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一粒毒药

2007-02-11 09:25谭山山
意林 2007年19期
关键词:新周刊成功人士毒药

谭山山

现代社会正在流行成功学。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俗?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精神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时,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人人都成功的社会未必就是一个进步的社会。正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一个人,从行为模式到价值观都趋向于一致,都相信“要成功先发疯”、“如果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如果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都认为成功是生存的惟一目的,这个社会是可怕的。因为,在那样一个社会中,人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是和所谓的“成功”一样,成了流水线上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应该是开放和多元的,有人愿意成功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发发呆、做做梦,过点没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况且,不向上,并不必然意味着“向下”。人生并不是一条只能走到底的单行道,还应该有很多分叉的小径,通向各人心目中的秘密花园。

“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一生没工作,情事不断还是個同性恋,花20年写了一本没几个人看的小说。但晚年回首人生,他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而快活的日子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获。”这是《阳光小美女》结尾的一段台词,说的是普鲁斯特。什么是成功,什么又是失败,其实并不绝对。你可以选择成功,也可以选择不成功,但首先,你要成为一个自由、自主而快乐的人。

(韩萍莉摘自《新周刊》)

猜你喜欢
新周刊成功人士毒药
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药为何变成“毒药”?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成功人士的就寝习惯
婚姻毒药:猜忌
成功人士
《新周刊》的编辑特色与问题浅析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FUNNY STORIES
杂 志 情 感 栏 目 的 美 学 思 考
——以《 新周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