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车载式榴弹炮大扫描

2006-04-06 08:24华菊仙
现代军事 2006年3期
关键词:装药恺撒榴弹炮

杨 艺 华菊仙 孙 珑

使用大威力重型火炮向敌军倾泻密集火力,为己方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部队的冲击扫清障碍——这种时代一去不复返,重型自行榴弹炮也就不那么吃香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克劳斯·玛菲·威格曼(KMw)和莱茵金属公司共同研制的PzH2000,似乎成了西方冷战后惟一装备部队和对外销售的重型自行榴弹炮;美国投入巨资研制的庞然大物——“十字军战士”自行榴弹炮也夭折了,成为东西方结束冷战对峙局面的牺牲品。

对车载式榴弹炮的要求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陆军对火炮战略可部署性和战术机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汽车技术(如涡轮增压柴油机、新型轮胎、复合装甲、长冲程悬挂装置等)在过去10~15年取得的长足发展,使武器系统应该、也可以具备优良的高速机动性、越野性以及合理的采购和运行成本。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下,各国将现成的身管火炮安装在越野车辆上以提高机动性,于是,重量较轻、能够快速机动的车载式榴弹炮应运而生。

所有车载式榴弹炮都遵循快速部署、快打快撤和低成本的设计要求。高机动性不仅只是快速部署,还包括在停车30秒内进入阵地、几秒钟内完成火炮瞄准、发射3~6发炮弹后尽快撤离,总之,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射击任务。因此在设计上,所有自行榴弹炮都采用液压传动稳定方式,车体后端装有较大的驻锄,自动瞄准装置由导航系统提供信号。多数车载式榴弹炮不仅越野性能良好,而且适合于在柏油路上行驶,这一点在和平时期通过高速公路的行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瑞典博福斯公司、南非迪耐尔公司、法国陆军武器工业集团(GIAT)、荷兰RDM技术公司、新加坡技术公司和以色列索尔塔姆有限公司都研制了车载式榴弹炮,它们之间在装甲防护、自动化水平、系统重量和体积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别。

法国陆军武器工业集团和新加坡技术公司明确表示,如果自行榴弹炮是轻型化的快速机动系统,就无须重型装甲防护;关键是火炮应能在发射后快速撤离,在敌方还击的炮弹落达炮阵地之前就溜之大吉。因此,防护措施只要能抵御小口径炮弹的打击就足够了。另外,轻型化还意味着不用自动装填机、只使用输弹机,使得炮手暴露在车外面。但他们解释说,敌人不可能很快到达榴弹炮发射阵地,不必担心敌人用小型武器的袭击。关键是车载式榴弹炮的体积和重量不要过大,可以用C-130“大力神”飞机运输——因为“能否用C-130运输”是界定作战车辆战略机动性的通用标准。

联合防御公司-博福斯公司的“弓箭手”车载式榴弹炮系统,则不顾上述的体积和重量限制。它使用铰接式道路工程自卸式载重汽车底盘,还配有自动装填机,在安全舒适性方面尽善尽美,然而体积要略大于用“大力神”运输机快速部署的要求。

英国“弓箭手08”

“弓箭手(Archer)08”(起初称FH-77BAD)把L52火炮安装在“沃尔沃”自卸车底盘上,可能是最早设计的现代化卡车运载式火炮。最初由瑞典博福斯公司研制,后来博福斯火炮分公司被联合防御公司兼并,联合防御公司又被英国宇航系统公司收购。

90年代初期,瑞典陆军已经意识到高机动性是未来火炮的发展趋势,他们同时还在相同的沃尔沃底盘上安装著名的“特里尼迪”40毫米高射炮。第一个起跑并不意味着第一个到达终点。“弓箭手”项目一度由于瑞典军费的减少而受到影响;但2年前由于瑞典装备管理局为瑞典和丹麦陆军订购2门FH-77BAD样炮而出现转机。这2门样炮目前正在瑞典和丹麦进行部队试验,预计于2006年中结束,随后将签订生产合同,从2008年开始交货(后缀08寓意在此)。最终的定货数量可能为72门,瑞典和丹麦各半。

