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孝并齐闵子骞

2008-07-31 05:32张继平
走向世界 2008年4期
关键词:孟尝君芦花华山

张继平

提起闵子骞,得让时光闪回到2500多年前。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注:详址为今费县汪沟镇闵家寨村人),生于公元前536年,比孔老夫子小15岁,15岁那年,闵子骞成为孔子门徒,在七十二贤中,仅次于颜回,排名第二,闽子骞虽然不是济南人,但他晚年却一直游学于济南一带,且病卒于长清,归葬于华山脚下,今日百花公园内仍有闵子骞衣冠冢一座,毗邻闵子骞墓的南北通衢也被称之为“闵子骞路”。一代先贤闵子骞,留给济南的除了他的墓园和以他命名的道路外,更多的则是济南人世代口耳相传有关他的孝行佳话。

公元前521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孔子正式收闵子骞为学生。孔老先生拍着闵子骞的肩膀,连连称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在孔子众多学生中,有孝德的人不少,如曾子提倡“慎终追远”,子夏坚守“事父母能竭其力”,而有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只有讲究孝悌才可保持社会和谐的理念,但为什么孔子独独称赞了“孝哉闵子骞”呢?先来看一段记载:

“闵子骞事后母,絮骞衣以芦花。御车,寒,失朝。父怒,笞之。后抚背知衣单。父乃去其妻,骞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太平御览》卷三十四)

如果这段文字不是杜撰之谈,那么它透露的信息就是:闵子骞年幼丧母,其父又娶一妻,并生二子,在家中,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还要参加御车等项劳动,可见闵子骞并非出身于贵族世家,而是出身于劳苦人家,继母在冬天里用芦花套棉衣给他穿,芦花不御寒风,子骞终日冻得打颤,有一次驾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翻车,驾车的闵子骞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衣破露出芦花,其父省悟,回家欲写书休妻,闵子骞不但不怨恨继母,反而长跪父亲面前哀求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根据闵子骞的孝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把他排在第三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至于广泛流传的“鞭打芦花”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闵子骞长至壮年,其父病卒,“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闵子虽要絰服事(披麻戴孝,家有丧事),以赴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后汉书·郭陈列传》,另见《公羊传》)这段史料是说,闵子骞不仅讲求孝德,一旦国家有难,尽管他正为父亲守丧三年之时,也即刻穿上军装上了战场,退役后,又回家继续为父亲守丧。

闵子骞崇尚节俭,有一次鲁国要扩建新库房,征寻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听了这话,赞扬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就是说,闵子骞这人平时不大讲话,讲出话来就说得很中肯。据《论语·雍也》记载:由于闵子骞名声日高,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闵子骞却推谢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孔子得知此事后,称赞他是个“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的人,追求淡泊,可谓是闵子骞一生的信念。

《韩诗外传》卷二记述了闵子骞的另一则轶闻,说齐国宰相孟尝君曾请学于闵子骞,并派车去接他,闵子骞对来人说:他要真心想学,就应该亲自登门,怎么能叫别人来叫我呢?后来,孟尝君果然亲自登门求教,不过,这则记载是有问题的,孟尝君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前后,是不可能“亲自”向两个世纪以前的闵子骞去请教的。但这则故事也说明了闵子骞不畏权贵的淡泊性情以及后人对他的崇仰之情。

闵子骞卒子何时,史无记载,北宋时,在济南华山脚下发现了闵子骞衣冠冢,据明崇祯《历城县志》记载:“在华山前,黄郡守浚河,掘出闵子石棺,盛其首,移至高原,今华山下,石椁尚存。”济南当地百姓也有相传;北宋年间治理黄河时,人们在华山脚下挖到闵子骞石棺,为了石棺不至于被水湮没,人们便欲将闵子骞墓前往济南城南高阜之处,当人们抬着石棺路过城东五里之处时,绳子断了,按照当时习俗,棺材落到哪儿,就要埋在哪儿,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闵子骞墓,据苏辙《闵子祠记》记载:在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以前,“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只是当时“坟而不庙,秩祀不至”而已,熙宁七年,河南濮阳人李肃之来到济南当“父母官”,遂于第二年在墓前修建了闵子祠,才使得闵子骞墓“百年之废,一日而举”。

闵子骞的卓著孝行,受到了后世人们的普遍赞扬,清初著名诗人田雯曾亲往济南城东拜谒闵子骞墓,并写有《拜闵子墓》一诗,诗云:“菰芦花未吐,菱荷叶已香,日夕下山椒,归鸦乱回翔,石桴在溪侧,无风响白杨”。《续修历城县志》收有清代诗人吟咏闵子骞墓的诗有十数首之多,应当说,闵子骞墓作为济南优秀的名士文化遗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古墓丛祠垂姓名,孝哉闵子死犹生,行人叹息华阳路,芦荻花飞见性情。”(陈永修《鲍西楼诗草·过闵子墓》)闵子骞的孝行孝德,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发挥闵子骞墓园这一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猜你喜欢
孟尝君芦花华山
多彩的华山
芦花谣
狡兔三窟的故事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藏在华山中的美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吟雪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华山旅店盗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