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宜昌市中考语文开卷考试终结的思考

2008-01-16 05:11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宜昌市开放性中考

余 青

据10月29日《三峡日报》报道,宜昌市从2009年开始中考语文实行闭卷考试。这意味着从2001年开始历时8年的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即将悄然终结。对此,我们应作冷静的思考。

一、中考语文开卷考试是有益的探索。2001年宜昌市中考语文开卷之初,国内众多媒体及专业刊物曾作过热情洋溢的报道。如《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楚天都市报》、《江南时报》以及《语文教学通讯》等曾分别以《语文的正途——有感于湖北宜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全国首例:宜昌市中考语文开卷考试》《湖北宜昌在全国开先河 今年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宜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引起国内语文界关注》《面对开放的中考,你准备好了吗?》为题为此举鼓与呼。中考语文开卷最突出的特点是:废止标准化试题,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试题的开放性。考试时,考生可将一切想带进考场的资料带进考场。开放性的考题让考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只要考生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因此它对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它要求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课堂,要延伸到课内课外,家庭社会。它要求教师主动、创造性地实现课内外衔接,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无疑,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挑战,我们不能否认其积极意义。

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存在明显的硬伤。10月28日,宜昌市教育局在全市义务教育工作会上对始于2001年的中考语文开卷作出了客观的分析:语文实行开卷考试是对考试形式的有益探索,符合国家关于考试形式多样化的精神,促进了学科教学,培养了学生能力。但开卷考试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作用有限,离预期的要求还有距离,加上现阶段高中对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要求与初中语文开卷考试存在矛盾,由此,语文中考自2009年起实行闭卷。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语文教学规律作了一些思考,认为现阶段实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确实存在明显硬伤。其一,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比如语文知识是需要积累的,对名家名篇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而开卷必然使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弱化。其二,使学生产生轻视课文的思想。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本,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基础,而开卷考试完全离开课文内容,这就使得课文成为可有可无的资料。其三,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以作文为例,将资料带进考场,学生很容易根据作文考试要求,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改头换面,这当然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以此反观教师的作文教学,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笔者不敢妄揣。其四,正如宜昌市教育局作出的分析,它不利于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开卷考试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很多初中毕业生语文基础薄弱,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不重视基础,一旦进入高中,他们很难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三、中考语文改革要坚持试题的开放性和评价的灵活性。终结的只是开卷考试这个形式,而不是开放性的试题。试题的开放性要紧扣教材,要体现在对各个知识点的考查上。首先,语言表达类型的试题应当开放,当今社会是交流与融合的社会,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试题要着重考查学生对课外信息的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阅读类型的试题必须是开放性的,要重点考查学生平时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包括学生的创造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通过中考,进一步引导初中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古诗文的考查既不要脱离课本,又要联系学生生活,而不是死记硬背;最后,在写作上更要有开放性的作文试题,在审题上不给学生设置障碍,在内容上贴近学生实际,在形式上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这样就使得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中考语文的评价方式要灵活。语文考试的评价最不可取的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角度和情感表达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并非就是绝对的错误,而所谓的“标准答案”恰恰告诉考生非对即错,这是极不科学的,它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开放性试题就可以让学生有多方位的解题思路和多元化的正确答案。它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向社会生活延伸,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延伸,课内学习向课外实践延伸,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

[作者通联: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北校]

猜你喜欢
宜昌市开放性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