轰动全国的“红岩魂形象报告团”展演中“小萝卜头”的扮演者,两年时间里,在全国各大城市演出五百多场,却凭借着忘我的学习精神连续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这些小主人突出的自我教育能力、全面发展的优良素质令人惊叹,他们的成长为全校学生的成才之路抒写了动人的篇章!

内渗与辐射:主动教育文化场的功效

主动教育观的特色校园文化,使人民小学在实践中获得生命价值,形成了一个内外交感、立体互动的文化磁场,实现了校园文化内渗——辐射的双重功效。

内重综合强素质。人民小学将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实现文化功能的核心载体,倡导校长是学校课改的灵魂,教师是课改的关键,学生是课程活动的主人,开展了“国家课程适应性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创设“环境资源”——梭内外德育、科技阵地;开发“教材资源”——编写了《开心英语》、《四书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开发“人力资源”——对教师多元评价,重视队伍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英语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多次独立接待外国教育访问团,使学校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外重实践炼品格。综台性艺术文化和绿色科技文化是走出封闭课堂和学科的文化实践教育的两大亮点。优雅、和谐的人文理念,求真、求实、实践、创新的科教精神渗透于整个育人环境中。课堂与实践的交相辉映,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学生发展的时空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拓展,其优秀的育人功效辐射到校园外的社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文明效应。

学校主题队会《飞来的小伙伴》和《绿色小论坛》被制作成为重庆市第一部反映少先队活动的电视专题片《队旗下的小主人》,参加少先队建队30周年全国电视剧大赛井获得金奖;对梁滩河的调查也成了央视《走进科学》的报道对象。同样,因为一封写给市长的《快快治理梁滩河》建议信,使终日困扰嘉陵江下游污染的问题列入2002年重庆市为民办好事的工作中。2002年5月,王静怡关注身边人们的生存居住环境,给市长写信建议修建人行天桥,使家住210国道嘉州段的居民终于走上了安全、放心的“童心桥”;学生常婷的论文《磁器口古镇考察报告》获2002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诸多媒体慨叹小学生们敢言敢做且言而有据、言后善为的时代风貌,足以让成人羞愧难当!王静怡和其他孩子们的言行,正是在主动教育文化理念的熏陶下,形成了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及其内在联系的初步认识,发展了对自然乃至生命的关爱,并极大地促成自我责任感的生命意识的自觉形成,成为了生活的小主人。

当21世纪的知识曙光照亮教育的蓝天,文化育人成为诸多名校切实践行的发展之路。人民小学深切地感到:主动教育的文化观理应发展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精英的生命文化理念。惟此,这所备受巴渝历史眷顾的人文校园,这部浓缩共和国沧桑巨变的红色画卷,才能实现桃李芬芳天涯、数载风流华夏的教育文化理想。

猜你喜欢
文化观校园文化主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主人有的我也有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弓的主人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我当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