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改革方向、特点及应对策略

2008-03-27 06:25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08年3期
关键词:多角度开放性命题

田 甫

考试改革是评价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内容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变以前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忽视学生非学业素质发展的状况,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成就。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思想品德中考命题改革方向

1.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改革的重点。

2.注重政治概念和政治规律形成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3.增强探究性与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命题要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问题。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个性。

6.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二、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特点

1.热点与知识相结合。

从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看,命题者将热点信息与课本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创设灵活多样的试题,使试卷富有时代气息。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

2.灵活创设情境,注重情感能力测试。

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以文字、漫画、表格等材料为背景,多角度设计问题,如“如果你是法官,该怎么判”、“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中考思想品德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认识同一问题。开放性试题形式各异,分值比重大。针对开放性试题答案多元化的特点,有的评分标准还设置了创意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角度作答,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4.重视主体参与探究,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

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常出现以创设活动情境来设计现实问题的探究题,多以“找对策”、“主题班会的安排”、“调查报告的草拟及上交”、“请你发言”等形式出现。这类题置学生于测试的主体地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对策略

1.注重记忆重点知识,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只有注重记忆重点知识、积累知识,在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答案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供选择使用。中考试题综合性强、跨度大,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记忆重点知识的同时,抓住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关注时政热点,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能力。

关注时政热点,要求同学们平时多看报、多看电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阅读与活动中,多分析、多思考,找出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同时,在面对材料时,试着多角度设问、多角度解答,使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训练中不断提高。

3.答卷要注意“意在笔先、先易后难”。

所谓“意在笔先”,就是在答题时要先审清题意,找出试题与课本的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广泛提取知识,构思好答案,把握好逻辑关系再作答,以避免答非所问、顾此失彼、遗漏知识点等问题出现。所谓“先易后难”,就是在答题时先做自己会的题,提高时间的利用率,然后再回头做难题。

猜你喜欢
多角度开放性命题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