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和特有民族的脱贫发展

2004-07-05 16:27杨林黎
中国民族 2004年6期
关键词:云南省云南人口

杨林黎

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 2001年初,云南省民委集中力量分若干调研组赴怒江、西双版纳等地州,对本省人口在10万以下的7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半年多的详细调查,形成《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脱贫与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并请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论证,于2001年12月初上报省政府。

同年底,按照徐荣凯省长、李汉柏副省长的批示,省民委将《研究》分别送省委组织部、省计委等20多个部门征求意见,在采纳上述部门反馈意见的同时,邀请部分业务主管部门的处室负责人、专家进行讨论,从文字到内容作了大的修改和补充。2002年初,在全国民委工作会议上,云南省民委参评的《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

2002年7月5日,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研究》和调研报告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后指出:"当前云南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下大决心,以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发展问题作为突破口,相对集中力量,在兼顾面上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实现重点突破。"会议原则同意《研究》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决定把7个人口较少和特有民族的脱贫发展问题,作为云南民族工作和扶贫工作的重点,从2002年至2010年,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扶贫开发为主要途径,通过实施"温饱和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科教扶贫、民族文化建设扶贫和人才培养扶贫"五项工程及其具体项目,实现"四通五有一消除",即村村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覆盖人口85%以上;所有农户和群众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钱用、有书读,基本消除农户和学校的茅草房及危房,力争5年内解决温饱,十年内全部脱贫,为全省26个民族共同迈进小康创造条件。

2002年9月4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以19号文件的形式出台特殊优惠政策,正式启动涉及14个省级部门、涵盖9个地州市、31个县市区、23个乡镇、175个村委会的脱贫发展工作。文件下发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实效。

云南省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和特有民族(以下简称7个民族)有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总人口22.6万。主要分布在怒江、德宏、西双版纳、临沧、保山、丽江、迪庆、思茅、大理等9个地(州市)的31个县(市区)、23个乡(镇)和175个村民委员会。一般聚居在高寒山区和半山区,除普米族和基诺族外,均属跨境民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信仰一种或几种宗教。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聚居的乡(镇)至今仍然是云南省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民族地区。

从1999年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对7个民族聚居地区贫困问题相对突出的几个乡镇采取特殊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对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族),先后派出两批工作组驻村帮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对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帮助其发展经济文化;对景洪市基诺山乡(基诺族)、勐海县布朗山乡(布朗族),2000年由国务院扶贫办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000万、扶贫贷款2000万,省委、省政府配套资金3000万,西双版纳州配套资金300万,共计7300万元,实施为期两年的综合扶贫开发。 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毕,相关验收检查工作正在进行。

为进一步加强对19号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协调和督查,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3年4月4日成立了督查办公室,专门负责督促检查文件的贯彻落实。同年,省委、省政府将此作为当年民族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

——2002年9月,云南省人大在新施行的《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夫妻双方或一方是云南省7个民族的农业人口,由夫妻双方提出申请,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同时在生育间隔上给予适当照顾。

——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教育"三免费"(即免书费、文具费、杂费)范围扩大到7个民族聚居区,对初中生、小学生实行"三免费"教育。当年,受益中小学生数达64011人,落实资金1039万元。

——结合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省委、省政府计划在新世纪前十年实施100个特困民族乡、100个边境民族贫困乡、4000个重点扶持贫困村、5000个安居温饱村重点扶持自然村的扶贫开发,实施40万户近200万特困农民安居工程建设、50万人易地搬迁和贫困地区劳务输出。项目覆盖云南省民族聚居区的大部分贫困乡村,其中包括7个民族聚居乡村。目前,这些项目已陆续启动实施,部分地区已开始受益。

——云南省直相关部门按照19号文件的要求,结合部门职责,从政策和资金上对7个民族聚居区积极给予扶持和倾斜。

省委组织部在放宽提干条件、降低文凭要求的基础上,提前完成了省直机关人口较少特有民族厅级领导职务的配备;省计委从国家下达云南的以工代赈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开展边境民族贫困乡扶贫开发工作,涉及5个乡;省教育厅把"两基"教育作为乡(镇)教育工作的重点,当年投入专项资金补助1039.00 万元,共有64011名中小学生受益;在不通或基本不通汉语的乡村实行双语教学,覆盖7个民族聚居地区,2003年编审了独龙文双语教材并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进课堂使用;积极开办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优先招收学生;把 乡(镇)中小学危房改造优先列入"义务教育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2003年起在云南省民族中学举办7个民族高中班;省科技厅在组织实施"云南省农村科技星火燎原计划"时,将7个民族聚居的10个村委会列为"云南省科技综合开发示范村","十五"期间,每个村计划投入省级科技三项费75万元;省民委先后派出两名处级干部参加省委独龙江民族工作队,驻村帮扶,累计投入独龙江乡扶持资金300万元,并两次组织该乡干部到省内发达地区参观;对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在2000年安排扶持资金25万元的基础上,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帮助其发展;对布朗山、基诺山,配合国家和省的综合扶贫开发,在民委掌握的项目和资金上,优先安排和照顾。从2003年起,配合省扶贫办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全省的茅草房、木楞房、杈杈房改造,重点放在7个民族聚居地区;省人事厅认真抓好7个民族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省交通厅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尚未通公路的14个村委会的公路建设制定了扶持计划,并确定在项目补助标准和时间安排上给予倾斜和优先;省水利厅对23个乡(镇)、175个村委会的人畜饮水和"五小"水利工程进行规划,研究了扶持措施;省林业厅在天然林保护工程,澜沧江、南汀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干果基地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方面加大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省扶贫办将其列入云南省重点扶持特困民族乡和重点扶持贫困村的6个乡(镇)、86个村委会优先安排了扶贫资金。

——相关9个地(州市)、31个县市区)、23个乡(镇)的干部群众以贯彻落实19号文件为契机,积极行动,认真推进本地区人口较少和特有民族的脱贫发展工作。

根据云南全省的贯彻落实情况,今年4月12日-30日,19号文件督查办派出调研组深入大理等5地(州市)的16个县(市区)、7个乡(镇)、5个村委会,进行了详细调研,准备年底专题向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进一步推进7个民族的脱贫发展工作。同时,根据政协委员提案,省政协已将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扶持7个民族脱贫发展工作,列为政协委员视察地州工作的范围。另外,云南省在近期国家分配的6个"全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名额中,把两个名额优先安排在7个民族聚居县,涉及德昂族、独龙族两个民族。

目前,云南扶持人口较少和特有民族脱贫发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局部地区通过多年的扶持与倾斜,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一消除"的目标,如基诺、布朗两山通过实施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安居工程、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培训及产业开发等七大建设项目,布朗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550元增加到2002年的855元,人均占有粮从250公斤增加到312公斤;基诺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800元增加到2002年的1185元,人均占有粮从420公斤增加到503公斤。对此,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副主任高鸿宾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两山"的扶贫开发,不但解决了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既有经济效益,又有政治意义,更有利于基诺、布朗两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但从全省的情况来看,困难面还很大,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云南省民委将继续发挥牵头单位的协调作用,围绕督查、指导、反馈职能,在贯彻落实上下工夫,不断探索新路子,推出新典型,并以此为契机,推动7个民族的脱贫发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19号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宣传报道,为7个民族的脱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团体协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格局;

二是尽快建立定期磋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督查制度和目标责任制,使“四通五有一消除”的目标任务、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力争把1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列为明年重点督办的工作来抓;

四是拟在时机成熟时召开19号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暨7个民族脱贫发展现场会,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点促面。

猜你喜欢
云南省云南人口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人口最少的国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坐井观天石头国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