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抄照转与层层加码都是不作为

2008-05-14 13:37陈四益
杂文选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集权事事理事

陈四益

官场的毛病,许多都“其所由来者渐矣”!譬如,照抄照转和层层加码:就是历数千年而未改的痼疾。

十多年前,在写《双百喻》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理事》一篇《加码》。《理事》是说做官的若想理事则麻烦迭至,日无所事反倒政声远播、官运亨通。《加码》则说,御马厩草料不敷,旨令河东、朔方两郡筹之,不料到了秉笔太监那里,两郡变成了“诸郡”,到了“诸郡”,郡守又改为“诸县”,而诸县县令又进而改为“诸乡”于是。“一厩之需,动摇全国”,草料运至京都,犹如勤王之师,街巷填塞不能行。

写这两篇寓言,是有感而发,因为这照抄照转和层层加码的毛病,虽则古已有之,实于今未减,反映着一种久已存在的官场心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春耕时节,《人民日报》都要发表一篇社论。社论发过,方见各地春耕涌动。那时甚是不解:以中国之大,季节差异甚显,何至定要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恭候号令,一起春耕?难不成各地官员竟连春耕都要等候上面布置?现在早已不发这样的社论了,不但中央不发,各省地市也不发,从未闻哪里因此误了农时。足见照抄照转的惰性养成多因体制,上头要集权到事事干预,下头自然也就松懈到事事依赖了。

由于经济与政事的改革。时至今日,这种习气已渐有改进,但仍远未如人意。前几年,各地到京上访的人很多,许多是当地本应解决而久拖未决或无人受理所致,因此,中央要求这类问题就地化解。所谓就地化解,当然是要各地依据实情,分别处理,妥善解决。如果不是惰性十足。就应当认真研究当地各类上访的缘由,制定分类解决的意见,明确各级的责任,并与下属讨论处理的原则以及难点所在,真正使应当解决的问题及时获得解决。问题可以就近解决,谁还路远迢迢跑到北京?此所谓釜底抽薪法。可惜,并不是各地都能主动化解。有些地方一仍旧例,把文件换个抬头照转下去了,省里要市里就地化解,市里要县里就地化解。县里又要乡里就地化解。乡里“仰”至此“止”,无法照转。但又无力化解,便来个通令不准上访,不听就关起来。结果不但矛盾未曾化解,反而更加激化。这样的实例所在多有。暂且按下不表。

许多年前,我评说一部描写“文革”时代生活的小说。书评刊出后,外地一位朋友撰文讥我若非桃源中人就是闭眼不顾事实。其实我何尝不知曾有出版“文革”专著要专题报批的说法。然而专题报批并非不准涉及,一段应当彻底否定的历史。如果写书著文都不许涉及,岂非咄咄怪事。这里多半又是层层加码作祟。既然专著要报批,那么单篇论文、诗歌小说统统报批岂不更加彻底?一样样送去报批十分繁难,何如一概不准涉及来得爽快淋漓,于是层层加码,一些报刊竟至见到“文革”二字就要删除。这情形,近两年仍存在。据说有些问题被列为“敏感话题”,要报刊注意把握。所谓“敏感”,我想,无非一是关注度大,容易成为议论的热点;二是政策性强,叙述不善,易生偏差。注意把握,不过是要谨慎从事而已。但是,一个“注意把握”,到了下面就变成了纷纷回避,大有谈“敏感”色变的味道,其实,关注度愈大的问题不是愈不该回避么?你不说,难道海外媒体也不说?在互联网的时代,这样做,套用一句过去常说的话,岂不是拱手把“舆论阵地”让给他人么?政策性强,更不是回避的理由。正因为政策性强,易生偏差,才应当细致解说,使大家明白。如有不同看法,也应当厘清真相,以正视听。若是统统回避,热闹的只是时尚消费、明星绯闻、豪宅香车、插科打诨,难道就算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地要求有正确舆论导向。变成了消极地防止出现偏差。又变成禁绝敏感话题,于是,偏差似乎不见,积极的引导也同样不存在了。看起来,一些领导者对上面的要求积极得很也激进得很,实际上却同放任自流一样,以另一种形式消解了党的思想工作。

照抄照转与层层加码,都是集权体制的衍生物。因为权力太过集中,下面习惯于事事依赖,上面则习惯于指挥一切。上下交相为用,便形成了上头的瞎指挥和下头的不作为。照抄照转和层层加码正是这种不作为的两种表现方式。改进之道在于改变高度集权的体制,分清各自的责任,在法治的前提下。发挥各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在经济生活中已经有了明显进步,而在精神生活中,还是一个无法回避、需要积极探索认真解决的大问题。

(原载2008年第4期《同舟共进》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集权事事理事
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
事事尽力,梦想就离你更近一步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祈祷
《职业》理事会理事
《职业》理事会理事
苏共对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的背离与嬗变
趣谈汉字的另类注解
集权与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