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开放面向未来的中国基金业

2008-04-19 11:01
资本市场 2008年4期
关键词:股指期货基金

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基金业历经十年耕耘走过了国外百余年的发展路程。从最早清理规范的29只封闭式基金、总规模不足200亿元,发展到目前类型丰富的340余只基金、总规模3万亿元的繁荣局面。基金作为公众重要的投资产品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支持中国证券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应当指出,中国的基金市场还是一个与股市共舞、制度有缺陷,投资者不成熟,亟待改革创新的新兴市场。

2008年3月21日,在以“繁荣与开放—面向未来的中国基金业”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上,来自欧美的行业代表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内地的基金同仁对中国基金业10年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就QDII基金、股指期货以及专户理财等创新业务的开展进行了研讨。

作为中国基金业10周年献礼,本届年会现场发布了首份《中国基金持有人调查报告》。

国际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对我国基金业的借鉴

金融期货是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品的一个行业。自国债期货在1995年关掉以后,国内就再没有推出金融期货,而时下热议的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指数期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点。但是业界的兴奋和企盼是有理由的,因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大事。

股指期货什么时候推出都合适

常清(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

中心主任)

世界各个国家,它都有上股指期货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在上升的时候上的,比如说美国一些国家为代表的。还有包括亚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台湾地区,包括韩国出来以后正好碰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期货出来还是一路往下走,它反映的还是非常的准确。后来研究最后发现,它既不助涨也不助跌,它能更好的反映未来的走势。说它远期就能表现出来,它是一个领先指标。

法兴银行出事了,这给我们提出一个理论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市场非常大的情况下,哪些是常态?哪些是非常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一个淘汰机制。计划经济没有风险,只有集体风险。市场经济每时每刻每天都有风险,这些风险一定会释放,这就说市场经济怎么淘汰,不迎接风险,不会管理风险必然会被淘汰。但是按部就班走也可能会有意外。

我认为未来的市场风险无时不刻不存在,怎么来迎接这个风险,这是必要的。“沪深三百”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机构可以操纵,只要有期货,不可能产生操纵,联手行不行?根据我在期货上这么多年的经验,中国不可能联手,因为利益不一致,就是说古今中外期货是不可能被操纵的,谁也操纵不了。我搜集全世界的金融发展历史,都没有一个操纵的,都是做大的,做反的,亏损了,谁也左右不了,所以“沪深三百”的设计是不是问题的问题,不会被操纵。

关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时机,我觉得,股指期货什么时候推出都合适。另外,作为投资者风险和投入是对应的,大家想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风险,赚钱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可能了。

更看重投资工具本身的风险

高清海(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多数的公司股市风险意识是非常差的,西方发达国家都一百年了,但是现在看它的这个次贷衍生品。次贷有三种情况,一是故意的,欺上瞒下的;二是公司上下不知道是买的什么东西;三是整个市场的股指的变化会计上处理成一个损失。股指期货这个东西肯定是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了,这是一个虚拟经济。第二是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有不同的阶段。第三个我们将来这个股票市场,包括我们这些衍生品,能不能很好反映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我有一点建议,大家应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股指期货再玩下去我们却不知道出现什么风险?欺上瞒下的情况,根本就算不清楚这样的风险,到底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股指期货推出后银行可以做些什么

刘钢华(交通银行金融期货业务部高级经理)

银行现在一是不能代客做经纪业务,二是不能自己去做交易,不能做自营,只能为交易会员做结算,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万一代理的这个人员爆仓了,需要银行承担起作用。所以目前在资本市场当中银行比较幸运的一点,尽管看到现货也好,期货也好,每天的涨涨跌跌,银行是不关我的事。

维护整个市场的安全,对它的稳健的运行是非常有帮助的。考虑到银行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责任,银行作为这个金融市场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把这个责任尽力做好,我们做的一些工作探讨的有关的业务都是基于股指推出来以后我们做什么,但是在这个之前我们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做好准备工作,要深入到这个市场的核心中去研究。

