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任重而道远

2008-08-21 07:50鲍运刚
慈善 2008年5期
关键词:七宝慰问金风雪

鲍运刚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进入1月份以来,风一直很大,雪也下得很猛,1月23日,一夜的鹅毛大雪没停,天亮时地面、房顶、草坪、树冠都已经覆满了厚厚的雪。

清晨,风裹着雪花,还在狂乱地舞着,路面,刚下的雪和雪融后的冰水掺杂在一起,被来往不断的车辆溅起一层层水雾。上海沪闵路上,一辆白色的轿车在疾驶着,这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的车,眼下正在忙着准备万人捐活动。车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都是万人上街捐活动需要用的物品。他(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驾着车,在风雪中小心地行驶着。

万人捐活动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一个品牌项目,已经组织过许多年了,每年都在春节前安排全市各区县义工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上街募捐。募来的钱款,全部用于节前慰问困难群众,帮困难群众过好年。

今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确定了13所中学的1400名学生义工参加活动,地点分别设在七宝、莘庄、梅陇、江川、颛桥、虹桥等6个地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七宝二中、七宝中学、莘光中学、莘松中学、莘庄中学、罗阳中学等,每个学校分别在150~100人左右,分配的标准是:募捐爱心帖每人要用50个左右,募捐帽每人一顶,募捐袋每两人一个,共同使用。按照这个数量标准,他已经计算好了各校义工人数和应发放的物品的数量,按照统计数为每个学校分装好,制作好签收单,然后冒雪送到各个学校。

前两天,他已经送了梅陇中学、罗阳中学、基地附中、教科实中等10所学校。因为各校在收到物品后要清点、发放,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而活动在1月26日就要开始了,所以,他要尽早些把物品送到各校,尽量为各义工队留出更多的时间做准备。今天上午,他准备把剩下的3所中学和交大闵行校区全送到。

雪越下越紧,他在风雪中疾驶着。不久前,各学校义工队纷纷表示:风雪,不能冷却义工们一颗颗火热的心,不能改变义工们战胜风雪、扶贫帮困的信念。义工们的真诚爱心和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着他、鼓舞着他,他眼前,渐渐浮现出困难群众期盼的眼神,闪现出义工队那迎风飘扬的旗帜。

扶助那些生活在困顿中的人们,为生活困难的人们雪中送炭,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一件展现爱心的事、是慈善的事、也是崇高的事,虽然苦、虽然累,但每当看到受助学生考取了大学,特意和家人来向分会送感谢信时;每当贫病的老人,在医疗义工们的悉心关照下康复出院时;每当为过春节犯难的困难群众收到慈善慰问金展露出开心的笑容时,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像今天,风雪再大,他也一定要把物品按时送到义工们手中。

雪很大,路也很滑,刮雨器不停地摆动,雪还是每每把前玻璃盖住,视线也每每变得很模糊。他控制着车速,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过,

江川路到了,闵行中学到了,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学习,他把车停在了校门外面,扛起一只箱子,踩着满地冰雪水,一步步走到教学楼下风雪吹不到的走道里,轻轻放下。又去搬另一箱,几箱物品都搬好、交接好,他才擦擦额头上沁出的细细的汗珠,又一步一步踏着雪水,把车子发动起来,向闵行二中驶去。

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到12点多了,他把最后一箱物品送到了交大闵行校区,交给了大学生义工队负责交接的同学。全部清点交接完了,他高兴地擦了擦汗水,才感觉到肚子已经叫了起来,午饭还没吃呢。

想到下午还要到古美和梅陇慰问困难群众,时间挺紧张了,他赶快到交大食堂买了一碗拉面,三下五除二,匆匆吃完,发动了车子,向分会奔去。

2点多钟,他的车已经行驶在莲花南路上了,后面跟了去慰问困难群众的几位领导的车,他们先到虹梅路2669弄6号202的张金娣家慰问,张金娣夫妻俩均是支内回沪,张金娣生病住院动手术,丈夫又患病,医药费用大,家庭生活很困难。罗会长关切地询问病情,并送上了2000元慰问金。看到领导冒着风雪前来看望,张金娣非常感动,她手捧着慰问金,热泪盈眶,激动地感谢政府、感谢慈善机构,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接着罗会长又到古美平南一村梅莲苑34号602,看望陈慧娟,她因突发心脏病,用去了很多医疗费,丈夫又失业没落实工作,女儿还在读大学,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罗云芳送去2000元慰问金,详细询问了她的家庭生活情况,叮咛她要有信心,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都会向她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她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听着这一句句贴心的话语,陈慧娟激动地握住罗会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节前分会共慰问了1026户困难群众,对1000户困难群众每户提供400元慰问金,另外,对26户特困的群众,不仅前往家中走访慰问,每户还发放慰问金2000元。

