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魏玛寻找文化符号

2008-05-14 17:15徐庆全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37期
关键词:席勒歌德李斯特

徐庆全

名人串成的文化符号笼罩着魏玛。歌德、席勒、李斯特如同空气,无处不在。

到德国公干,是在西南部的杜塞尔多夫,这里在东西德时代属于西德。与德国友人谈到旅行计划,我在地图上圈上了中部的魏玛——在东西德时代,这里属于东德。柏林墙虽然倒塌有十多年了,但原西德属地的人对于原东德属地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眼神。我以为把魏玛列入旅行计划也会得到这样的眼神,但事实却相反,这位德国友人却赞许:去吧,那里有德国的文化符号。

我知道,就像雅典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一样,魏玛代表着古典文化的传统,有德国的雅典之美誉。两位文坛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这里创作出不朽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等世界闻名的艺术家也曾在这里生活。当然,魏玛不仅曾是德国文化艺术的心脏,而且还曾在政治史上留下烙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皇冠落地,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制订了第一部共和宪法——魏玛宪法,并依宪成立魏玛共和国。魏玛宪法和魏玛共和国,也成为史书上浓重的一章,至今为政治学研究者所看重。或许,这些就是德国友人所说的“文化符号”?

初秋的细雨,没有寒意倒有一种温馨的情调,与“文化符号”串成的魏玛相得益彰。我的行走,也仿佛有了一种文化意味。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园。让安徒生有这样的感受,是构筑成魏玛的一山一河。山是埃特斯山,环绕魏玛城,城中景致倒成了翠绿的埃特斯山的点缀,仿佛中国山水画上的民居,让整幅画盛满生命的灵性。河是伊尔姆河,傍城静静流过,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中世纪建筑物,以及矗立在公园和街头的雕像,倒影水中,的确如一串串“文化符号”。歌德、席勒、李斯特便迎面走来。

歌德、席勒、李斯特走向魏玛,还是在18世纪中后期的德国“春秋战国”的时代——那时没有所谓德国,而是33个各自为政的大大小小的公国。当时的社会景象,我们从恩格斯的笔下只能读出黑暗:“政府的搜括,商业的不景气”导致“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而魏玛却成为黑暗中的光亮,吸引聚集了德语文化的精英:1772年,小说家兼莎士比亚著作翻译家的维兰德来到魏玛;1775年,歌德来到魏玛;1777年,德国启蒙运动最有名的理论家赫尔德来到魏玛;1779年,席勒来到魏玛……

来到魏玛的歌德26岁。一年前出版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轰动欧洲也引起教会的盛怒。这个多愁善感的年轻人携至魏玛的行囊里,已经藏着浮士德的初稿、诗剧《普罗米修斯》和剧本《铁手骑士》。

现今留存于世的歌德故居,是一座米黄色三层楼房,歌德在这里生活了50年。历经200多年的世事沧桑,楼房依旧保持着整洁和优雅。十多个不同的房间,被涂成不同的颜色。色彩的选择,是歌德亲自授意的,歌德对色彩学和美学非常有研究。故居分为两部分,前部是歌德接待客人和应酬交际的地方。看着陈设讲究、装饰精美的房间,仿佛空气中还回荡着他爽朗的笑声。

后部是歌德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卧室的窗帘洁白如新,窗台和橱柜上放置着花瓶,鲜艳的玫瑰吐露着芳芬,仿佛他一生的浪漫。歌德的书房,称得上是小型图书馆。一排排厚重高大的书架,泛着暗黑的色泽,上面排满歌德生前读过的书籍。书房的桌子上,有歌德曾经用过的纸和笔。在书房的一角,有一摞摞书稿,这是歌德浩繁书稿中的一小部分。歌德一生著作颇丰,仅魏玛版的《浮士德》就有143集卷,倾注了他60年的心血。这部巨著被誉为与荷马的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相媲美的伟大诗篇。

席勒的故居距歌德不远,在歌德故居北边,相距不过5分钟的路程。歌德和席勒的友谊,像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般的和谐亲密。当年,席勒被迫逃离独裁专制的符滕堡公国来到魏玛后,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围绕人生及创作,谈了整整14天,后来他们分住两地,一直书信不断。歌德晚年将这些书信整理编纂成一部经典之作——《席勒与歌德通信集》。

席勒故居也是一幢三层小楼。直到1805年席勒去世,他一直生活在这里。1826年,妻子去世后,房子被出售。20年之后,1847年魏玛市政府买下这幢房子,并且开放席勒书房,之后又开放了阁楼的全部房间。故居的其余部分,被作为德国席勒文化交流的场所,也作为歌德文化交流场所。在1984年到1988年通过考古研究和复原工程,故居被全部恢复了原貌。

李斯特故居位于伊尔姆河边公园入口处附近。有“键盘之王”称誉的钢琴大师匈牙利人李斯特,1842年,应邀到魏玛担任宫廷乐长。在这里,他创作了交响曲《但丁神曲》和《浮士德》交响曲等杰出的音乐作品。同时,李斯特还指挥了同时代作曲家瓦格纳、舒曼、柏辽兹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出,使魏玛无可争议地成为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李斯特创办的魏玛音乐学院至今享有盛名。

名人串成的文化符号笼罩着魏玛。歌德、席勒、李斯特如同空气,无处不在。国家大剧院门前,竖立着歌德和席勒的巨型雕像。施伯林咖啡馆里,挂着歌德当年喝咖啡时的画像。白天鹅餐厅是歌德和席勒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他们坐过的木椅。魏玛的歌德学院,学生们琅琅咏颂着他的诗篇,而魏玛音乐学院则弹奏着李斯特的音符。林林总总的旅游商店,出售各种歌德、席勒、李斯特的纪念品。连邮票和车票上,也带着歌德不朽的身影……

文化总会超越政治。魏玛是德国的骄傲,不管是在东西德时代,还是在现在。

猜你喜欢
席勒歌德李斯特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晚年的歌德
席勒的烂苹果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我要歌德的书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