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中,那挺拔的白杨

2007-07-18 11:57徐璐璐
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 2007年7期
关键词:白杨树黄沙白杨

徐璐璐

晨曦微露,深蓝的天际现出层层绚丽的涟漪,仿佛丹青手开始了豪放的泼墨。渐渐地,朝阳孕育着激情,从地平线上冲破迷雾,拉开了新一天的序幕。站在这荒漠之地,真有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之感。虽说,现在是早晨,七月大漠边沿的早晨。

一大早,我随同摄制组向这黄沙滚滚的土地进发。

大约行驶了十多公里,我的眼前一亮,霎时被一片翠翠的白杨林吸引住了。这不会是海市蜃楼吧,怎么会……我擦了擦双眼,生怕是看错了。啊,这难得的绿色,这沁人心脾的绿色的芬芳,竟然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蔓延,真是奇迹啊!

驶近了,我们连忙跳下车来。

正当我为白杨林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那可贵的抗争精神感叹时,朦胧的沙霾处传来沉重的沙石与皮靴摩擦的响声。

“咔嚓、咔嚓”,渐渐临近。

沙丘后转出一个身着麻布衫的老头,花白的头发好像也被黄沙浸染过,有些枯黄。他挑着一担水,不,准确地说只有两大半桶水更恰当些。他走到离我们不远的白杨林旁,放下木桶,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小勺水,慢慢地倾倒在树根旁。依次浇完每一棵树后,老头再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铁铲,细心地松了松干裂的沙土。许久,他满头大汗地直起腰,怅惘而略有所思地凝望着这一片挺拔粗壮的白杨树。

忽然,他转过身,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我们。难道他刚才没有注意到我们?

我走上前,向他说明我们来这儿是为了拍环保宣传片的。老头这才回过神来,告诉我他是这儿的植树队队长。

“那您这个队共有几个人呀?”我好奇地问。

“不瞒你说,只有我一个!”他露出黄斑斑的牙齿,爽朗地笑了。

“怎么只有您一人在这儿呢,您在这儿工作几年了?”

“大概四十多年吧。”

我越来越弄不懂老头的行为了。四十多年独自一人在这荒漠上植树,再强壮的体魄也难以坚持这么久啊!

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我待在这儿,其实有时候连我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个啥。我们这儿原来是一个垦殖场的。这些年,沙逼人退啊。别人都已经搬走了,我留下來恐怕都是因为我父亲死前留下的话,他让我把这片沙地变回耕地,减缓沙漠的扩展。”他望了望远方,“我父亲是一名支边的老农垦队员。他在这里开了大半辈子的荒,临死却叫我在这儿种树防沙。你看,这么大的沙漠,我啥时才能完成父亲的任务呢?唉……”

我和他坐在树下,聊了好久好久。他为人憨厚,话语也质朴,但一字一句却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内心。我的心好沉好沉,透不过气来,似乎感到有千斤的重担压在肩上。

现在,老头讲的大部分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的脑海中始终无法抹去那几句:“小伙子,咱不能糟蹋那么好的土地啊!······咱要想法子给子孙们留下点什么啊!······”

是呀,“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仅有的土地资源呀!

我轻轻地趴下,用自己的心去贴近这炽热的土地。顿时,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请为子孙留下土地,请为生命留下归依的载体!

车子又开动了。在滚滚的黄沙中,笔直挺立的白杨在迷蒙中渐行渐远,最后,化成一抹绿痕,淹没在无边无际的黄海中。

依稀中,我仿佛看见另一株白杨树还站在那儿,那么挺拔,那么坚定,稳稳地守卫着属于它的那片土地……

指导老师:喻育新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子陵中学

猜你喜欢
白杨树黄沙白杨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废园
一个追拍马拉松的人(小小说)
黄沙梁
白杨
黄沙覆身(节选)
会唱歌的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赶不走的“小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