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民族

2004-03-05 17:47范祖锜杜雪飞
中国民族 2004年2期
关键词:汉族中华民族民族

范祖锜 杜雪飞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3年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与会者围绕“汉文化、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这一主题,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

保护和发展西部多元文化,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由于受到全球化等浪潮的冲击,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着巨变,如何做到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保护民族多元文化,是本次研讨会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对这个问题,与会代表有如下认识:

广西民族学院的李富强教授从5个方面阐述了保护西部民族多元文化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保护和弘扬西部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是西部大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保护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可使各民族以最低的社会文化代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可为西部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周竞红研究员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客观存在着经济利益、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交往上的矛盾,转型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必须依赖政府调节为主导而发展。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东西部地方政府间需进行有效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干部应建立良好的关系。东部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忘记西部的民族特性和区域特性,真正做到互利互惠。而西部应对东部更加开放;政府应为东部与西部建立有效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东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参与西部开发的主要是那些加工型企业,这些企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资源地环境的影响必然存在。因此,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与当地群众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更加重要;政府要通过周详的法律来规范利益分配行为,使利益分配更具公平和公正性,同时使各民族对西部大开发的利益期待建立在更实际的基础上;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处理不同民族间交往中的摩擦也是一个关键,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公正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事件变化的方向和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程度。总之,政府的指导与规范、政府对市场失效的有效调节都会对西部大开发中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的杨荆楚研究员认为,西部思想观念落后、国有经济比重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是西部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他提出,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发展民营和个体私有经济,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民族旅游业。

辽宁大学的张立真教授通过对近代历史上的左宗棠、丁宝桢、刘长佑、岑毓英等人关于西部开发的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考察,探索了西部开发及其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新形势下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张佳生研究员认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在希望和要求统一的大背景下相互影响和相互认同的关系。女真在演变为满洲的过程中,就非常突出地展示了中国民族关系的特点,表现在:中国的民族关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在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在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产生的。满族就是在进入中原成为统治民族后才形成的;中国的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统一的政治环境之中,长期的交往使他们互相间有种种联系,故而相互学习和影响也就容易得多。满洲人在形成过程中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产生满洲文化,满族也随之诞生;中国民族之间有着强烈的认同性,各个民族对其他民族包括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了承认和尊重的态度;满洲在吸取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的时候,一方面将其融和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从而促进本民族文化以及本民族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在输出本民族文化,以本民族文化影响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纳麒院长指出,中国民族存在“一”和“多”的双重关系。其中的第一重关系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不是单纯的汉民族文化,它是所有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当然,汉文化对其形成起了主导作用;第二重关系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汉文化是主体文化,汉文化的主体地位确立了汉族的主体地位。中华文化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所有民族都在其形成过程中贡献出自己文化的精髓。汉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汉民族也在不断吸取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存在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纲领不能混淆。最高纲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发展,那时的中华民族是政治民族、文化民族,已经实现文化“大同”。但最高纲领不可能一蹴即就,必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才能实现,它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最低纲领即必须承认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并存格局客观存在,在这个前提下,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民族文化,绝不能简单地跨越历史阶段,欲速则不达。

温州大学茆永福教授特别提出温州地域文化的问题,他指出,温州人现在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具有“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的创业精神。在今天看来,温州发展模式不仅是经济模式,也是文化模式。温州文化具有传统与反传统的和谐统一特点,比如在温州近郊,大部分村落还保留着歇脚凉亭、免费供应凉茶等淳朴民风,但在生意场上又有激烈的竞争。另外,温州人的群体发展与其重视信用、家族间互助互援等有很重要的关系。总之,温州模式应进一步研究。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黄英湖研究员提出,经过一千多年的磨合,越、汉两种文化在闽越一带此消彼长,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福建地域文化。该地域至今还存在文身、凿齿、崇蛇、住干栏式建筑等多种闽越遗风。

弘扬汉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宝鸡市社会科学院霍彦儒副研究员提出,炎、黄二帝具有共祖象征作用、文化纽带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炎、黄二帝及其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情感基础、思想基础和精神基础。他们所具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内核,中华民族精神无论怎样发展和创新,这样的精神都不会消亡。中华炎黄文化也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培育一种能适应今天时代的以炎黄精神为内核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高强副教授认为,汉族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主体民族,系统探讨汉族族称的源流对深化汉文化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族族称起源与流变的过程,分为奠基(先秦时期)、萌生(秦汉时期)、整合(魏晋南北朝至清末以前)、确立(清末至民国)等4个历史时期。“华夏”、“汉人”、“汉族”等称谓是一个存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汉族族称是在汉族与中国境内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汉族族称的起源与流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族及中国境内其他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郑晓云研究员以傣民族中的“汉傣”集团和云南红河彝族保持的部分民俗来源无法确知为例,提出只有在对汉族文化进行了充分研究之后,才能揭开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的某些谜团,研究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都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的大背景等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邸永君博士认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应致力于制度建设,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必然要依托于千百年逐渐形成的传统文明,必然要在历史的惯性体系内运作,完全照搬来自其它文化的陈规不可能解决问题。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肖栋梁研究员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涵。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汉族中华民族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季札挂剑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