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辉

2008-07-15 10:33庄晓蓉
走向世界 2008年11期
关键词:红十字会青岛市灾区

庄晓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袭击四川汶川。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灾情震惊全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结束对河南考察赶往中南海的途中获悉灾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电力中断!通讯中断!交通受阻!5月12日下午4时。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II级救灾应急响应,当晚22时15分。根据对灾情的进一步了解。国务院决定紧急启动I级救灾应急响应。至此。为应对汶川地震灾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启动I级救灾响应。截至6月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016人遇难,368545人受伤,失踪18830人。

为表达中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面对一幕幕苍凉的残垣断壁,面对那些不幸遇难的死者、面目已非的伤者,人们黯然神伤、潸然泪下;面对幸存者热切而坚韧的求生目光,人们为之震撼:面对子弟兵以血肉之躯换取更多人的安然,人们肃然起敬。大灾有大爱,面对无情天灾,全民动员、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汶川灾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不仅中央政府作出了最快速的反应,紧急派出了部队和医务人员投入到抢险救灾中,而且全国各家媒体也全部聚焦灾区,央视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直播。在民间,各种各样的捐助活动也纷纷展开。MSN上的很多签名改为“揪心!”、“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请发动身边的朋友,以各种形式帮助灾区的同胞”、“为灾区的同胞祈福”……连小学生的QQ签名也纷纷改为“抗震救灾”、“中国加油”……在青岛,这个以爱心为荣的城市,社会各界更是迅速反应,纷纷以各种形式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慷慨解囊,汇成爱的汪洋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饱含泪水。

地震发生后,青岛市政府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纷纷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地震发生第二天,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各机关单位带头捐款,向灾区奉献爱心。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大厅里更是挤满了前来捐款的单位代表和普通市民。代表青岛市爱心群体的“微尘”在大灾面前再伸援手,委托朋友以“微尘”名义捐出10万元。很多热心市民也纷纷以“微尘”的名义捐献爱心,短短几天时间,“微尘”的捐款已经超过20万元。成千上万的捐款市民挤爆了红十字会位于11楼的受理点,红十字会随即搬到1楼大厅开设了4个窗口,仍然不能缓解捐款压力;青岛市民政局大厅也加开了多处窗口接收社会捐款,民政局便民呼叫中心也开通了“赈灾热线”,在夜间接受市民的预约捐赠。为方便市民捐赠,青岛市红十字会与中国银联青岛分公司开通了POS机刷卡捐款的方式。

“我们每天都被市民的爱心感动着!”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陈敏如是说。家住山西路的一位聋哑大妈将1314.3元存款中的1300元取出来送到红十字会;市民陈先生夫妇捐出了给女儿准备的嫁妆2万元:一对新婚夫妇捐出了准备结婚旅游的7960元;市民于先生替7个月大的女儿捐出10万元;残障儿童的母亲捐出了为儿子治病的1万元……

作为窗口单位的出租行业纷纷展开义运,救助灾区。5月13日早上一上班,青岛市劳模、首倡“乘坐我车无失物”的益青公司优秀驾驶员李国良在得知公司组织捐款支援灾区的活动后,第一个跑到公司捐款500元:文明自己、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有着优良传统的益青公司“红飘带”车队更是不甘落后,一上午的时间捐款数额就达10000余元。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鑫表示:无论捐款多少,公司将出资补足10万元,尽快送往灾区。当天下午,益青公司就将10万元捐款送到市红十字会。

