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油画何以走出国门

2007-03-02 18:39朱晓玲
中国经贸 2007年2期
关键词:油画艺术

拂 煦 朱晓玲

油画是个外来品种,是西方国家传统的艺术品,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但油画昂贵的价格使它与社会大众有相当大的距离。商品油画的出现,凭借其惟妙惟肖的临摹、大众化的价位,使油画成为广大民众家庭中普遍可以拥有的装饰品。

深圳大芬村、乌石浦油画村、莆田被称为“世界三个油画基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油画在这里成了一个大的产业,让如此小小的村庄成了一个大的国际市场?为了撩开这个神秘面纱,记者走访了三大油画村,发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油画市场在何方

中国生产的油画,目前90%出口,内销比重还不大。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油画市场,据美国海关数据,2003美国进口油画为25亿多美元,2005年美国则为32亿美元,增幅为28%,预计2006年进口的油画将达40亿美元。美国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美元,购买能力强。美国人家庭居住面积宽敞,民族文化十分偏好室内装饰,他们相当喜欢手工油画这类比较有文化内涵的装饰品,所以对装饰油画的需求量很大。又由于美国人工费用昂贵,进口就成为装饰油画的主要来源。在美国,装饰油画作为一种商品,它的市场定位为年收入在3万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的中产阶级。按此标准估算,美国1亿个家庭中,中产阶级占80%左右,广大的中产阶级是美国最强大的消费群体。

厦门乌石浦油画协会会长庄德义告诉记者,市场虽然庞大,但是细分的工作仍必不可少。装饰油画市场基本上可以说成25张画:家庭中的客厅、走道、主卧、客房以及洗手间各一张;办公场所中大小办公室、会议室等总共需要5张;酒吧各处也需要大小装饰油画5张酒店大堂、贵宾房、多功能厅、管理中心等等应该分布10张油画。商品油画既然是装饰品,不是作为投资收藏的艺术品,就应该按商品的最终用途作细分。比如说,可以有家居装饰系列,宠物系列、酒吧系到(如西部牛仔,色彩浓重的山貌、戈壁景观)、餐馆系列。有些题材能提供富丽堂皇、高贵舒适的视觉效果,就可以列入宾馆系列。以宗教为主题的就以遍布各地的教会团体、信徒为主要消费群体,有些题材要针对服务业《如医院、诊所,律师楼,会计师楼),有些题材适合办公大楼、银行、学校、图书馆等。要让消费者感觉到总有特别为他们准备的、最适合他们的一张画。只有这样,才能有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之路

深圳大芬村、乌石浦、莆田这三个地方都是以外单为市场的主导方向。莆田是以本地人为主的小经营者带领百个小团体的形式,相对零散,再者那里乡土气息太浓,没有西餐,国外客商很难在那里扎根,最多只是设个临时性的采购点;大芬村在2004年之前以香港的外商为主导,以黄江为代表的画师在深圳布局设公司,市场规模优势比较明显,油画生产、销售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链条相当完善;乌石浦的最大特色是从事绘画的人来管理经营。从产品的品味来看,三个地方各不相同,莆田主要走欧洲,产品表现为色彩暗灰;深圳走欧美;而乌石浦60%以上则走美国,并且质量上乘,比较新潮,画家来源更有广泛性、综合性,文化气息也很浓。

人们已经意识到产业化、集聚化发展的必要性,虽然国画与油画相比,创作方式、目标市场都不尽相同,但大芬村的产业模式的确值得借鉴,这种产业化很容易形成品牌,也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不仅为画家的劳动成果提供了保障,免除了画家独自面对市场的后顾之忧,最关键的是,它的规模经济容易形成气候,形成跨区域的影响力。

大芬油画村是海内外知名的油画产业基地,“大芬村模式”已经成为油画产业化发展的模范。成功经验是深圳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油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的发展。乌石浦和莆田要走一条产业规模、产业集群的道路,大芬村经验能给努力探求可行性经营路子的乌石浦人和莆田人一些启示。