银行前期一直在做的准备工作,其中很大的一块是设计资金的管理,基金将来真的被政策允许,要进入做这个套利的话,这里面有两个挑战,一个是资产托管,另外一个挑战是将来做期货以后,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股指期货推出越快越好

丁圣元(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

去年这个时候涨得很厉害,现在直线下跌。大家说这个市场可能不理性,这个市场不行了,实际上市场本质上在通过价格的方式把现实的变化表达出来,所以当我们讲所谓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领先于指标的晴雨表。

第二市场怎么使它有效,如果我去做股票,我肯定是不理性的,每个人一看,都不是那么理性的,最终究竟有那么一天会被套住或者怎么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市场参与来讲,反映经济现实量来讲都不是完整的,都不是完全的,但是如果这个市场的参与者足够多,每个人犯的错误是独立的,交易的方式也是多样多种的,结果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最后能够达到统一的稳定性,市场作为一个统一体以后,不是可以用个人的状态来替代的,在这个方面来说这个期货是很有经济意义的。

第三点,前两天的股票市值飙升到30多万亿,当时我们认为国家的资产证券化,跟GDP可以比比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危机,是很单一的,就是证券市场也不行,债券也不行,短期流动的这个东西也不怎么样。实际上一方面就是它好像证券化了,另外一方面是透露了结构的单一,埋下了大起大落的危机。从这一点上来讲股指期货,还是有它的丰富的价值的。

温总理去年一直在讲,我们国家期货市场需要加大。但是为什么还拖了那么久,温总理还那么高调,所以我想需要有点紧迫感。另外就是银行的衍生产品,这个是零收益,但是反过来看看我们国内市场有没有提供这个可能性,为什么跟海外去做。反过来想,国内的市场不能提供跟我们投资者的需求相匹配的产品,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风险的问题,我想像一个比喻,这个牛劲大,角会顶人的,所以那个牛鼻子上要穿一个线。

关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时机,我认为越快越好。

QDII基金—通向全球资本市场之路

投资者曾经对走向国际市场寄予厚望,但是现在的市场情况不尽如人意,是不是要退回来?QDII在给我们机会的时候也让我们经受了一些考验。

需要检讨我们的QDII业务

傅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公司现在有QDII基金,而且这个基金又是覆盖了客户数最多的,差不多两百万客户,确实有很大的压力,那么QDII发行是不是时机合适?是不是有这个产品需求跟供应达到一个平衡?从管理行业里看,差不多十年的基金的发展,基金行业的人才培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从需求来看,经过06、07年的牛市的发展,投资者的财富得到了积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认为大概9、10月份中国基金行业推出QDII基金是比较好的,当然QDII的这个表现可能给投资者的预期有比较大的距离,我们也是感到很大的压力,我们对QDII的初期的设想没有改变,我们认为第一是需要时间,第二是一个持续性的表现。

对QDII的一些想法

林羿(美国普信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

我们国家推出QDII产品的初衷是什么?我认为三个目的:一个是进一步扩展和开通资本输出的渠道,这样的话能够使中国许多的热钱投到海外去,以便进一步地减少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二个目的,是为我们中国广大投资者提供在全球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的投资的机会,同时也由此能够享受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第三个目的是能够通过开发QDII这个产品,培养和训练我们中国自己的基金公司的投资人员,使我们的基金公司能够尽快、尽早的也成为国际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因为证监会一再强调,无论在审批产品还是调整在投产品的结构,中方和外方的机构合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通过这个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使我们中国基金的从业人员真正能够学到东西,能够尽快地掌握走出去投资国际市场的这个经验。

首先谈一下这个产品结构,目前中国推出的几只QDII产品来说基本上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基金中的基金,还有一种是直接国际的股票。从我们有限的经验来看,各有利弊。首先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向海外投资的机会,达到真正的风险分散。这个目的来讲更是占有优势,因为它本身不是投股票,它投的也是基金,基金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分散性的投资证券,所以从分散风险这个角度,我觉得它占了一定的优势,它的业绩表现往往不如直接的投资股票这个产品。另外第三个目标就是说训练中国基金的从业人员,如何对国际各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这些股票进行扎实的第一手的基本面的研究。

