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提示”包围了

2007-05-14 13:37孙贵颂
杂文选刊 2007年7期
关键词:随地吐痰冲水镇政府

孙贵颂

“遵守交通,行人请走人行道”、“讲究卫生,便后冲水”、“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人类最后的一滴水可能就是自己的眼泪,请节约用水”……每天每天,我们都被这样的提示语言包围着。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提示呢?这样的提示有用处吗?

答案都是肯定的。

先说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明程度还很低。我们的良好习惯还很差。我们的制约机制还存在问题。于是只好求助于提示,希望通过提示来纠正一些错误或缺点、问题或坏事。比如有些人习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扔烟头等等,不进行一下教育,不进行一些提示,怕是很难改正。除了说服教育之外,还要跟上“违者罚款”的警告之语。作用是有的。你提示他“严禁乱倒垃圾,违者罚款”,他一般来说就注意一点,即便不是为了讲卫生,还得提防被逮住了要掏钞票。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定的自觉性。甚至“在此小便,断子绝孙”之类的咒语,有时都能起到一定的制止作用。

当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干什么都要依靠提示去行动、去作为的时候,我们真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的自觉、觉悟到哪里去了?如果大家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还需要“行人请走人行道”、“超速、超载罚款”的提示么?更令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家感到难堪的,是不少国家都在公共场所印了“请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地吐痰”甚至“中国人,便后请冲水!”等等中文字样的提示语言。他们这样做,绝非出于“妖魔化中国”的目的,实在是我们的一些同胞的所作所为给人家留下了恶劣印象。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最近去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社会流行着一句话:“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由于多数日本人都这么做了,因此整个社会就秩序井然。在公共场所遛狗的人,身上一定带着垃圾袋,狗一拉屎,人立刻小心翼翼地扫起来装进垃圾袋带走,再用纸巾把地面擦干净;在自助餐厅吃饭,人人用完餐都会自己收拾桌面,桌上洒的汤会用纸巾擦去,杯盘碗筷收到集中存放的地方;有一位陪同的女士,当旁人提醒她“你身上有两根头发时”,她就把头发取下来,但不是随手一扔,而是用餐巾纸包好,放进自己的口袋。这样的国民素质,还用得着有关部门时时刻刻进行提示吗?

然而,有关提示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在我们这里,提示对有些人来说简直已由习惯转成了爱好。即使明知没有用,也非要装模作样地提一点出来。四川成都的龙池镇政府和龙池景区,前段时间竟专门为山上的猴子制订了《礼貌山猴行为准则》,提示它们:不许不礼貌,做到文明待客;不许哄抢游客,做到彬彬有礼;不许骚扰游客,尤其是女游客;要助人为乐等。以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人类还不懂得猴语,估计猴们也肯定不懂人话,龙池镇政府的规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什么时候我们冲出提示语言的包围,什么时候我们的文明程度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了。但愿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选自《中华杂文网》

猜你喜欢
随地吐痰冲水镇政府
痰盒
治理随地吐痰,罚款不是关键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一键下水
镇政府欠债要还200多年
公共卫生间内的激光冲水器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随地吐痰伤了中国人形象
公民,请勿随地吐痰!
镇政府供个“土地爷”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