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剌子模”的思维定势等

2006-01-22 03:51林德清等
上海采风月刊 2006年1期
关键词:信使坏消息王小波

林德清等

作家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随笔,题目为“花剌子模信使问题”。这题目有点古怪,所以王小波一开始就“释题”:原来“花剌子模”是某中亚古国的名字,在那个国家有一个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而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则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显然,花剌子模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好消息就会源源不断而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只是文中没有提到这样的可能:应该送去坏消息的人假如知道君王的喜好,把坏消息“翻译”成好消息传送,是否如愿得以提升?而一名敬业的信使,把好消息中的隐患如实向君王汇报,会不会被送去喂老虎?进了虎笼,会不会后悔莫及?

写这样的随笔,王小波自然是“有冤要申”的。申什么冤呢?他举例说,从1989年开始,他和李银河研究同性恋人群,有了一些成果。成果发表在社会学刊物上,刊物为此受累,受到有关部门的警告;该刊的顾问,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连夜表示不再担任顾问。可是禁止出书和封闭杂志是容易的,而要让中国的同性恋问题根绝却是不可能的。“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动物园的老虎当时不缺肉吃。”王小波和李银河虽然受到封杀,尚未失却说话自由。当然所谓说话自由最多是自说自话罢了,“影响力”就免谈了。

于今反观此事,似乎颇觉荒唐。同性恋怎么了?世界处处有同志,人家不杀人放火,不碍手碍脚,有的甚至是遗传使然。赶尽杀绝,至于吗?于是有了李银河开启尘封的同性恋研究著作,有了复旦大学的同性恋研究课程,有了不得歧视同性恋的法律条款。可是这样的进步是来之不易的,仅仅只有屈指可数的时日。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艾滋病,当年全国上下“谈艾色变”——不是害怕艾滋病,而是害怕谈论艾滋病,明明有众多的人群,硬是死不承认,结果错失防微杜渐的最佳良机,现在不得不大张旗鼓地严防死守。

面对特殊的“小众”,“大众”为什么习惯于不承认别人的存在,甚至剥夺别人的存在?为什么就不这样想:剥夺是剥夺不了的,不承认不等于不存在。倘若以花剌子模的思维定势对待此事,无异自欺欺人:不让你们说同性恋问题,同性恋就不存在了。不让你们说艾滋病,艾滋病就不存在了。蒙住双眼,世界就在眼前消失。满久以来,花剌子模的思维定势普遍通行于社会之中,通行于官场之中,为此,我们的学费已经付了不少。今后还会继续付学费吗?种种迹象表明,还会。

何在先?何在后?

文 陶江虎

“花剌子模”的思维定势问题,其要害在于解决“何在先,何在后”的问题。

此话怎讲?简单说来,就是先有好事实和坏事实,还是先有好消息和坏消息?消息来源于何处?是事实吗?如果是,那么你消灭了消息,是否就意味着消灭了事实呢?

这不是什么绕口令,而是我们的切肤之痛。SARS来了,不报消息,等到人人自危,全国上下付出巨大成本。化工污水入江了,有人又是轻描淡写,结果污流不受人的良好愿望所控制,一泻千里地延伸再延伸,一座座城市为之惊恐。坏事实总是来得猝不及防,问题是,面对坏事实,“有关人士”首先想到的是“事实要紧”呢还是“消息要紧”?

不能够面对基本事实,是最害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石是社会真实,离开真实,无从谈“科学发展”。信息一旦有误,那么建立在有误信息基础上的“战略规划”肯定贻害无穷。深究一下,今天我们的很多决策,是否建立在“有误”的信息上?比如医保制度,现在承认这项制度是失败的,可是当初确定“和市场接轨”的时候,基于什么样的信息?

回到文化领域。某种意义上说,从事文化事业的文化人都具有“信使”的天职成分,无论是学术还是艺术,都是某种现实的反映,区别只在于“直笔”还是“曲笔”,或者说“直接反映”还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肯定是在“先”的,而理论和创作肯定是在“后”的。可是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奇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或者一个剖析社会现实的学术观点的问世,遭遇到的围剿几乎匪夷所思,有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好像围剿了作品和观点,世界就莺歌燕舞,阴霾就从此消失。当年“歌德”和“缺德”的论争硝烟业已散尽,但是“宁左毋右”的“歌德观”阴魂经久不散。气候稍稍反常,它们就溜出来肆虐。肆虐的结果是,诚信的信使越来越少,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既然闭着眼睛大唱“歌德”永远利处多多,当然谁也不愿钻进虎笼喂老虎。

自然有人号召大伙“学习司马迁”,哪怕宫刑加身也要直面历史;还有人鼓动大伙“文死谏”,就是做敬业的信使,拿着脑壳往君王的刀子板子上撞。这样的号召是很“庄严神圣”的,只是发出号召者多半自己不身体力行,经常摇身一变成为君王真理的维护者,让别人去一头撞死。撞死是很悲壮的,人们还是比较留恋俗世,“挺儒”不行,咱就“追道”,道家好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此歌舞升平,花剌子模的国度里,再也听不见坏消息。

无论是新闻检查,电影检查,文学检查,学术检查;无论是强调稳定,强调和谐,强调有序,强调安全;在检查和强调的时候,人们时刻不能忘记“实事求是”的戒律,不能忘记事实和消息谁在先谁在后的秩序问题。不妨检查,不妨强调,不妨批评,不妨训诫,但是不要“花剌子模”,当人人觉得有入虎笼的威胁时,诚信信使就会绝迹。

猜你喜欢
信使坏消息王小波
月光信使
月光信使
来自天空的信使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众声喧嚣,再读一读王小波
似水流年
坏消息,好消息
坏消息,好消息
坏消息,好消息
Stories about Anim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