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2008-07-29 09:23林毅夫
IT时代周刊 2008年14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私有化产权

林毅夫:

1952年生,台湾宜兰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1987年在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并担任主任。2008年,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交飞猛进的发展,在过去30年里。GDP年均增长97%,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一个奇迹。

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我认为,相对存在的问题,成功本身是不能忽视的。1999年,根据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提出“企业自生能力”这一经济理论,认为渐进的改革是成功的,而激进改革必将被证明是失败的。

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可能会失败的渐进性改革,最后能取得成功,而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成功的“休克疗法”改革,却失败了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各种干预或者扭曲本身是内生的,是为了扶持、保护一系列没有由生能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重工业部门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

“休克疗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存在制度扭曲。而提出“企业自生能力”这个概念,就是试图解释这些扭曲本身,是一种内生的结果。

不同理论、不同主张的人,会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和解释问题。例如,苏联通过“休克疗法”改革,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他们会说,需要一段时间制度才能建立。现在看来,它改革十几年了,对于原来那些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各种明的、暗的补贴实际上还存在。从这个角度看,时间并不是主要的问题。

再来看看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在所有的改革国家当中,中国算是最接近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中国不断创造条件解决了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消除了、解决了,比较接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会不断变化,企业自生能力的这种形态也会不断变化。比如,在发展的早期,可能农业有比较优势,那么,只有农场才有生存能力。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大部分国家可能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这时只有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中的企业才有自生能力。而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变得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比较优势就变了,这时,只有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企业才有自生能力。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这样的。

但从转型的角度看就不一样了。一些一味盲目赶超的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先进的产业部门,但没有自生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相关联的扭曲。转型就是要解决这些扭曲。

转型中的私营企业,并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和补贴,所以,在竞争的市场中,只能是什么能盈利、投资回报率高,就干什么。如果政府不给保护补贴又能获利,企业必然要符合比较优势,必然是具有自生能力的。

同样,如果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一个国家,追求的目标是盈利,他知道政府不会再给保护补贴,就一定会选择符合该国这个阶段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战略投资。

反过来讲,当时有一种看法,认为国有企业的问题是产权问题,所以不管什么方式的私有化——大规模私有化或内部私有化,只要不对症下药,即便私有了,它所在的产业还是不符合比较优势,企业还是没有自生能力。

如果企业是国有的,国家给了补贴,厂长、经理不能直接把补贴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个人积极性不高;如果私有化,厂长、经理同样会跟国家要补贴,给了补贴以后,这个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两相比较,产权明确后,要保护补贴的积极性更高。因此,产权明确能有效果,前提在于一个没有任何政策性负担的状况之下。有政策性负担时,要优先解决的不是产权问题,而是政策性负担问题。以乡镇企业为例,它的出现并没有政府的保护补贴符合比较优势,乡镇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发展得相当不错。但到上世纪90年代末就不一样了,我们从短缺变成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竞争非常激烈,管理不好、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就会被淘汰。后来大批乡镇企业被淘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可能跟产权有关,乡镇企业产权相对较模糊。因此,你不能用它后面的失败否定前面的成功。

如果在上世纪80年代,意识形态不允许民营群体出现,民营经济可能就夭折了,与其夭折,不如发展这种产权相对比较模糊但能够在农村积累财富、属于中间阶段的乡镇企业。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私有化产权
地方乡镇企业公关业务形态分析
乡镇企业
浅析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及整改措施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产权
上市公司私有化:福兮祸兮
焦点·专题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