5月14日,由中青“红飘带”车队发起,向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在全公司展开。很多出租车驾驶员为了增加收入,早上比平时早出车一个小时,中午也放弃了休息时间,惟一的愿望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爱心奉献,尽一点微薄之力。出租车驾驶员吴耀伟由于当天营运收入只有100多元,他认为钱少表达不了自己的心意,于是,又从家里拿出了前几天的收入,凑齐了500元后到公司捐了款……在“红飘带”车队的带动下,公司“迎奥诚信示范车”以及部分出租车驾驶员也积极加入到向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当天下午,全公司即捐款17850元。青岛市其他各家出租汽车公司也纷纷开展了献爱心捐助活动。截至5月19日,青岛市出租客运行业总计捐款322187元,这种爱心捐助至今还在延续。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捐助中,青岛市的捐助活动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次由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慈善总会、青岛市民政局三个帐户同时接收善款;捐款量创下历史第一;捐款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捐款最热烈、最持久……截至5月28日17时,青岛市各级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共接收抗震救灾捐赠3.73亿元,其中接收捐款3.32亿元,捐物折款4080万元。青岛市抗震救灾捐赠数额一直在山东省高居榜首,接近1998年抗洪救灾捐赠数额的2倍,而且这个数字每天仍在增加。截至5月28日17时,青岛市已向灾区发运救灾物资1372吨、价值2705万元。这些救灾物资包括衣物23.3万件、食品9吨、瓶装水16.8吨、药品770万元、帐篷750顶、活动板房360套、其他物资247吨,有力地支援了灾区抗震救灾。另外,青岛市已安排采购活动板房等救灾物资6520万元。

血浓于水,凝聚爱的力量

5月12日四川发生地震后,青岛市中心血站立即做好了备血支援灾区的准备,从人员到血袋、试剂等物料均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同时做好了血液储备和应急献血队伍的登记。5月13日中心血站向成都血液中心发出慰问信,表达了无偿献血支援灾区的心情。

地震后,青岛市广大市民和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致电中心血站,希望通过无偿献血向灾区捐血,为抗震救灾贡献一份力量。街头献血车和中心血站的采血室均排起了长长的献血队伍。中心血站各部门、各采血点的咨询电话铃声也此起彼伏,咨询献血的市民和单位络绎不绝。由于广大市民献血热情高涨,中心血站的各型血液的库存量均超过最高警戒线,几个主要血型的库存量均超过1000袋,是日常库存量的两倍。

由于血液保存期的问题,为避免献血量过大造成血液浪费,中心血站及各采血点不得不限量采血,同时做好解释和献血预约登记。

大难当头,抗震救灾到一线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面对特大灾难,青岛市社会各界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赈灾精神。

地震发生后第二天,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7名消防特勤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和热成像仪等装备及4条搜救犬连夜赶往济南,并于14日随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地震救援队前往灾区执行抢险救援任务。

“灾区急需ICU、肾病、感染疾病急救专家,请立即派专家前往灾区支援。”5月17日下午3时30分,青医附院接到省卫生厅紧急通知。仅一个小时,4名来自重症监护室、肾内科和感染科的专家全部赶到医院集结,乘专车奔赴济南,于18日飞抵四川救援震区。这是青岛派往灾区的第二批医护人员。

此前,5月14日上午11时,青岛紧急抽调的9辆救护车队从青岛出发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灾区的抗灾急救工作。为了能日夜兼程地赶赴灾区,每辆救护车都配置了两位司机。5月16日下午2时40分,医疗救援车队顺利抵达位于成都市金牛宾馆的山东省入川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与陆续到达的省内兄弟地市救援车队会合,投入到抢险救灾的医疗战斗中。

5月18日,青岛市首支志愿者医疗队携带大批医疗药品奔赴四川灾区。

5月21日,青岛市首批心理干预专家抵达成都,对来自绵阳、都江堰等地学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5月23日,由青岛市选调的10名防疫人员成立的青岛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在青岛市卫生局副局长鲍国春带领下,随山东省第二批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奔赴四川绵阳。此前,第一批防疫队90余人已经战斗在四川地震灾区。

5月24日,青岛市援建先遣组到达北川受灾最严重的曲山镇。青岛市建委、建管局一期将在此建1000套活动板房。青岛市规划局、供电公司等单位也先后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北川,协助灾后重建。

大爱无界,孤儿不孤

在地震灾难中,最让人揪心的是那些瞬间失去亲人的孤儿。

“我想领养一名地震孤儿,该怎么办手续?”在青岛红十字会和青岛市民政局的捐助现场,每天都有前来捐款的市民咨询收养地震孤儿的事宜。

青岛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已经与山东省民政厅进行了沟通,也向地震灾区民政部门转达了青岛人民支援灾区的迫切愿望。由于地震灾区救援工作正在积极进行当中,地震灾害造成的孤儿身份、数量目前尚未核准,地震灾区有关部门也尚未提出需要兄弟省市协助收养孤儿的要求。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民政部门将继续积极同省民政厅和地震灾区民政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并通报儿童安置的最新情况。有收养意愿的青岛市民,可以先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区、市民政局收养登记处预约登记,如条件成熟,收养登记机关将及时与预约登记者联系。截至5月21日下午,已有1000多位市民通过电话或亲自到民政局表达了愿意收养或抚养灾区孤儿的愿望,596位市民签下了领养意向书。

