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2006-10-30 03:25胡剑铭崔德泉
企业文明 2006年7期
关键词:职工家庭人才

胡剑铭 崔德泉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企业职工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坚持依靠方针和发挥主体作用,就必须切实保障职工在企业当家作主的地位。

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让职工当家作主的观点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国有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企业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在困境中崛起,越办越好,越搞越活,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多年来,内蒙古一机集团的领导班子真心实意地贯彻依靠方针,在制定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时,都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职工共商共决,用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来保证经营目标的正确制定和贯彻实施;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中央有关文件和一系列指示精神及《企业法》、《劳动法》等重要法规,使职工明确自己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为提高各级干部的民主意识,公司把增强全员民主意识教育纳入本企业的培训计划,作为干部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从民主管理入手增强民主意识。此外,公司还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宣传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突出业绩,牢固树立“想主人事,尽主人责,企业与我同发展;我与企业共命运”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良好氛围。

在实践中充分保证企业民主管理的有序进行

——政治上加以落实。在每年一次的职代会、政工会上,企业领导应当把三个文明建设、经营宗旨与目标,清清楚楚交待给每一名职工,让每一名职工明白公司的战略决策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落实职权、重要改革方案,尤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时,必须经职代会民主审议、民主决策。继续深入实施厂务公开,落实责任制,推动厂务公开向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延伸,纳入企业的科学管理体制中,努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坚持民主评议与干部使用挂钩,明确规定被评议干部的任免条件。把“合理化建议活动”经常化,促进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广泛开展,一定会激发全厂职工干主人事、尽主人责的积极性。在广泛深入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应紧紧围绕企业挖潜增效、扭亏增盈、优化配置、双增双节、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企业管理、发展后劲等方面,确定活动月重点,提出工作目标,并划拨奖励资金。层层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组织,健全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机构,为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活上不断关心。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要始终坚持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的宗旨,应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此同时,企业还要自筹资金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创造宽松舒适的环境。

关注困难职工弱势群体,也是企业各级党组织、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工作。要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困难职工家庭状况分类进行摸底调查,并为困难职工建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条件的企业要为低保户发放生活补助。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还要走访慰问各类伤病和困难职工,把温暖送到特困职工家中。前几年,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由于部分基层单位生产任务少,造成少部分职工息岗、待岗现象,职工的收入下降,给生活较困难的职工家庭雪上加霜,职工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针对这种情况,公司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家庭人均生活费没有达到最低标准的职工进行了生活补贴,缓解了这些职工家庭的困难。

实施送温暖工程,让职工感到家庭的温暖。在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努力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围绕医疗改革、住房分配、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方面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反馈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出建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要始终把解决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实施“送温暖”工程中,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管理网络,对退休职工困难家庭、患大病家庭、遗属困难家庭、下岗待岗职工家庭、特困家庭五大家庭实行动态管理,落实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制度,坚持做到“五必访”制度,对特困户家庭做到家庭状况、实际收入、困难原因、生活变化、思想状况五清楚。

关心退休职工的生活,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始终是一机集团历届领导班子关心的一件事情,总经理和党委书记经常深入退休职工家中问寒问暖。退休职工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企业的领导都时刻惦记在心上。退休职工反响强烈的医疗保险、活动场地、小区安全、环境绿化、生活补贴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企业领导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在素质上不断增强职工当家作主的能力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就将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提高职工的素质,既是保持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发挥主力军作用、巩固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始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身心健康为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政策上向职工倾斜。建立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机制,从政策上力求用好现有人才,吸引新人才。企业应考虑设立人才开发基金,着眼人才的培养。根据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力引进人才,吸引、录用大中专毕业生,培养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同时,疏通人才发展渠道,建立完善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制度,评选公司级的资深技术专家,形成专业技术人员的梯次结构。通过明确地位、提高待遇、提供培训与发展的机会,发挥特殊技能人才的示范作用。完善高级技师、技师预培养制度,加快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公司快速发展储备人才。不断提高关键和重要岗位人才的收入水平,培养较多的研发项目主管。如: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在2004年就有21人入选国际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1人入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业带头人,3人入选中国兵器工业首批科技带头人。在内部分配中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并对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的一线生产岗位实行倾斜政策,吸引、鼓励干部职工到生产第一线去工作,从而达到稳定一线职工队伍,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

为建设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要按照“适应性、提高性、前瞻性”的要求,通过广泛开展技术比赛、岗位练兵、“高师带高徒”、“一专多能”和“精一会二懂三”等活动,实施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预培养、培养和再培养提高制度及“关键技能带头人”制度,不仅能使大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也可以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总之,企业要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管理企业方面进行不间断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坚持贯彻党的依靠方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上,做到有机的统一。既要在理论上认清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明确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真心实意依靠职工群众,又要在实际工作中使之切实得到具体体现和落实。企业只有坚持走民主管理和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道路,才能使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在企业中得到巩固;才能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才能使得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罗志荣)

猜你喜欢
职工家庭人才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人才云
家庭“煮”夫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