第二点就是从投资者教育这个角度讲。虽然我们经历了这个大起大落,这使许多盲目不懂QDII的基民们真正上了一课,根据自己切身的投资于QDII产品,真正经历了国际证券市场的这个风险。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投资于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方式。

看好QDII长期前景

陈宏远(麦格理证券资本管理公司台湾区负责人)

在内地是先从基金公司可以发行海外产品,但是台湾正好是相反。到1980年代可以成立所谓的投股公司,他们可以把这些海外的资金引来进行销售,其实卖海外基金是一个专业性很高的产品,比如说对于汇率怎么样,还有没有想法,到底是换美金、还是欧元,还是其他的必备的货币。甚至到底怎么去掌握每个国家的趋势。

我个人在台湾做QDII业务,觉得这也是一个成长的学习的过程。包括媒体怎么样适当的报道,海外基金媒体有学习的地方,到底这个产品怎么讲才好?以前就随便的讲讲就可以了,客人排队买,现在不一样了,要知道怎么去销售这个产品,基金内部知道怎么去整合新的产品。

现在在内地有60家基金公司了,假设每家基金公司一年发一只就好了,这样中国一年就有60只QDII基金了,你想要不一样,你有能力不一样吗?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每家都想不一样,我怎么跟人家合作不一样,我想跟别人不一样,我自己研究好了没有?对于有外资合作的公司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一般的内地的基金公司也想走向海外的时候,他们后面的平台怎么跟国际连接,这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教育、去栽培专业的基金公司,这是未来不可以掌握的趋势,而且我对QDII基金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因为这绝对是一条全中国人把资产作全球配置的一个机会,短期是一个过程,但是长期来讲绝对是一个趋势。

海外并非遍地黄金

杜书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执行主编、博士)

投资是一个不确定的,投资期望回报,但是能不能实现那是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投资者今天这个局面也不能完全怪基金公司,也可能是有一些你没有想清楚,你就进来了,投资是自身最好的财富的守护者,在做这个投资的过程中,基金公司尽心尽力给你提供服务,你个人的评判、你的财务目标的实现,你个人也有一个责任。现在股票跌下来了,这也不是基金公司的责任。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成熟的市场需要我们很多方面的配合,但是成熟的投资者也是这个市场继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那么反过来检讨我们QDII有什么问题。首先我们每次评审产品的时候,跟基金公司讲,其实你并没有国际投资的经验和能力,只不过在现有的架构下给了你这样一个牌照,让你可以去做,实际上你没有研究覆盖的这样一种能力,也没有这种经验,所以我们请国外的投资顾问来做这样的安排,是不是一定能做好呢?不一定的。

是不是我们当时的步伐太快了,因为我们习惯于在一个高股指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出去以后好像是遍地黄金。这在国内太便宜了,我们就去抢,根本买不着,也受到了当时整个乐观的氛围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国外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普通投资者不太清楚的,包括基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慢慢的体会在国外有很多的股票,它的流动性非常差的,买可能买不到,买了以后又做不了,所以有时候长期投资可以说是被迫的,放在那里就走不了。我们当时募集的资金规模也很大,四五十亿的美金,在全球也是非常靠前的基金规模。在国外的资产行业,可能是慢慢成长的,我们现在可能一下子很大,那么基金公司的压力相应比较大,不投可能错失机会,投下去又是怎么样一个问题。QDII其实是在这样一个情况又选了一个比较高的基点,所以在这里面可能就有一些经验方面的问题,有一些对市场不了解的问题,在资产配置里,是不是应该包含国际这个部分,特别是国际市场这种投资,心态要放的更长一点,因为可能赎回十天,这个资金才能到位的,所有的这些流动性的风险,对市场不熟悉的风险,市场大动荡的风险都要考虑的,同时还要考虑国内资金不需要考虑的汇率风险。

编辑:李成军lcj0577@gmail.com

猜你喜欢
股指期货基金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股指再度回落 机构逢高减仓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股指震荡走高筑底之日可期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