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一种完美的残缺

2008-06-02 06:45益春赫男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烽火台戚继光战马

益春赫男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长城绝不是一段墙,绝对不是。

长城应当是冷兵器的杰作。

也许在混沌之时,一段墙就被这样堆砌起来了,这是真正的墙,墙头不安静的草频频点头,点头,却不屈服。

远方的战马丢弃了耀武扬威的机会,他们站在风里,不动,然后他们低头寻找最嫩的草,这些草点头,却不屈服。

后来的一个男人让战马屈服了,也让野草屈服了,我在遥远的现在追忆一段又一段破壁残垣,他们像一条青灰色的静脉,里面流淌的,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

燃烧的,是狼的粪。凶悍的动物用它的排泄物向人们挑衅:你们,和我们一样好战。

人群和狼群没有区别,一定要说有,就是人会烧狼烟,会求援,会发动战争。

现在的烽火台,安静,干净,用疲倦的身躯迎接人们热烈而兴奋的脚步。

烽火台还在,长城还在,戚继光的大名也在,你一定知道他,他修筑过长城。

整部明朝史,哦不,整部中国历史都在孜孜不倦地修筑这道奇观。

结果呢?长城内外硝烟弥漫,这道奇观,是为了隔离熏天的欲望,还是为了挑逗诡异的战争?结果?就是中原战乱,而西方人正紧锣密鼓地修筑起海上长城。从本土发明出去的炮弹被谦逊的中国人拱手相迎了回来。

戚继光似乎说过:中国,少一道海上长城。

那表面灰色的墙砖面临着炽热的炮弹,渗出了冰冷的汗。

长城应是种美轮美奂的残缺。

或许有过疼痛,有过鲜血淋漓,那些都属于记忆,也属于长城本身。

它在演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传奇,牛与羊乖乖地吃草,乖乖地等待屠刀召开的葬礼。

人们穿过长城,他们知道自己要行走,一些种族在融合,一些种族在凝结。

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时在怀念屈原,山西浑源是女儿节,这些人很美丽,使我怀念王昭君,她在凡尘里娇小的身躯,归于不起眼又不平常的名垂千古的青冢。

她穿越了长城,穿越了历史,不但是完成一项使命,也寻找了一个归宿。

这里还有更多的长城的故事吗?也许吧。

长城是多元化的吧?一定是的。

长城没有发表声明,蜿蜒地印在地图上。

而长城从修筑的那一刻起,就已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答案,叫做沧桑。

(大庆市五十二中学)

指导教师:姚冬梅

编辑感言

好的文章是什么样的?就是这样的——有冷静的思考,有澎湃的激情,语言在这时候不过是载体,一切形式都变得不重要了,因为你的思想与情感已经完全俘虏了读者。于是,一个目光深邃、热血澎湃、敢于担当的好男儿,在他的文章里呼之欲出。

一点通:一篇好的文章即一份好的思考。信矣!(平子)

猜你喜欢
烽火台戚继光战马
戚继光点兵“机灵的不要”
戚继光剪鞋子
戚继光剪鞋子
首山烽火台,迟暮的美人云鬓散落
淋巴结:身体健康的“烽火台”
舍小节成大事
小战马
战马
战马
战马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