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马桶改变世界历史

2008-05-27 08:22摘编
中学生天地(A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苏军马桶伯格

方 也 摘编

1945年3月18日,美军第一步兵师开进莱茵河西岸的德国城市波恩,除了攻击德军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使命:争夺德国科学家。

此时,希特勒政权行将崩溃。美苏两个大国都意识到,德国拥有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将是一笔巨大财富,谁能得到他们,谁就将在战后的争霸斗争中占得上风。

波恩大学人才云集,在科学领域享有盛誉。然而,当美国大兵进入波恩大学时,发现科学家们已经逃散一空,而那些关于新式武器研究的绝密材料也找不到了。原来,希特勒早已下令,在盟军先头部队到达之前,将所有科研资料销毁,科学家则寻找适当的地方隐藏起来。

正当美国人大失所望的时候,一名波兰籍士兵报告,他在一个马桶里发现了一些碎纸片。原来,科学家们在逃离之前,把绝密材料全都撕碎,扔进马桶里冲走,可是,有一个马桶坏掉了,碎纸片都堵在马桶的下水口里。

美国情报人员把这些脏兮兮的碎纸片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晾干,并拼接在一起,发现这是一份包含德国科研计划摘要和科学家、高级技术人员名单及家庭地址的重要文件,美国人称其为“奥森伯格名单”。

1945年5月27日,美军情报官员接到命令:赶在苏军占领图林根地区之前,找到隐匿在那里的所有科学家。面对这个犹如大海捞针的任务,美国人想到了 “奥森伯格名单”。他们按图索骥,在苏军占领前6小时,将100多名科学家转移到了美军占领区。

战后,被运往美国的德国科学家人数远远超过了前往苏联的,他们在推动美国科技进步,特别是核能、航天科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世界科学中心也因此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假如不是那个坏掉了的马桶帮忙,历史又会如何演进呢?

猜你喜欢
苏军马桶伯格
马桶的前世今生
我的爸爸叫焦尼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床到马桶的距离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你家马桶省水么?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朝鲜战场遇苏军
三十年代苏军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