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稿摘登

2006-12-03 03:37叶春雷等
北京文学 2006年12期
关键词:升学育人考试

叶春雷等

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增加高校招生的自主性。这需要坚实的制度保证,需要阳光工程,坚决抵制暗箱操作。逐渐将高考这一政府垄断行为变成一种百花齐放的社会化的自主行为,这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在这里,高校应该有更加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当年的钱钟书先生数学只考了50分,但这并不妨碍他凭借扎实的国文与外文基础考进清华大学,最终成为一代学术宗师。大学在这里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龚自珍早就指出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现在我们依然在高叫“一科也不能弱”,搞“全面开花”,为什么不能“一枝独秀”?我们的高考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的志愿,让有文艺特长的去学文艺,动手能力强的去学工科,长于玄思的去学哲学或者理科?如果高校的自主性更大些,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就会小得多。对高考的政府垄断必须破除,这是当务之急。

226100江苏省海门中学语文组叶春雷

立即停止目前所谓的“创新改革”。什么“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全是走过场装样子,我们学生都讽刺所谓的“减负”是“负负为正”。教育部不减教材只减课时,一会儿不准上晚自习一会儿不准补课,只能逼着学生们花更多钱去校外补,这类改革,改了还不如不改。还有试题的改革,请出题人不要再自作聪明地出仿写名段发短信之类的题材,谁会在发短信时又排比又讲究字数又对仗还有文采?请不要再把生活中美好轻松的事搬上试卷去解剖了,好吗?

所有的大学都该向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按各省的人口比例和生源质量确定录取名额,让更多付出了艰苦努力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高一层的教育。继续严查及打击“高考移民”。提高北京上海天津的试题难度和录取分数线。限制复读生。特别是高分复读生。每一年不管高考人数如何史无前例地爆出一个吓人的数字,第二年绝对会登峰造极地再创新高。我们不应忽视复读生在考生人数中不断上升的比例。

615500四川德昌质量技术监督局李明明

我们需要有德行会育人的老师。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和我们现在的“教书育人”的说法如出一辙。但是每当我走进校园,看到墙上写着的“教书育人”四个大字时就会感到十分的可笑,会问自己:我们的老师还会育人么?我自己回答:不会。

在高考制度的逼迫下,教师们不能将“教书”与“育人”二者兼而有之,只好舍“育人”了。因为高考要的是分数而不是人品,没有哪一所国内大学会因为你人品好,分数不高而录取你。相反“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在题海战术与无数考试面前,学生们高喊:“让考试来得更猛烈些吧!”

030001山西太原市进山中学G0401班权斌

实施怎样的教育改革以及高考改制,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之需呢?

一是将高考考分作为参考,录取方式则趋于多样化。高考虽由科举演变而来,之所以能承延至今,必有其有益一面。高考的公平公正,已为国民所认可,而且高考的确也能反映考生的学识掌握程度和思考分析能力的差异。因而,废除高考,必将有损其益,失其公允,有失众望,大可不必。所以,保留众所公信公推的高考,并将高考(各科)考分作为高校、尤其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的对口专业录取之凭,是最具可信度和参考价值的。只是对于近两千所具有不同性质、功能及育人目标的多种大学来说,仅依高考一个标准作为选才录取之凭,的确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办学要求和门类多样、学科万千的教学特点的。

二是以高考改制为契机,配套实施其他方面的教育改革。高考改制对目前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其影响作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千钧”。仅对高考实施改制而其他教育改革不动不行,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目的也难以真正达到;高考不改,而却推行其他方面的改革,恐怕其改革之举措也未必能够奏效——两者关系紧密。

037003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地质处孟燕春

一家三口同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可能为数不多,理应为这个制度唱赞歌,而我觉得更有资格评说这个制度。我与儿子高考时间相距24年,感受最深的是社会环境对高考制度的认知度和追求力的变化。记得我的高考是那么的平淡,四五十个年轻人玩耍式报名高考,我们有两人中榜了,听到了几句赞扬声,然后就去还是不去众说纷纭。当时对大学的认知度绝对比当工人要低,仅认为是一条下乡知青的出路,我是顶着“书生气”的压力上了大学。老婆的高考经历同样平淡,一个班的同学都参加了高考,然后被招工了,结果上榜了10多个同学,她又脱下工作服上了大学。然后20多年后,儿子高考却是媒体的焦点和社会的热点,天气热高考更热,压得儿子还有我们家长透不过气来,提心吊胆了好几个月。我一直在思索:社会对高考的认知度和追求力越来越高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314400浙江省海宁市海宁日报社项伟