该自行火炮的初始设计非常简单,没有自动装填机和重型装甲,一度用起重机将炮弹从前储弹箱吊到车体后部,目前全部采用自动化设计,3~4名乘员在有装甲防护的驾驶舱内,通过计算机对系统进行操控。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作战管理,并根据北约弹道标准完成弹道计算、进行火炮控制,包括自动瞄准、弹仓管理等。车上载有3个储弹仓,每仓有20发全装弹,可供2.5分钟发射。由于重量和体积的原因,“弓箭手”系统只能舍弃C-130“机票”而换乘A-400M运输机,后者是欧洲的标准军用运输机。

“弓箭手”将可以发射博福斯防御公司的以下弹药:155毫米增程榴弹,通常装有TNT/HNS炸药,也有使用钝感炸药的弹型:155毫米M77式榴弹,可有效打击软目标,155毫米“米拉”(Mira)增程照明弹,射程27千米,007式增程发烟弹,射程也是27千米,“博纳斯”(Bonus)子母弹,带有2个顶部攻击反坦克战斗部:M982“神剑”炮弹,GPS修正后射程达55~60千米,2006年交付美国陆军,有望逐步取代“博纳斯”战斗部。

“弓箭手”将使用Uniflex2系列装药,包括全装药和半装药两种模块。半装药模块使得装药系统的可变装药块的数量增加1倍,换句话说,可以提供的装药块数为1、1.5、2、2.5等。在使用符合“联合弹道谅解备忘录”的炮管时,最低装药号使用1个装药模块,最高装药号使用6个装药模块。采用最低装药号(炮弹初速大约300米/秒)时,不需要使用专用底部装药模块。

法国“恺撒”

“恺撒”(Caesars)由法国陆军武器工业集团研制,可能是目前最成熟、最“成型”的自行榴弹炮系统,只有“弓箭手”列装后才可以与之媲美。“恺撒”将用155毫米LU211M(M意为钝感)作为制式弹药,额定携弹量18枚;采用法国萨吉姆(Sagem)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炮载计算机可以与法国陆军制式装备的泰利斯公司“阿特拉斯”(Atlas)射击指挥系统接口。法国陆军于2004年12月签订了价值3亿欧元、采购72套“恺撒”系统的合同,将于2008年交付部队,装备8个炮兵连。

在国外,“恺撒”的发展势头也很迅猛。该炮曾于2003年去美国进行了演示,2004年3月,法国陆军武器工业集团与联合防御公司达成协议,将“恺撒”系统推向美国市场。另外还与澳大利亚ADI公司达成协议,参与“陆地17”火炮替代项目。“恺撒”于2005年9月在英国国际国防系统及设备展上亮相,英国陆军正在通过试验验证“恺撒”系统与M777轻型火炮系统孰优孰劣。马来西亚也对“恺撒”系统表示非常感兴趣,官方曾派团观看法国陆军于2005年春天在法国阿尔卑斯进行的试验,已经进行了全面试验包括最惊险的丛林试验,马来西亚士兵甚至曾操炮发射,到了“几乎就要购买”的程度。“恺撒”还在文莱进行了试验。

“恺撒”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存在着用什么底盘的问题。2003年生产出的5门“恺撒”样炮,采用的是“尤尼莫格”(Unimog)底盘,越野性能很好:不幸的是,奔驰公司2年前已停止生产这种底盘,陆军武器工业集团不得不寻找新的替代底盘。“恺撒”火炮将可能使用重量和性能相当的雷诺公司“夏尔巴”(Sherpa)6×6底盘,现有的5门样炮也将更换底盘后再交回法国陆军。

