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神话正趋向破灭?

2007-03-02 18:39
中国经贸 2007年2期
关键词:韩流韩剧泰国

韩国《朝鲜日报》

翻译:欧阳晓璇

盘点刚刚送走的2006年,亚洲“韩流”依旧,遗憾的是“依旧”的只有明星,其产品方面却走起了下坡路。

众所周知,一种潮流的生命力源自其能够持续制造话题或者新潮流的核心产品。突显“韩流”风采的流行音乐、时尚服饰,甚至韩国语的学习风潮,从很大程度上均受益于韩剧等文化产品在亚洲各地的热播。然而,2006年韩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反响和市场运作已不如前。

据韩国放送影像产业振兴院最近发表的资料显示:2006年韩国电视剧出口创汇8589万美元(约合773亿韩元),比上年出口额1.0162亿美元下降了约24%。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韩剧的主要进口国(其中尤以中国的影响最大)集体出现了缩小韩国文化产品消费的倾向。

中国政府于2006年初公布了缩减韩国电视剧播出次数的政策。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规定中将韩国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播出总量上限减少了50%。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也表示将扩大海外电视剧的进口面,言下之意即是要拓展海外电视剧进口的国家组合以及削减韩剧进口份额。目前中国市场的倾向是“出口多少就进口多少”,不出则不进,2007年中国市场的创汇形势可能更加严峻。

泰国是韩剧在东南亚的消费大国,现在看来泰国市场的前景也不容乐观。主导了泰国“韩流”的民营电视台ITV受到国内军事政变冲击,电视台大股东泰国前总理他信·西耶瓦也卷入法律官司,法院在官司审理中下达了电视台应减少娱乐节目播放时长比例的判决。由此,韩剧及其它文化产品在泰国的播出计划全面受挫。

电视剧的出口气氛低迷,作为电影的主要出口门户日本市场,2007年同样不被看好。前两年韩国电影在日本风光无限,人气导演的作品拍摄尚未结束就已被日本片商提前抢购。2006年上半年的《野兽》、《青春漫画》、《怪物》、《那年夏天》等作品也不例外,但日本方面在高价购入之后却没能如《我的野蛮女友》般实现高回报,影片的票房差强人意。2006年下半年,韩国电影对日出口变得艰难了很多。发行公司相关人士指出:“因为进口的韩国电影在日本本土上座率不高,进口商们都开始回避以前‘先买再说的风险运作方式。韩国电影内容方面的吸引力已不如前。”

所幸明星们“星光依旧灿烂”,“韩流”尚可靠“以人为本”支撑江山。“韩流始祖”裴勇俊和李炳宪宝刀不老:裴帅将凭借2007年5月同时在韩日上映的电视剧集《大王四神记》再证人气,此剧耗资巨大,从开拍伊始便已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李烦宪也计划在《那年夏天》日本公映时举行“第二届李烦宪节”。最近受到关注的“韩流”明星还有刚刚退伍的宋承宪:小宋沉寂两年后初访东瀛,仍然获得热烈反响。

2006年是“韩流”的变化年,创造潮流的明星和产品在转型期尝到了瓶颈难以突破的苦痛,也期待着新鲜力量的成长与喷发。2007年“韩流”能否强势回归?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韩流韩剧泰国
“韩流”粉丝全球9000万
“反韩流”排名:中印泰列前三
新年游泰国
为什么 女生都爱看韩剧
搭把手
感不感动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