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一幅日寇铁蹄下的北平生活画卷

2006-07-06 08:41丁爱华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20期
关键词:四世同堂北平老舍

丁爱华

背景回眸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反映八路军、新四军、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以及国民党军队中爱国官兵抗战的作品;但反映沦陷区都市中的普通市民的生活与抗争的作品,尤其是长篇作品却很少,《四世同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1943年9月,老舍夫人携子女逃出北平,辗转抵达重庆与老舍团聚。夫人对四五年间在沦陷区北平的所见所闻的诉说,激起了老舍的创作欲望,他于1944年正式动笔写作《四世同堂》。同年开始在《扫荡报》上发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与曹禺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便留在美国,期间创作并发表了《四世同堂》的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从而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内容通览

《四世同堂》全书包括《惶惑》《偷生》和《饥荒》三部,是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沦陷后的北平为背景,通过住在西城一条偏僻的小胡同中的一些普通市民家庭的不幸遭遇和兴衰沉浮,描绘了日伪统治下北平社会的广阔画面和北平人民痛苦、屈辱、悲惨的生活情景,歌颂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勇敢的抗争精神,鞭笞了日寇的凶残和汉奸走狗们的罪恶行径,同时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

故事情节以小羊圈胡同里四世同堂的祁老人一家的活动为主要线索,穿插进十七八个家庭和各行各业的百十多个人物,错综复杂地展开。北平的沦陷,打破了祁家一向和谐、平静的小康生活,灾难接踵而至。祁老人的儿子、老实忠厚的布店掌柜祁天佑被日本人诬为奸商,受到百般刁难和侮辱,被逼得投河自尽。三个孙子中,正直善良的中学教员祁瑞宣不甘心当亡国奴,但又无法摆脱身为长孙所承担的家庭责任,终日忍受着忠孝不能两全的煎熬,后因不愿为日本人做事而被捕入狱,几乎死在狱中,获救后他不再彷徨,与地下工作者取得了联系,积极参加了抗日宣传工作。老三瑞全是个血气方刚的爱国学生,毅然离家出走,参加了抗日斗争,后他潜回北平,开展地下活动,杀了他从前的恋人——那个充当日本女特务的招弟。唯有老二瑞丰爱慕虚荣、贪图享乐,在日本人和汉奸面前奴颜婢膝,结果丢妻丧命。在严重的饥荒中,祁老人的重孙女妞子被活活饿死。祁家的邻居们也都经历了种种灾难和变故,每个家庭都在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剧。1号院住着老诗人钱默吟,他的小儿子仲石在京郊当司机,勇敢地把卡车开到山涧里和车上的鬼子兵同归于尽,以身殉国;钱先生因此遭汉奸陷害,被日本人抓去受尽酷刑;钱先生的大儿子孟石病中不堪惊吓和激愤,气绝而亡;钱夫人在儿子出殡时一头碰死在棺材上;钱先生出狱后,面对家破人亡的残酷现实,横下一条心,单枪匹马地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地下斗争。6号院的刘棚匠不愿作亡国奴,逃出北平,流落异乡;一向本本分分、与人无争的京剧票友小文夫妇不甘受辱,奋起抗争,被鬼子打死在舞台上。4号院的剃头匠孙七被怀疑得了霍乱,让鬼子拉到城外活埋了;拉洋车的小崔屈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人头被高悬在城门楼上,死无完尸。2号院的李四爷是个扛夫,热心助人,深受四邻敬重,因不堪忍受宪兵的毒打,在奋起搏斗中死去。小羊圈胡同的居民在经受了巨大的灾难和牺牲后,终于迎来了日寇投降的那一天,那些民族败类一个个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精段赏析

“你的是什么?”

他脱口而出的要说:“我是个中国人!”可是,他控制住自己。他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便因快意一时而招致皮骨的损伤。同时,他可也想不起别的合适的答话。

“你的是什么?”小鬼子又问了一次。紧跟着,他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你,共产党?”

他摇了摇头。他很想俏皮地反问:“抗战的南京政府并不是共产党的!”可是,他又控制住了自己。

左边的绿脸出了声:“八月一号,你的在哪里?”

“在家里!”

“在家作什么?”

想了想:“不记得了!”

