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创新:可通约的与不可通约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为例

2004-12-29 07:31贾红莲
东岳论丛 2004年6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贾红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通约;创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实现综合创新,涉及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通约性问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而言,在社会功能层面,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在学理层面上,二者则具有可通约性,但这种可通约性是有限制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目前,如何使马哲与中哲通过对话达到可通约,其理论研究的语境仍不成熟;话语的先前设定问题影响到通约研究的深入;寻求马哲与中哲通约的思想文化基础尚不充分。因此,做好马哲与中哲通约问题的研究,是实现马哲综合创新的前提。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6—0018—06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