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04-05-03 12:49吴佳丽
中国音乐教育 2004年4期
关键词:小蜻蜓小宝宝乐曲

吴佳丽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不以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标是育人。小学音乐教育应力求简单的技术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最大限度简化技能,尽可能地注意美感。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实验教材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编写的。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这套教材进行教学时的一些感受与收获。

1. 为歌曲编配动作和通过音乐形象创编故事,边唱边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是具体的,并易于动作表现,应尽量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表达。例如:学习《小蜻蜓》这一课时,歌词是易用动作来表现的:“飞到西来飞到东,”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不吃粮食不吃菜”这一句运用表演具有一定难度,但学生有的双手晃动,有的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蜓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这一句,有的学生模仿生活中小蜻蜓捕东西的样子,有的同学注意了“小英雄”这个词,还竖起了拇指。当把这一系列动作连起来做时,由于学生对自己编创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以情带声,歌曲唱得非常好。作为一年级学生能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编成小故事,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形式。又如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根据想像自编一个小故事。这样,故事的情节变得复杂多样,同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编好故事后,甚至会伴着乐曲来叙述故事。

2. 用线条及色彩表现乐曲。一种色调能表现出一种情绪,而一段乐曲也能体现一种情绪,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音乐也就出现了另一种理解方式。例如在欣赏《口哨与小狗》时,先让学生完整地体会乐曲情绪,然后提问:“欢乐的情绪应当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呢?”并适时地启发学生“当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在鲜艳的花朵中,我们会有何感想呢?”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像。有的回答:“用红色,”有的回答:“用绿色,”等等。于是随着乐曲的进行,这几种颜色也在学生的笔下波浪式前进。当乐曲舒缓时,线条几乎是平直的;当乐曲激烈时,线条又变得起伏不定。这些都是随着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而产生的。

3. 创设情境,表现歌曲。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任务。比如在教《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时,首先由教师进行富于感情的范唱,再让学生布置歌曲表现夜空情境,布置完后,教师让学生扮演月亮、小星星、树叶,场地中间是一个小宝宝的摇篮,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这一情景当中。然后启发学生怎样做才会让小宝宝睡着呢?有的学生说:“轻轻摇摇小宝宝”;还有的说:“静悄悄地不要吵醒小宝宝。”老师不用太多的语言渲染,学生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这节课,学生歌声美表情美,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朋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 运用评价的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自评、互评或他评。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如在教《动物说话》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动物音乐会,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这样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营造了和谐、团结的氛围。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反馈信息,对教学实践与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总结和评价,有益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它会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洁。音乐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高尚的。不要过分苛求有些孩子的声音不够甜美,也不要计较那些五音不全的存在,我们要以教师的一片真诚引导他们步入音乐的世界。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定会为他们的人生增添几分绚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
小蜻蜓小宝宝乐曲
我是小宝宝
骄傲的小蜻蜓
小星星和小蜻蜓的约会
小蜻蜓,停一停
母鸡的小宝宝
悲伤的乐曲
小蜻蜓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