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丹·布朗成功密码

2006-05-14 16:23朱振武
意林 2006年12期
关键词:罗格芬奇骗局

朱振武

走进2l世纪,美国的丹·布朗一下子成了世界文坛的神话。可以说,丹·布朗式的新型文化悬疑小说正以其锐不可当的趋势席卷全球。在破解了无数的密码之后,他自己成了最大的谜团。

丹·布朗的同乡,曾撰写过多部传记的美国女作家莉萨·罗格克揽下了这个揭开布朗成功之路的重任。在刚刚出版的《<达·芬奇密码>背后的人》一书中,罗格克用清新淡雅的文笔向读者揭示了有关丹·布朗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这位后起的文坛新宠推崇一种蝙蝠式的写作方式。每逢失去灵感时,他总是换上失重靴,像只蝙蝠一般倒悬在天花板上。正是这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赋予了他全新的视角,从而体察到被人所忽视的隐秘世界。该书就像一种佐证,从另一个角度解码了丹·布朗小说获得空前成功的原因。

布朗成长在一个宗教与科学和谐共处的家庭里,他从小迷恋解密。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和阿姆斯特大学的学习让他接触到横跨各个学科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学习一门一窍不通的知识。这一切成就了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的不凡表现。他选择了一个与世人不同的角度,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首当其冲地选择了最具争议的话题,直指西方基督教的根基。丹·布朗2001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骗局》涵盖了多个学科和畅销小说的各种要素,但可惜的是,它生不逢时。依照莉萨·罗格克的观点,《骗局》一书涉及的是政府机关和总统腐败的问题,这与9·11事件激起美国人无比热忱的爱国心比起来,显然不是很合时宜。《骗局》出版之后,丹·布朗开始构思他一生之中或许最为重要的作品《达·芬奇密码》,并于2003年初隆重推出。这部小说顿时引起了关注,竟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人们回过头去再看丹·布朗的前几部作品,发现原来它们都极具可读性,每部书都是拿起来就放不下,而且读上几遍都不厌。许多人都觉得读他的书不光开心解颐,而且还开启心智,学习知识,这可是小说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久已不再的辉煌。

同其他几部小说一样,《骗局》也是以一起神秘的谋杀案开篇。小说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关注政治道德、国家安全与保密高科技之间的矛盾。小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到了冰川覆盖、气候恶劣的北极圈。“在这荒凉孤寂之地,一个人怎么死都有可能。”开篇第一句话就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给故事定义了紧张的基调,抓住了读者。读者一直在疑惑、焦虑、期待、解密,而作者却十分从容地一直将这个谋杀悬念延宕到第90章,读者直到接近尾声时才恍然大悟,从而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阅读快感。这部小说几乎每章都有悬念,故事玄机重重,所有秘密直到最后才被解开。

该小说成功之处还在于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看过《达·芬奇密码》的读者无不为作者广博的知识所折服。《骗局》亦不例外。小说涵盖了海洋学、冰川学、古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陨石学、地质学以及军事科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涉及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全国勘测局、美国太空署北极科研基地、三角洲特种部队等多个美国政府高度秘密机构。此外,布朗还依据先进的科学实验取得的最新成果,描写了大量人们闻所未闻的高科技武器,如“雄猫”裂尾截击机、冰块子弹、蚊子般大小的微型机器人等。显然,布朗在创作这部小说之前曾进行过大量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实地调查工作。这也是丹·布朗的每一部小说都能畅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布朗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智力的极限,生死困境的考验,科学和宗教的冲突,以及正义势力与邪恶势力之间的较量。布朗的小说在文化、宗教、科学乃至人类生存困境方面表现出了深深的忧思。

(雨柔摘自《中国图书商报》)

猜你喜欢
罗格芬奇骗局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达·芬奇 下
匀加速骗局
达·芬奇睡眠法
对不起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罗格列酮辅治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