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尖触碰天堂

2007-12-31 06:13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2007年1期
关键词:盲童穆罕默德指尖

袁 妲

春天的伊朗生动美丽,五颜六色的花儿漫山遍野。一个双目失明的小男孩,静静地站在原野中央的大树下,等待久别的奶奶出现。他的手上,攥着一个色彩艳丽的发夹。那是他从城里为奶奶带回的礼物。这个镜头来自一部非常动人的伊朗影片——《天堂的颜色》。

每个看到这部影片的人,都会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孩子,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盲童看不见五彩斑斓的世界,只能用自己敏感的指尖,触碰和发现世界万物。

电影海报

本片讲述一个聪明而善良的盲童的心灵成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非常感人,是—部精彩的影片。曾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导演名片

姓名:马基德·马基迪头衔:伊朗著名导演,擅长拍摄剧情生动的儿童影片。

语录:“《天堂的颜色》是一个关于盲童发现大自然与世界万物的故事。”

“童年是我思路的源泉。拍摄儿童电影不用墨守成规,可以挥洒自如。纯真是儿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剧情简介

从小失去母亲的穆罕墨德,在爸爸的抚育下长大。在学校,他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好孩子。盲人小学的学期结束了。小朋友们都被家长接回家。只有穆罕墨德的爸爸没有来。他孤零零地等了几天。犹豫不决的爸爸终于出现了。他把穆罕墨德带回老家——一个风光如画的小山村。

穆罕墨德和奶奶、妹妹重逢。在美丽的山野里,他“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爸爸担心失明的孩子会成为自己开始新生活的负担,于是把穆罕墨德送往—个盲人木匠处学艺。奶奶心疼年幼的孙子,却又无能为力,大病一场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后悔莫及的爸爸来接穆罕墨德回家。路上经过独木桥时,桥面突然断裂,穆罕墨德连人带马摔进河里。爸爸跳下去,朝穆罕墨德伸出手……

小丫留声机

老家的乡村小学。课堂上。老师让一个孩子朗读课文……太阳照耀了地球。穆罕墨德(大声地):不是照耀,是照亮。

木匠家的池塘边。穆罕墨德(伤心地):没有人爱我,连奶奶也一样。他们都因为我是瞎子而离开了我。若我能看得见的话,我就可以跟别人一样上学,但现在,我必须上盲人学校,就像在世界的另一端一样。老师说,世界是不可见的,但是你能感觉到,你能用指尖了解。现在,我不停地伸出手,直到有一天,我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为止。我要告诉他每件事,甚至是我内心的秘密……

特写镜头

1.穆罕墨德独自坐在小树林旁的长椅上,等爸爸接他回家。一只小猫簌簌穿过草丛,一只小鸟焦急而慌张地叫唤。穆罕墨德弯下腰,仔细聆听。一会儿,他从地上摸到一个松子,朝猫扔去。他在满地落叶中找到幼鸟,轻轻地放进衬衣口袋,爬上树,把小鸟送回家。

2.在无边无际的故意地里,穆罕默德伸出手,把麦穗攥在手心。根据麦粒的排列,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字母。借助大自然的凹凸,穆罕默德感受着知识的色彩。

3.爸爸把穆罕默德从河里救上岸时,穆罕默德已经昏迷不醒。爸爸跪在沙滩上,紧紧地抱住他。突然,金色的阳光洒满沙滩。穆罕默德的手慢慢地动了起来。天籁般的音乐响起。

童星闪烁

《天堂的颜色》里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而这一切,都是小主角无法亲眼看到的。穆罕默德的扮演者,是一个名叫穆森·拉梅扎的小男孩。他本身就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穆森·拉梅扎聪明、勇敢,在影片中的本色演出打动了全世界的观众。拍摄《天堂的颜色》使他有机会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中。他说:“这部电影使我成长了许多。它让我感受到很多从没有见过的东西,像森林、海洋、山、草原、花朵、溪流……现在,我终于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

小丫碟报

麦吉迪拍摄的其他儿童影片:《手足情深》《继父》《小鞋子》。

小丫词典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加拿大电影节。每年8月~9月之间举行。主要目的是鼓励影坛人士间的往来,促进电影事业发展,使蒙特利尔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场地。

小丫有话说

穆罕默德一次次伸出手,用指尖触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幼鸟的身上,触摸到新生的喜悦;在汽车窗外,“抓”到了清晨的凉风;在妹妹的脸庞上,抚摸,到灿烂的笑容。你也可以尝试,用手“观察”美丽的大自然。走进森林,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一颗小草,一朵小花,或者一片宽大的树叶。在心里描绘它的样子。然后睁开眼睛,看看它与你的想像有什么区别。

热情链接:

盲人创造的奇迹

世界上有很多盲人创造出了不起的奇迹。如,我国著名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了《二泉映月》等婉转优美的音乐作品。美国聋哑作家海伦·凯勒写下《假如能给我三天光明》等名篇,她的坚强睿智赢得全世界人们的尊敬。我国第五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江苏省有两位少年盲人获得金牌。他们是来自南通市

猜你喜欢
盲童穆罕默德指尖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逆转”
指尖童话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浅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米儿咱·穆罕默德·海答儿《热希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