关于“高考问题讨论”我一直在关注,我一直不同意拿高考“开刀”。诚然,高考有许多的问题,但是,“高考并非万恶之源”是北京市市民的共识,此论有据。北京市政协用20天的时间征集市民建议2180条。居建议之首的是宜居环境的各类问题,共515条,占24%;重要的还有社保问题、交通问题等等,而教育问题只是一个比较次要的问题。

100029北京安外小关惠新北里10号北京市委机关工委党校李绍群转李绍福

虽说高考曾让我深受其害,良心上讲,我觉得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还是比较公平和公正的。高考的公平性就在于它的唯分数论。因为唯分数论,便杜绝了许多人情亲情金钱权力等不合理因素的干扰。有目共睹,国家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曾有多少的农村学生,通过高考鲤鱼跳了龙门,扭转了乾坤,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是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凡事有利必有弊,正因为高考本身的唯分数论,显示出了其残酷性。高考得中了,吃香的喝辣的,从此出人头地,一旦失败了对于农村学生来言,一生就玩儿完。另外,高考的残酷,还在于它的成败在此一举,一锤定江山,难道寒窗十多年的苦读,凭一张小小的试卷,真的能说明一切问题吗?高考不论怎样改革,宗旨在于优胜劣汰,对于那些有幸胜出的人,大学责无旁贷还要采取一种宽进严出的办法,不要进了大学的门,或进了名校,人为的便对他将来的一切打上包票,让他从此高枕无忧终身受益,似乎进了保险箱。

455000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西郊小庄张东方

要清除或降低这种压力,就需要在高考命题及判卷标准上尽量体现“活”。有些科目如数学、语文、理综、文综等可以采取开卷方式考试。在判卷时,采用判卷小组集体判断方式,不为一个人模式化思维所左右。

在每年的全国统一高考之后,我们的

高校(包括重点大学)还可以针对本校的一些特殊专业或将普通专业留出一定名额,单独或联合再进行考试,单独招生。这样就避免了所有学生都挤在高考这一根独木桥上。

068450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镇中学隋国成

学生的升学,根本上是学生的事。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有继续升学的愿望,那就依自己的意愿去报考。这完全是学生和家长的自由,而与学校无关。违背学生的意愿,把升学的任务硬推给学校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把升学当成唯一的任务就更是错误的。初中学校的任务是使学生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按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加班加点,给学生应有的活动和全面发展的空间。想升学,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唯其如此,学校才能扎扎实实搞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把学校教育与升学分离。

学生管理与评价。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而事实上只有一个方面,就是学习成绩,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差就是差学生。学生的前途和希望系于成绩,其他全无用。于是加班加点,频繁地考试,为的是提高学生成绩。考试表面上是考学生,实际上是考老师、考学校。学生成绩不好就是教师学校的过,家长不满意,领导不满意,上级不满意,你还顾得上全面吗?学生却没事人一样,一边凉快去了。要知道,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我们的目光都应该集中在学生身上,盯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071702河北省容城县容城镇第二中学陈喜明

高考到今天并未“死”,它们会继续“活”下去。愚以为让高考按它自身的规律发展下去,减少媒体、社会的过分关注和利益集团(包括政府部门)的恶意炒作,让有益于高考的制度自新,成长乃至成熟。从这个角度看,本次讨论是个契机。为了让这种关注和思考保持下去,发扬光大,我建议选取“救救孩子”为题,继续开展新一轮的讨论。

421002湖南衡阳珠晖区广厦里215-3号袁昌强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的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此举我特别敬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部属重点高校都未敢实践、尝试,中国政法大学敢了!我相信,中政大的此项改革措施深得人心,同时也希望其他高校有这个勇气。

301700天津师范大学杨村校区1号信箱2005级影视艺术学院赵尚福(赵犇)

能否在课程设置上,来个大改革,高二不分文理科,到高三再分?在课程内容改革上,能否删除一些过深过难而又在今后不一定用得上的知识,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些必需的基本常识,让他们各学科都能有较好的成绩,不至于丧失学习兴趣?高三分文理科后,除必修课外,可设置各科选修课,并适当增加深度,以适应高考的需要。而高考科目的设置,也不需要都统一,可按学校和专业的需要来灵活安排。

再说试题的编拟。取消了统一考试,由各高校自主考试命题,也就不需要考试大纲了,各校只要遵循中学教学大纲就行,中学按教学大纲教,大学按教学大纲命题。至于命题方式和题型,就更没有必要统一了,完全可以各显神通。试题不千篇一律,科目也各有侧重,同时由于各高校自主命题,学生可参加多次考试,这样,各种不同的人才就都可以脱颖而出,而不会因某科成绩不好或因某次考试失误而扼杀某方面有特长的人才了。

518128广东省深圳市宝安高级中学晏铌

332400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晏建东

责任编辑张颐雯

猜你喜欢
升学育人考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升学啦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