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机 要看家长的面子等

2007-05-14 14:5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7年1期
关键词:便利店儿童家长

生产商和经销商都担心:儿童手机在我国能火吗?

近年来。国际上正刮起一股儿童手机旋风,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配备了儿童专用手机。据德国《世界报>最近报道。在德国10岁到13岁的孩子中,几乎一半的人拥有手机;而在我国香港。6-15岁儿童的手机拥有率也高达29%。随着近年来儿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儿童使用手机的诸多好处被日益凸现。儿童手机市场井喷式增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儿童使用手机的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安全保障。一旦拥有了儿童手机。儿童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不再孤立无援,往往可以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从而杜绝可能发生的危险;对于贪玩的儿童而言。配备儿童手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儿童走失的可能,家长还可以随时通过开通定位功能知道儿童的行踪。

除此之外,儿童使用手机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家庭沟通问题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现在家庭通常都是父母双职工。孩子独生子女。这种状态下。小孩与父母之间并没有很好的沟通环境,因此很容易产生父子或母子之间的隔阂,这些隔阂极有可能会对小孩的成长造成长期不良的影响。儿童教育专家曾多次指出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儿童极容易形成一定的性格缺陷。而且这些缺陷一旦形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认识和更正。儿童使用手机改善小孩与父母的沟通,拉近了父母与儿童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打造更为紧密的亲子关系。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家长越来越认识到儿童使用手机的许多好处。为孩子配备了这一沟通工具,但大多是更新下来的成人手机。这些手机因为个头大,操作复杂,同时功能过于强大。并不适合儿童使用。儿童由于天性活泼、好动,自制力弱,容易造成手机滥用。带来巨额的话费,造成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成人手机部分功能也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沉迷于短信聊天、游戏等,长此以往。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是儿童使用手机最大的争议。除此之外,儿童手机能否会火还有几个疑问要回答:

疑问一:列举两条相反的手机消息。前几年日本固定电话随处可见,通讯非常方便,一般市民几乎不用手机。有报道说,挪威80%的人取消了固定电话。全部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很低。而且极不平衡。固定电话的普及率和方便性达不到成本的水平。中国人手机的拥有率和手机的功能运用率更达不到挪威的水平。

疑问二:有报道说儿童手机在国内还是个新事物。但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英国有近五成的儿童拥有手机。众所周知,儿童没有经济来源,所有开销都来自父母和亲属。手机虽然不是什么高档消费品,但是其开销也不是儿童能承受得起的。尽管手机也有学习功能,但是肯定没有电脑功能多。大多数父母不会给儿童这笔时尚用品的开销费用。

疑问三:儿童在成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中国的众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舍得投资。即使有的家人想给孩子购买儿童手机。也会因担心其影响孩子学习而作罢。再说手机还有辐射性。长期使用对儿童身心健康不利。综上,有人认为儿童手机在我国目前还很难形成市场,研发可以,推销尚早。

发展遭遇瓶颈:便利店成了麻烦店

在展会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十分诱人的便利店连锁招商项目,但是。实际上便利店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便利店空间大市场还没饱和

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便利店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目前我国人口数超过500万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二线城市深圳、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超过了3000美元。这就是说。上述城市不但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便利店的经济条件。而且市场空间非常大。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以北京城区人口800万计算。北京至少需要2000家便利店。而据北京市商委统计,目前全北京的便利店为300多家。这样算下来平均每2万多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可以说,北京市的便利店市场并未饱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上海便利店相对多一些,4500多家的规模已使上海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开便利店有钱赚,但也有隐忧。

服务不到位“便利”反生麻烦

便利店企业普遍生意不济,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使便利店陷入亏损的窘境。“目前上海的便利店几乎全部亏损。”一位业内人士说。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在疯狂开店?业内人士说。大家普遍看好24小时连锁便利店这一新兴零售业态的市场前景。但不少便利店存在价格没优势、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客源不如大超市。按照国际惯例,便利店并不仅仅在于货品的多少,而是以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来赢得顾客,比如24小时营业,代客洗衣、订报纸,代行动不便的顾客免费交水电费,提供简单的医药包、针线包、打气筒等服务。

但是接受采访的市民。似乎还存在并不需要这些服务的说法。他们习惯于家中常备应急食品药物,自己缴纳水电费用。也极少有晚上10点过后出门买东西的习惯。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老百姓没有那么多娇气毛病”。另外,商家虽然打着“便利”的招牌,但并未提供实质性的便利服务,加上超市和小卖部随处可见。这些便利店很难构成对消费者的独特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便利店儿童家长
各地便利店有多绝?全国网友吵翻天了
便利店指数
家长错了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犯错误找家长
步步高年内将开10000家便利店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