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门焚毁:韩高官请辞与公民问责的良性互动

2008-05-14 13:37刘效仁
杂文选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崇礼问责文化遗产

刘效仁

编者按:素有韩国“第一号国宝”之称的首尔崇礼门因人为纵火而毁于一旦,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举国震惊。韩国民众、媒体及政府官员们“异乎寻常”的反应,触动了国人的神经。

按照我们惯常的思考逻辑,既然纵火焚毁崇礼门的案犯已被拘捕,事情自然也就落幕了。但韩国国民对文物古迹流露出的深切悲痛、对失职官员不依不饶的声讨,还有媒体高调问责,尤其是多位政府高官的相继道歉和请辞,都让我们颇感意味深长……

纵火焚毁韩国“第一号国宝”崇礼门的七十岁男子蔡姓疑犯已承认,作案前曾两次到崇礼门踩点,并有纵火前科。崇礼门毁于大火,韩国陷入一片悲伤低落之中,公众和媒体严厉批评政府文物保护方面存在失职。首尔市长吴世勋12日向国民致歉。韩国政府文化遗产厅厅长俞弘自称,已向韩总统卢武铉递交辞呈,以承担相应责任。(2008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积淀的崇礼门,在韩国民众心中享有特殊地位,看到头号国宝在烈火中化成灰烬,民众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以至于悲伤哀痛的情绪弥漫于韩国社会。韩国官方网站为市民表达不良情绪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出口,文化遗产厅网站则因在线数量过多,一度陷入瘫痪。

面对国民的责问和声讨,职能部门并没有“删帖”、关闭网站,而是让民意“赤膊上阵”,让舆论得以充分表达。同时,韩国媒体将反思管理疏漏作为报道重点,刊发《领取国民税金的公务员们到底在做什么?》等文章,集中探讨文物、消防部门在防灾救灾方面的不足,与网络民意相互呼应。可以说,崇礼门将公民、网络、媒体连成了精神共同体,而宽松的舆论环境、公民参与政治的习惯、媒体监督政府的责任意识,加上网络的便捷表达,共同创造了监督政府、问责官员的良性法治土壤和文化氛围。

当然,政府官员在行政问责制度陶冶下的使命感和政治耻辱,也让其面对失职渎职尤其是公众的问责时保持了高度的敏感自觉自省。实际上,官员为自己没能让民众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安定而羞愧,视损公肥私、以权谋私为最大的羞耻,因失察失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文化遗产破坏而感到自惭。主动请求辞职,当是一种起码的政治良知和为官素养。所以,首尔市长才会在很短时间内致歉,文化遗产厅厅长才会主动请辞,以示勇于担当责任。

实践也证明,只有在严肃严厉的问责中,在制度机制的规范下,在民意的自由表达和媒体的强势监督下,方能不断培养官员的政治责任感,逐步养成引咎辞职的行为习惯,从而带头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源自内省的耻感文化。而这,正是国内所欠缺与正在培养的政治文明。

早在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就明确规定:“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的制度化。但在我国,官员因失职渎职、因重大责任性事故等引咎辞职的仍然少而又少。其根结所在,除了行政问责还未能常态化之外,公民问责和媒体监督还远未形成“规模”和“高压态势”。政府网站虽然早就成了互联网一大景观,却对不同声音,尤其是民众的问责批评缺少宽容。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柔弱,民众的批评和问责之声缺少足够的表达空间。这些都导致了一些官员耻辱感的麻木。

从国际层面看,加重政府责任,树立“责任政府”的理念已经成世界趋势。官职、权力一旦受到公众质疑,就是政府的奇耻大辱,惟有辞职才是顾全体面的智性选择。这一方面说明民主的权利已成了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求官员有足够的政治修养和道德自律。这些,将是文明政治的必然选择。

【原载2008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题图 / 杨树山

猜你喜欢
崇礼问责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崇礼雪国
崇礼当代词典
Tough Nut to Crack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韩国:崇礼门
崇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