左边的绿脸向右边的两张绿脸递过眼神:“这家伙厉害!”右边的绿脸把脖子伸出去,像一条蛇似的口里嘶嘶地响:“你!你要大大的打!”紧跟着,他收回脖子来,把右手一扬。

他——钱老人——身后来了一阵风,皮鞭像烧红的铁条似的打在背上,他往前一栽,把头碰在桌子上。他不能再控制自己,他像怒了的虎似的大吼了一声。他的手按在桌子上:

“打!打!我没的说!”

三张绿脸都咬着牙微笑。他们享受那嗖嗖的鞭声与老人的怒吼。他们与他毫无仇恨,他们找不出他的犯罪行为,他们只愿意看他受刑,喜欢听他喊叫;他们的职业,宗教与崇高的享受,就是毒打无辜的人。皮鞭像由机器管束着似的,均匀地,不间断地,老那么准确有力地抽打。慢慢的,老人只能哼了,像一匹折了腿的马那样往外吐气,眼珠子努出多高。又挨了几鞭,他一阵恶心,昏了过去。

醒过来,他仍旧是在那间小屋里。他口渴,可是没有水喝。他的背上的血已全定住,可是每一动弹,就好像有人撕扯那一条条的伤痕似的。他忍着渴,忍着痛,双肩靠在墙角上,好使他的背不至于紧靠住墙。他一阵阵地发昏。每一发昏,他就觉得他的生命像一些蒸气似的往外发散。他已不再去想什么,只在要昏过去的时候呼着自己的名字。他已经不辨昼夜,忘了愤怒与怨恨,他只时时的呼叫自己,好像是提醒自己:“活下去!活下去!”这样,当他的生命像一股气儿往黑暗中飞腾的时候,就能远远的听见自己的呼唤而又退回来。他于是咬上牙,闭紧了眼,把那股气儿关在身中。生命的荡漾减少了他身上的苦痛;在半死的时候,他得到安静与解脱。可是,他不肯就这样释放了自己。他宁愿忍受苦痛,而紧紧地抓住生命。

他须活下去,活下去!

——节选自《四世同堂》第34章

【赏析】

对钱默吟先生的描写是《四世同堂》中最感人的血泪文字之一。钱默吟是画家兼诗人,他酷好吟诗,且爱花、爱酒。在和平的日子里,有了这些,他足以自得其乐,安度余生。他是传统文化中隐者的典型代表,沉稳、清高、谦厚、正直。由于汉奸告密,他被捕了。这个一生谨慎处事、只会吟诗作画的旧知识分子,在监牢里受尽了毒刑与凌辱。几张“绿脸”显露出魔鬼般的狰狞,用皮鞭抽打,“皮鞭像烧红的铁条似的打在背上,他往前一栽,把头碰在桌子上”“皮鞭像由机器管束着似的,均匀地,不间断地,老那么准确有力地抽打”,直到把钱先生打得昏死过去。这个善良的知识分子所受到的残忍的非人折磨,在那个时代,不过是千千万万在侵略者铁蹄下惨遭虐待的中国老百姓的并不罕见的遭遇。在这一情节中我们可以看见钱先生决不屈服的铮铮铁骨和顽强的生存意识。钱默吟是个地道的中国人,而这地道的中国人会带着他的诗歌、礼仪、图画、道德,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抱着这种杀身成仁的信念,他斩断了过去的生活,成为一个威武不屈的民族战士。

综合评价

一种文化,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真实地呈现出它的优劣;一个民族,只有在危亡之际才能真正显露出它的强弱。《四世同堂》是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昭示着古老民族的浩然正气和无畏气概。小说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全书如一幅巨大的生活画卷,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叙写了我们民族深重的灾难,处处流露出国家残破的刻骨之痛和“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对苦难年代中的社会动向的表现是真实的,偷生就是自取灭亡的思想主题由于小说的标准色彩和抒情气氛而更为突出。这部老舍先生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所取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主要应归功于文化视角的选择上。小说在抗战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一代一代地沿袭下来,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人不论怎样人口众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

作者小传

老舍(1899~1966),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他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1946年他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他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剧本《龙须沟》《茶馆》。

猜你喜欢
四世同堂北平老舍
巧借“微写作”,撬动“整本书”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Twilight Love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对话”小伙伴老舍
《四世同堂》
一个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沉思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