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港湾

2008-02-28 05:06张向晨
WTO经济导刊 2008年1期
关键词:三清山多哈布里

张向晨

2007年9月28日要出发去坦桑尼亚参加WTO“促贸援助”(Aid for Trade)非洲高层对话会,前一天还在江西出差,匆忙间乘缆车上了一趟三清山。向下望去,蜿蜒的山路上有几个挑山公艰难地攀登,山顶上遇到他们,每个担子里挑着百十斤重的鸡蛋和蔬菜,每人挑一趟可以从山上的餐馆拿到一百元。因为运输的艰难,山下十几元的木耳炒肉在山上要卖四十几元。

日内瓦的外交官纷纷飞到了达累斯萨拉姆。6年之后,人们已经明白,没有非洲国家的支持,多哈回合就成了少数人决定多数人命运的游戏,所谓的发展回合也就成了笑柄。

坦桑尼亚副总统阿里(Ali Mohamed Shein)在对话开始时说,“非洲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目前,那些没有矿产和石油的大多数非洲国家拿不出什么东西到世界市场上去交易,应当采取紧急和切实的措施提高非洲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他说的没有错。2005年,非洲的人口是世界的13%,非洲贸易在全球份额中只占1.7%。令人感叹的是这个份额中还包括了价格不断上涨的石油和矿产品。同样令人遗憾的一个数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非洲贸易曾经达到世界的7%。非洲开发银行主席卡布里卡(Donald Kaberuka)指出,“非洲国家可以从贸易自由化中受益,这已不再是一个问题,回答是yes,但前提是必须做好准备。”非洲国家需要什么准备呢?道路、桥梁,港口、通信网络、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私人企业参与……“很多非洲国家期望从多哈回合中受益,但缺乏从中受益的能力。”卡布里卡说。

提高非洲国家贸易能力的帮助多种多样,有的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马里2000年起在国际援助下实施食品安全计划,农民开始冷藏水果,结果马里的芒果出口每年增加50%。但比较而言,在众多条件中,基础设施对促进贸易的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会上有代表争论,应当是先有货物还是先修道路,颇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这种争论在中国早已经不存在了,“要致富先修路”已是全民的共识。

三清山上挑山公的影子还闪现在眼前。索道既然可以载客,同样可以载货。如果用索道运送食品,山上的菜价自然会便宜许多,在山上吃饭的客人也会增加。如果非洲有更多的基础设施,生产、流通环节的间接成本就会减少,贸易自然就会发展起来。

达累斯萨拉姆在斯瓦希里语中是“宁静的港湾”的意思。推开乞力马扎罗饭店的窗户,在印度洋海风的吹拂下,这个东非著名的港口就像一片树叶在水中静静地漂浮。拉米说得对,“没有人可以告诉非洲国家如何做贸易和如何使它们的贸易更有竞争性。只有它们自己想要的、以贸易带动增长的发展战略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或许有一天,这里会沸腾起来。

猜你喜欢
三清山多哈布里
人间仙境:三清山
水墨三清山
游三清山
鹰击长空
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结构规范与扩围调整——兼对多哈回合谈判受挫的反思
三清山九项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西西里意面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