其他车载式榴弹炮

以色列ATMOS 2000

“自主式车载系统”(ATMOS)也被称为ATMOS 2000。它大概是自行火炮系统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型号,其生产厂家索尔塔姆公司对其研制状况一直守口如瓶。据索尔塔姆公司称,ATMOS采用“太脱拉”6×6底盘或其他性能相同的型号,火炮可自动进行瞄准,在3分钟内完成3~6发炮弹的发射并快速实施机动。ATMOS可以使用所有北约标准的弹药,它携带27发炮弹和装药,用起重机协助装填炮弹。

南非“秃鹫”T5-2000

“秃鹫”(Condor)是南非迪耐尔公司和印度合作研制,以著名的52倍口径G-5牵引榴弹炮为基础的自行火炮系统。底盘采用印度巴拉特推土车有限公司许可生产的“太脱拉”8×8底盘,重达28吨,无法使用C-130飞机运输。“秃鹫”系统有一个半自动的电驱动旋转链式输弹机、有3发待发炮弹的弹仓、可选用的伸缩型液压式起重机,以及可以装卸所有北约炮弹的弹钳。弹仓内的炮弹自动输送到输弹盘上,装填装药是半自动的。“秃鹫”的额定携弹量为22枚炮弹和26块装药,可以使用现有的M50装药和M90双模块装药。“秃鹫”安装了大型侧向驻锄/旋外支架,因此可以左右25°倾斜,高低角为-5°~+75°。迪耐尔公司生产了1门样炮,2005年9月之前在阿肯特潘发射场进行了试验,之后由“未露身份的用户”参与发射试验评估。

新加坡“轻型自行榴弹炮”

新加坡技术公司研制的“轻型自行榴弹炮”(LWSPH)在车载式榴弹炮领域独树一帜。该系统的开放式空间梁架底盘采用专门生产的独立悬挂装置,因此重量轻、机动性好,堪称“体育运动型火炮”。这种诙谐的比喻从该系统的设计理念中得到印证:可以在1分钟之内从静止状态冲出500米距离,可以爬上倾斜度60%的斜坡:除了C-130飞机运输外,还可以用“支努干”、“种马”直升机吊运。它是一种小型火炮系统,有较短的39倍口径身管,但使用底部排气弹的射程可达30千米。目前还没有正式确认购买者。

荷兰“卡车式火炮”

“卡车式火炮”(MOBAT)是荷兰RDM公司研制的,使用105毫米33倍口径火炮,采用了DAF YA4440底盘。MOBAT的研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截至2000年已发射了300发炮弹。它主要是为了满足荷兰陆军的需求,费用低廉的优势显而易见。该系统从进入阵地、发射12发炮弹、再到撤离,只需要3分钟。MOBAT用“支努干”或“种马”直升机运输。弹夹上可装20发待发炮弹,另外还可携带20发炮弹。MOBAT在泰国进行了演示,但最终却出口给了约旦,后者订购了18套系统,价值1800万欧元。2003年初,约旦又为其特种作战部队订购了20套系统。

尽管车载式榴弹炮具有高度机动性、较强的生存能力和信息化作战能力,但市场需求态势似乎不太明朗。究其原因,主要是军方不适应装备车载式榴弹炮后在部署和使用方面的改变,如需要编写和应用新的条令。再加上新型迫击炮、战术导弹系统、高技术炮弹射程的增大、灵活性和精度的提高,使得陆军各种作战部队“职责区分”变得模糊不清,特别是把城市作战、附带损伤、“新闻效应”等因素统统考虑在内之后更是如此。但不管怎样,车载式榴弹炮的大量涌现,已成为近年来炮兵武器发展的一大亮点。

猜你喜欢
装药恺撒榴弹炮
高过载条件下火工品装药的响应特性
让河流改道
让河流改道
静力爆破施工技术
法医出手,恺撒瞑目
战神之锤
弹药装药装配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某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加速老化试验与贮存寿命预测
恺撒的圈套
南非40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