困惑发人深思

现在,很多欧美商人直接到乌石浦收购油画作品,然后带到上海、深圳等地销售。一张画布10元、20元,油料也就是几十元,但一出口就是五百一千,甚至1万元。也就是说,利润的大头都让别人赚走了。中国油画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仅占1.5%。目前许多中国油画产品不是直接进入美国市场,许多是从香港转口,也有从欧洲或中东转道美国的。

优秀画师每个月的收入有三四千元,而普通画师不过两千多元。这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行业,画师们能生产出十分优秀的作品,却居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地方。油画村的现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缺乏明确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几个大画商在各自操作,即掌握了主要的画家、画工、画品资源,尤其是外销渠道,缺乏公开的透明操作机制。而油画村协会只是服务机构,尚不具备切实有效的执行功能。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搭建产业平台,促进健康发展。由于油画村是自发形成的,缺乏产业规划和产业指导,缺少平台。

有关专家提出将油画村建成金字塔型艺术结构,下方是行画产业,是基础;上方是正在培育的原创画家,将提升油画村的艺术品位,树立商品油画的艺术品牌。

“乌石浦是全国三大油画村之一,也是与大芬村齐名的全球两大油画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油画约占全球商品油画总量的18%。”当乌石浦美术产业协会会长庄德义这样向人们介绍时,不少人的第一感觉是“震惊”,生产规模庞大的乌石浦为何寂寂无名?

深圳画商吴周艺告诉记者,乌石浦的油画质量比较高、水平上乘,的确是业界公认。然而,当大芬村已经发展成集油画生产、交易、展览、培训、旅游五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时,乌石埔油画市场在产业化方面,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庄德义也坦言,与整洁干净、弥漫着浓郁文化气息的深圳大芬村相比,乌石浦目前还算是作坊式的生产,缺乏诸如展示、拍卖、交易等平台,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市场机制,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作基地相去甚远。

商品油画与市场经济

“商品油画”主要是指作为装饰品的油画,业内人士称之谓“行画”,有别于另一类作为艺术收藏品的油画,虽然艺术收藏品在市场上也是宏观意义上的“商品”,但这两者都是文化艺术品,针对的市场则完全不同。

以商业的口味制造艺术和艺术的原创性之间的矛盾给油画产业基地出了一道难题。作为艺术与市场相接合的产物,行画带来的经济效益无可质疑,但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却令行家堪忧。在许多专业艺术家看来,商业化的加工制作,导致油画技艺的程式化,造成人们对油画的误解,掩盖油画艺术的真正魅力。既然是艺术产业,艺术性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产业化的艺术不但不能放弃艺术性,而且还要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不断丰富和开发。

深圳布吉镇街道宣传部部长任晓峰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市民已成了艺术品的最大需求群体。‘行画虽然进不了展览馆和拍卖厅,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份额。”

在三个油画村中,行画创造了市场,为原创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与市场对接的便利条件;反过来,原创画家的聚集,带有较高艺术含量的展览活动和艺术交流活动的举办,也能有力地促进了行画质量的提高。

在大芬村的市场形成中,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最早低档的很多,很便宜,十块、八块的一张也有,现在出现有几千块、上万块钱的,而且还有俄罗斯的画家,这是因为市场形成以后会吸引各个消费层次的人去关注。有美国油画采购商表示:这些油画作品与在美国创作的油画相比,厦门的艺术水平更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为厦门乌石埔的油画水平上乘,不仅国外的画商纷至沓来,而且深圳大芬村的画商们也从厦门收购油画。据了解,每年深圳大芬村销售的油画中,有40%以上货源来自厦门,可以说,厦门很大一部分的油画生产是为深圳提供原产品的。

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彭一万说,“油画发展好了,可以一业带百业,如建博物馆、举办油画节等等。让游客到乌石浦之行不仅可以看油画、还可以买油画、学油画、了解油画,进而真正把厦门艺术之城的品牌打出去。”另外,他还呼吁:除了模仿外,也适当进行创作,比如创作厦门的风景画等等。从模仿、吸收到创新,大家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从画匠、画师到画家的道路。

猜你喜欢
油画艺术
秋落柿子红(油画)
钟红岩油画作品选登
纸的艺术
油画去哪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爆笑街头艺术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