慰问中,为了留下相关资料,他一直在忙着拍照,选不同的角度、取不同的场景,受助群众那激动的神情和紧握的双手,表达出了多少真挚的情感啊,他尽量把更多的照片资料保存下来,作为分会发展的历史记录。一直忙到下午5点,慰问才结束。回到办公室,他将照片细心挑选,存到电脑相关文件夹里,整理好一天的资料,才放心地离去。

冬天天短,没过多久,在雨雪的笼罩下,天色就渐渐地暗了下来。

回到家里,他草草地吃完晚饭,赶快拿出材料,有一篇关于医疗义工队慈善家床的事迹报道要赶出来,这两天市会要进行全市优秀慈善义工、优秀义工组织者和义工集体的评选,区慈善医疗义工队七宝卫生院青年义工集体把慈善和家床结合起来,在全市首推的慈善家床义工服务项目已经进行多年了,深受社区老人的欢迎,很多老人已经把家床医生义工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们每月总要去老人家里两三次,为老人检查身体、购买药品,解决问题。一次,义工殷立敏到自己服务的孤老施忠斌家,老人刚从床上掉下,受了伤,爬不起来了。她及时治疗了老人的伤,还为老人请到了保姆。王天宇医生服务袁衍老人好几年了,老人搬家到奉贤后,虽然离七宝很远,王医生每隔一段时间还是坚持去奉贤为老人检查。有一次,她及时发现了老人高血钾的危险,及时用药控制住,使老人转危为安。多年来,家床医生这类故事发生了很多,有很多非常感人,老人们把医生义工当成自己的儿女,为了充分表达出医疗义工对贫病孤寡老人的拳拳之心,表达出老人们的感激之情,他已经到老人家中和家床义工队多次了,了解了很多服务的具体情况,挖掘了很多素材,打算今晚要把初稿拿出来。明天再作些修改。

提笔写作,家床医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便在脑海中涌出,老人们真诚的话语和感激神情也在眼前不断闪现,他被由衷地感动着,《爱心,在平凡的生活中闪光》一文,便一段一段洒落纸上。

夜渐渐深了,万家灯火在夜色里闪烁着祥和的光,楼下,风吹香樟树叶发出哗哗的响声,使夜境更显得深沉、寂静。伴随着疾书的笔,他完成了“我听到了美妙的歌声”、“时刻记挂着老人的生活”、“慈善爱心薪火相传”三个部分,最后,他写道:“多年来,这只天使般的慈善义工队伍,用自己厚重的爱心,温暖着七宝社区众多贫病孤寡老人的心,她们精湛的医术和周到的护理,驱散了老人们的病痛,再造着老人们的健康和欢乐”,“人们已经记不清多少次紧急抢救,把老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也记不清多少回的温馨关爱,她们送老人微笑着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繁忙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中,在为老人送医送药、嘘寒问暖的真情交往中,她们在七宝千年古镇的天宇间,书写下了自己闪光的名字,在七宝社区广大群众的心里,竖起了‘上海慈善义工亮丽的品牌”。

夜已深了,文稿也已完成了。放下笔,抬起头,他真切地感到,忙碌了一天,疲惫和困倦,已经泛满了全身。他慢慢站起身来,踱到窗前,目光从社区里的点点灯火,渐渐转向辽远的天际。他想:很多受助群众已经沉入了甜甜的梦乡。为了困难群众都能展露出舒心的笑容,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辛勤的劳动和付出,不正是为了更多的民生幸福吗!我们的职业,光荣而崇高;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七宝慰问金风雪
风雪建坝人
家有巧手爷爷
北京游记
暮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七宝的汤圆
猎鹰“风雪”
宁蒗县总工会:“两节”慰问暖人心
抗战时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发给多少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