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企西进必能浪里淘金

2007-05-14 14:54吴勇毅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7年12期
关键词:企业

吴勇毅

与我国隔洋相对的美国,有一条著名的、总长2400公里的66号马路,它横贯美国中西部。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部分美国年轻人、创业者都梦想到西部去,通向一个神秘的黄金般的地方……今天的美国西部,当年驰骋荒原旷野的牛仔已成为美国的骄傲及美国精神的代名词。中国西部大开发正在掀起狂潮……

对于最为活跃的中小企业(本文主指东部的中小企业)来说,西部大开发更是为其发展与壮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时光的步履跨入21世纪,又一声挺进西部的号角在世界豪迈地吹响。这次,号角来自——中国大西北。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将给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深刻的影响,尤其将对西部经济的崛起、腾飞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与之相伴的将是广阔市场的拓展和巨大的经济利益的产生,这就为各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许多分得一杯羹的各种机会。我国中小企业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市场机遇,积极向西部地区拓展,占领西部地区市场,进行二次创业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西部地区的投资优势与商机

1.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西部的广大地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矿产、天然气等资源;而广袤的山地、丘陵生长着无以数计的野生动植物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优美、恬淡的自然环境、自然风光,为西部的工业建设、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明显的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地区带来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不亚于80年代初的经济特区,这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与大环境。国家从财政收入中拨出巨额资金用于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兴建包括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在内的基础设施,从而极大地改变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国家给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很大的税收优惠,“三免一减”,具有吸引更多的各路资金的乘数效应,这将直接导致西部地区内需的扩大。

3.广阔的市场空间

西部大开发为企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过剩的产品、资金、技术急需寻求新的市场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加之中央政府和西部地方政府在西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投资也进一步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空间。

4.低廉的生产成本

西部大开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有利条件。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低廉,企业在西部地区直接投资的资金利润率相对也会高于其他地区。

事实上,西部大开发给企业带来了大量商机、投资机会。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已有大小1000多家企业进军西部,并在不同程度上尝到了甜头。

2005年9月,福建天客隆连锁超市进军西安,半年的销售额为3千万元,而同期天津的销售额为2400万元。在福建已倍显拥挤的超市市场上,这家企业按照“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方针,既没有到市场已相对成熟的其他沿海地区去争夺地盘,也没有同大举进攻中国的洋连锁超市正面冲突,而是到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挖掘潜力,结果大获丰收。

三九药业1995年兼并四川雅安制药厂并将其更名为雅安三九,使该企业三年内实现利税增长100倍。如今三九药业不仅成为雅安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也成为四川省的一个样板。

深圳康佳彩电,1995年挥师西北,在咸阳设立陕西康佳公司;1999年再进西南,设立重庆康佳公司。康佳彩电通过在西北的战略扩张布点,使企业的彩电生产能力,由1993年的100多万台迅速扩张到现在上千万台,60%以上的彩电在深圳以外生产,全国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西部大开发,企业是主体,而中小企业是国内市场经济中异常活跃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必将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面对西部大开发紧锣密鼓,流金淌银,许多中小企业都跃跃欲试。那么,中小企业到西部主要开发什么,要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掌握哪些原则、策略,才能准确切入,找到西部开发的最佳投资点,把握机遇获得成功呢?

中小企业在参与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优势,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西部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自身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兴业投资之路。

东企西进的投资原则与策略

中小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突出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即:要选择那些符合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有利于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有利于拓展中小企业产品市场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要强调优势互补,要选择那些发展落差较大的区域和领域作为东企西进、兴业投资的重点;三是要充分考虑西部省区的发展需求。只有着眼于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省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迅速找到东企西进、东西合作的切入点。

中小企业参与西部开发,东西部实现有效的合作,必须按照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策略,寻找最佳落脚点,实现东西部各方面成功对接与融合:

(1)产业对接。西部有资源、能源优势,还有不少基础产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原材料供应,而东部的轻工、纺织、电子等产业的优势又可以填补西部的不足。双边互补对接,才能促进东西部企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

(2)市场对接。目前,东部的消费结构已经向高层次转变,而西部的消费层次较低,不少潜在消费未能变为现实的消费,因此,东部的中小企业要着力挖掘西部市场,填补西部产品空白,重视西部市场的潜在需求,通过东西部双向的生产、技术、品牌的交流,有效地开拓整个西部市场。

