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变题” 提高解题能力

2008-03-27 06:25钟传理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8年3期
关键词:纪念馆爱国主义免费

钟传理

目前,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考命题的形式也在不断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灵活“变题”,尝试着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那么不管题型怎么变化,都能应付自如。

原题:从2004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接待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学习。某中学决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菖?菖纪念馆。下面是围绕这件事情的一段父子对话:

儿子:“爸爸,你知道吗?博物馆、纪念馆免费接待我们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学习啦!”

爸爸:“免费不免费的,没什么意义!”

儿子:“明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菖?菖纪念馆。”

爸爸:“不去吧,你还不如在家做几道练习题。”

儿子:“这怎么行?”

爸爸:“没关系,爸爸给你请个假,就说你病了。”

……

这位父亲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道题目的设问比较简明,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就能把答题方向锁定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社会保护”与“家庭保护”上,解答起来不是太难。但做这道题目时,我们不妨发散思维,多从几个方面或角度去设问,并且尝试着回答这些设问,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变题1:看了这段父子的对话后,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回答:请你写出曾经去过或准备去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说说参与此类活动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变题2:假如你是材料中的儿子,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变题3:请你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发表自己的看法。

变题4: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重学习、轻实践这一现象?

思路点拨:以上四个变题,改变了设问的角度,考查了相同的知识内容,也涉及其他所学的知识。如“变题1”,要扣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意义来作答,考查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变题2”可联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作答;“变题3”与“变题1”类似,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间关系的认识;“变题4”是围绕“家庭保护”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设题,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需稍稍跳出书本作答。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采用上面介绍的这种小技巧进行自我训练,相信你的应考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纪念馆爱国主义免费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免费
免费为止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