不同的方式,同样的支援

灾情面前,青岛的市民们除了捐款捐物、义务献血之外,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的关爱。

青岛早报编辑张先生的女儿今年高考,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张先生曾经在心里给自己的女儿许了个诺言:一定要做女儿的精神支柱。虽然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要上夜班,但是自己要在每天晚上11点之前到家,这样的话,女儿学习到11点半从书房出来的时候会看见爱她的父亲正在以这样含蓄的方式默默地陪伴她,给她支持和鼓励。为此,张先生推掉了所有的应酬,每天晚上乘坐10点半的班车回家,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可是,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却让张先生“食言”了。作为编辑,他每天都要关注灾情的最新进展;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他更是牵挂着灾区的同胞。每天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一两点钟,早上女儿出门上学的时候他还在睡梦中,算下来,他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见到女儿了。不仅原先的诺言无法兑现,就连以前每周末陪女儿吃饭的惯例也被打破了。尽管心里充满对女儿的歉疚,但他无怨无悔:“做媒体的,就应该这样”,张先生很平静地说,“别说女儿不知道我的这个诺言,就是知道,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她也一定会理解我、支持我的。”

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捐助现场,有5位身着统一服装的女孩子,她们是协助工作人员填写“感谢状”的志愿者。来自成都的女孩告诉记者,她们是青岛市一所外国语学校的大二学生。来自成都的她第一时间知道了家乡的灾情,虽然自己的家人在地震中都很平安,但是家乡的灾情让她心急如焚,尤其是通过电视和网络逐渐了解到这次灾难的惨重,她和同宿舍的其他4名女孩迫切地想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在捐出了自己的生活费后,她们还觉得自己做得太少:“我们是学生,没有多少钱,即使不能亲临灾区,参加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去,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5个女孩放学后来到青岛红十字会,看到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当即决定来做志愿者。得到工作人员的许可后,5个女孩跑到夜市上买了5件印有“我爱中国”字样的T恤衫,加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行列里。

青岛也是你们的家

5月19日,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学生石仁君在青岛市北仲路第一小学重返课堂,成为第一位在青岛就读的灾区学生。

为使灾区幸存下来的孩子们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尽快从巨大的伤痛中走出来,重返校园,青岛市教育部门特事特办,以最快捷的方式吸纳来自灾区的孩子入学。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及时出台了最新的优惠政策,无条件接收灾区孩子入学,并提供减免费用、安排优秀师资帮扶等措施。

青岛银海集团下属的青岛银海学校决定接纳100名灾区中小学生,免费为他们提供学习食宿,并邀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医生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干预,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幼小心灵的创伤。银海集团董事长辛华龙介绍说,待灾区学校建成后,银海学校的学生还可以与灾区学生结成对子,继续资助他们。另外,银海学校愿对青岛家庭收养的20名灾区孤儿实行免费教育,让他们在条件优越、环境优美的银海学校完成小学、中学学业,让灾区孤儿也能享受到青岛优质的民办教育。

据了解,在中央确定山东对口支援绵阳灾区后,青岛市教育系统今后将在接收绵阳灾区学生、向绵阳提供师资支持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5月22日14时30分,第一批来自四川震区的35名伤员和他们的家属乘飞机抵达青岛各接诊医院;当晚,第二批35名四川伤员也到达青岛。根据安排,将有400名四川地震伤员分流到青岛市各医院进行医疗救助。为此,青岛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青医附院、中心医院、骨伤医院等17家接收医院迅速腾出400张床位供伤员专用。另外,还将采取一对一的方法,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

猜你喜欢
红十字会青岛市灾区
新版《红十字会法》有哪些变化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灾区笑脸
历届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