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渐入佳境

2008-06-12 09:52吕翠莲
走向世界 2008年10期
关键词:外资银行济南市金融业

吕翠莲

作为城市金融功能定位,济南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市,至少是山东省和环渤海经济圈了。以黄河中下游为轴线,沪宁以北,京津以南,西安以东的合围区域内,济南市相对于其他大中城市,金融资源最为丰富,企业获取资金的便捷程度最高,外地贷款余额的比重已经超过30%。这表明济南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具备了初步的影响力。

据济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发规处处长范钦建介绍,济南金融业已经成为济南市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所谓的支柱产业,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总额的比例,去年济南金融业占全市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一个地方金融业增加值能不能达到或超过全部增加值的6%是衡量一个地方金融业是否成为支柱产业的标准。

另外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这个产业创造的税收占整个税收的比例。据统计,去年济南金融业创造的税收总额是32.23亿,包含市及市以下(包括区县)17.1亿,17.1亿是去年济南全部税收的13%,成为税收最大的行业。从2006年开始,济南金融业的税收比例就一直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

济南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机构为主,保险、证券机构协调配合的相对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前几年,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的山东省分行设在青岛,这几年都搬到了济南来。据统计,目前济南的金融机构的省级机构达到了116家,特别是保险机构进得特别快,去年年底还是38家(包括在筹),现在统计达到44家(包括在筹),这个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现在想进来的保险和银行金融机构也是很多。

此外,济南银行业的存贷款规模也在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去年济南银行存款余额为4000多亿,是2003年的1.84倍,银行贷款是3678亿,是2003年的1.65倍。3月底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把委托存贷款(表外的核算)主要是英大信托的三四百亿的委托信贷款,剔除这个因素,整个存贷规模2007年比2006年分别增加493亿和264亿,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

银行机构的业绩也在不断增加,去年的利润是69亿,是2003年的3.17倍,说明整个济南市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这里面除了税收贡献之外,还有资金融通方面的贡献、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需要。

2006年,“济南市金融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订,规划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各方面的措施,大力推进济南金融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现有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再一个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这些措施,使济南市金融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有大的发展,也使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有新的突破。

济南的工业近几年发展相对缓慢,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认识到,济南的特色和优势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优势是金融业,所以说促进金融业发展是济南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可以说是突破口。

除了商业银行,济南的银行全都是分支机构,业务经营要受总行的管辖,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所以地方政府在促进金融业发展方面扮演的角色,就是创造条件、协调服务的角色。济南市金融办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协调服务,一是发展规划,近两年金融办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济南金融业的大发展。

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

济南市政府对保险机构有很多优惠政策,保险金融机构进入济南势头很猛,去年落户济南的保险机构就有11家,今年从目前的情况看预计也不会少于10家,这几年对证券机构的引入相对来说要差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引进势头也非常迅猛,现在渤海银行已经上报银监会,青岛银行济南分行也已上报银监会在批。

对外资银行的引入,山东省和济南市政府非常重视。金融办成立以后,2005年,时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的姜大明指示让金融办做了一个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研究报告,在这个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之后济南市金融办与外资银行进行了大量接触,比如到香港、上海、青岛等地拜访、考察外资银行。有的外资银行也过来了解政府的态度,了解市场情况进行调研。3月17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银监会共同举办的“外资银行齐鲁行”活动在济南举行,共有26家外资银行机构参加齐鲁行活动,有几家银行表示了比较诚恳的入驻济南的想法,这对济南市引进外资银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活动结束之后,济南市金融办准备进一步去这些外资银行的总部上海,和有意向入驻的银行进行进一步的接洽与磋商。济南的外经贸并不是长项,所以外资银行不是冲济南的外贸服务、外汇服务来的,而是着眼于济南的人民币市场。香港的银行有几家有意向,落户的可能相对较大。

促进现有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包括给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条件

2006年社科院在人民银行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以后,社科院金融研究机构就搞了一个全国的地方主要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有8个指标,包括金融经济情况、政府的办事效率、社会治安情况,在所有的被评价城市中,济南排名第16位,得分最高的一项指标是社会治安。2006年上海政协举办了一个国际金融论坛,根据社科院的标准评选出“金融生态环境十佳城市”,济南获第6名。地方政府在优化济南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力度很大,虽然进程离金融机构的期待还有些差距,但是情况还是逐渐好转。

不断推出政策扶持金融业发展,优化环境

2007年,济南市政府出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另一个是《济南市政府关于支持财源建设工作的意见》,对金融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包括设立市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

一个是对对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特别是新入驻的金融机构,根据注册资本的情况,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资金补助。二是按照金融机构纳税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于当年缴纳地方税收超过当地税收5‰的金融机构,按实际增加地方税收总额的10%给予金融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对于金融机构的个人,就是法人或者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根据机构缴纳地方税收情况给予一定奖励,最少10万,最高的达到200万。三是对于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济南给予税收优惠,主要指金融机构总部,比如外地迁入,所得税在地方缴纳的,前三年按新增地方税收的30%给予财源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后两年按20%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四是外资银行的出入境手续的办理,包括人才招聘、人事档案的管理,特别是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户口的迁移,这些都给予一定的优惠办理。

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三个关键问题:一个是要有机构,要有足够多的金融机构,第二个是要有足够规模的金融交易量,存贷款规模要达到;第三个就是有没有一个金融的聚集区,比如说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陆家嘴。济南传统的金融商务区或者中心区,基本在市中区这一带,就是沿着经四路、经七路和大纬二路这一带金融机构比较多,省级金融机构80%在这,银监局等金融监管机构也在这一带。“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济南市提出,在进一步提升传统金融商贸区的基础上,建设新的金融聚集区。经四路、经七路作为传统的金融商贸区,要进行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比如市中区的魏家庄这一带,济南市金融办正在规划,如何利用魏家庄棚户区改造和普利街这一带改造,打造一个集中的金融聚集区,提升传统金融聚集区的规模。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济南市近些年来一个明确的愿景。

济南市正在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内外投资机构,加强金融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虽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还很多,但应该说,济南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有很多优势。在济南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道路上,蓝图已绘就,只待攀登。

猜你喜欢
外资银行济南市金融业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济南试水“大部制”改革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PYRAMID PAINS
外资银行“播种”自贸区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
外资银行四家首获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