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国药香飘世界

2007-03-02 18:39
中国经贸 2007年2期
关键词:同仁堂药店北京

高 航

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自1998年以来,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与业务运作模式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加快了迈入世界的脚步。记者近日从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外经办了解到,同仁堂在菲律宾的药店即将在2007年2月份开业,至此,北京同仁堂在境外开设的分公司和药店已达20多家。

由于2003年以前同仁堂集团、同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等都在海外.拥有投资,所以整合同仁堂在海外的业务成为重要任务。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永玲此前向记者表示,现在同仁堂海外的发展是希望借助政府部门“走出去”的政策要求,让有实力的企业快一点走,所以在海外发展不是眼前这几年的临时冲动,而是一种长久的战略。北京同仁堂2003年在香港投资400万美金成立了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这是集团全资的海外公司,这个公司不同于一个合资公司或者药店,它站在更高的层次,负责集团整个海外市场的发展、规划、布局、管理、具体的业务运做、投资、人员派遣等。这样,2003年之后同仁堂海外发展的根据地就在香港,这是同仁堂集团公司海外发展的战略思考。成立这样一个国际公司有很多优势,比如,原来在国内投资开办海外企业要通过外管局外汇审查,风险审查等,再通过商务部、北京商务局的审批,有的还要报市政府等。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3~6个月。在香港设立国际公司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2003年之后,同仁堂从香港投资发展了澳大利亚、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新加坡药店或公司。现在同仁堂集团公司、国际公司、股份公司、科技公司的投资,待海外资源整合之后,同仁堂在海外的公司都将由国际公司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去合理发展,最大程度上利用海外业务平台。

同仁堂在体制改革进程中已经融合了国际化的标识,而同仁堂国际化规划重要的一步,就是于2006年11月开业的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这个投入1.8亿港元、负责目前同仁堂全部140个出口品种生产的海外基地,是同仁堂根据国家提倡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开放战略和CEPA签署后京港合作的有利形势下新建的。不仅是同仁堂成立337年来首次走出北京建设生产基地,还预示着同仁堂在海外发展的强烈信心。在向海外市场迈进过程中,同仁堂利用金字招牌的优势,以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其中同仁堂在与英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同仁堂仅以品牌参股,目前在国内国际开办的这些药店挂在集团名下。作为民族品牌的同仁堂早已为国人所熟知。

丁永玲向记者介绍,同仁堂接下来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发欧盟市场、北美市场和澳洲市场。公司将同澳洲几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对中医产品共同进行研发论证,以便让更多的外国人接受传统中医和中药治疗。公司也有意同欧美一些大公司开展合作,利用他们的全球销售网络,在更高的层次上推销自己。市场准入是当今中国中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一大障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贸易壁垒的削弱,技术壁垒会日益加强,目前各国对中药成分的禁忌规定、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的要求日趋严格。面对严峻的形势,同仁堂认真研究了各进口国的中药准入标准,在确保药品疗效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成分替换及产品剂型、包装的改进工作,以充分满足各个市场的需要。

同仁堂秉承诚信的文化理念,不仅深深影响着自身的经营生产,更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00多年的发展史中,创业者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深深影響着历代经营者,并升华为同仁堂职业道德的精髓而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同仁堂文化不断融入了新的内涵,保持了企业的长盛不衰。同仁堂的文化管理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着重在管思想、管灵魂上做文章,使同仁堂在做强做大的同时牢牢掌握了控制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同仁堂生产经营的灵魂所在,也是这个老字号长盛不衰的秘密之一。同仁堂时刻不忘与时俱进,体制、管理、文化均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字号品牌会继续百年相传,北京同仁堂,必将以更加矫健的身姿迈向世界。

猜你喜欢
同仁堂药店北京
老字号乱局:你用的是哪个“同仁堂”
药店保卫战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药店里的磅秤
百年风雨同仁堂
北京,北京
法国:就医难,买药易
仁心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