(3)生产对接。西部有较强的工业基础,也有不少国有企业,目前部分企业设备闲置,东部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产品、品牌、销售的优势与合作,来提高西部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优势互补、双方互利。

(4)重点对接。西部11个省区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参与西部大开发,寻求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应当有所取舍,先点后面,重点突破,关键对接,不能无目的摸不着重点。中小企业要选准投资地区、合作伙伴与项目。可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因素,结合与企业互补性、关联性方面考量。比如在西北,选择陕西、新疆作为重点切进地区;在西南选择重庆、四川、云南作为重点合作地区。

东企西进必须要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善于开辟新市场,寻找重点投资项目,有效构筑企业新增长点。

东企西进投资经营的重点项目

1.参与西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多实行林地无偿划拨、法人承包,谁种谁有,70年不变的办法,这是大好的机会。如青海、贵州,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承包、租赁荒山进行治理、开发,已成为全国许多个体私营企业的投资方向。在青海许多地方,承包、租赁荒山进行造林绿化、开发林业的个体、私营企业与日俱增,不仅有青海本地人,还有北京、江苏等地的个体私营企业主。

2.参与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开发与合作。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很有生机。西部地区的反季节蔬菜种植条件独具,市场前景看好,各类瓜、果产量大、品质高,但保鲜、加工、运输相对薄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军西部大有选择的余地,定能有所作为。

3.参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最大优势之一,化工原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资料开发是当前的重点,许多项目已动工,如青海钾肥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有条件的东部中小企业,应当抓住机遇,把握时机,积极参与开发。

4.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房地产业是西部省市区当前大开发工作的热点和重点,项目多、投资大、战线长。众多建筑企业,要敢于开拓、勇于竞争,积极参加投标竞争。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要把营销网络延伸至西部,大胆地去西部“闯世界”、抢地盘、争项目。号称中国建材之乡的福建省南安市,许多中小建材企业近两三年就把目光瞄准西部的大市场,占据了四川、贵州建材市场的近半壁江山。

5.参与西部市场的培育与拓展。西部地区的市场成熟度低,市场空间大,潜力大可供大力挖掘。中小商贸企业要树立“有利需起早”的思想意识,要想在人先、走在人前,从参与西部市场培育入手,不断拓展西部市场空间。通过参展、经贸洽谈、直销、代销等方式,大力推动东部商品进入西部。同时,把富有特色的、适销对路的西部商品引到东部来,真正做到互通有无、互利互惠。

总之,在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电网改造等大工程领域及配套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在能源、矿产、绿色资源以及旅游等特色领域,大西部均有明显的优势资源和独具魅力,会产生丰厚利润,都将产生重大的投资收益,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把握机遇、发展自己的大好良机。

当然,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一定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中小企业要意识到参与西部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期的、艰巨的思想准备。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敢为、有为的中小企业必定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占尽先机,捞个钵满盆满!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金鸡亭西林西里17号503室

电话:0592-5994332 13606039086

(作者单位系厦门智者恒通管理顾问机构企划总监室)

相关链接:

1.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市、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 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摘要

一、降低企业申请对外贸易经营权和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标准,放宽限制,简化手续,在边境区实行优惠的边贸政策,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收费外,取消口岸其他行政性收费。

二、鼓励以BOT、TOT、特许权转让等融资方式利用外资工作。鼓励投资公用基础设施,允许转让设施资产权益和建设受益权,转让期限最长可达30年。

三、允许垫资修路、让利引资修路和以“热线”带“冷线”修路,公路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四、对投资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企业,2010年以前,减按1 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对投资自治区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企业,实行“减二免三”的税收优惠,即自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六、对投资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除外)。

七、利用荒山、荒地进行生态建设,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并减免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期限届满后,可申请续期。

八、探矿权人投资勘查矿产资源的,可优先依法获得采矿权。矿业权人可依法转让矿业权,也可以依法出租、抵押矿业权。

九、对国家鼓励勘查、开发的矿产资源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减缴或免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从勘查或投产年度算起,探矿权与采矿权使用费第一年免缴,第二年至第三年减缴50%,第四年至第七年减缴25%。

十、外商从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的,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5年。

十一、实行“一厅式审批、一站式服务”,努力创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的投资环境。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