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008-08-23 10:58李剑光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学习成绩挫折

李剑光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那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进行心理疏导要遵循心理教育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体会。

一、逆反心理疏导

ゴ又醒生的心理特点来看,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强意识、独立志向增强,由于教育方法不当等原因,他们对教师和父母的管教、干涉、监护时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竭力摆脱成人的依附和盲从地位,个别学生将我行我素,看问题片面,情绪片剂,爱顶撞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形式外露就会导致教育的零效应或负效应,而采取潜隐式的教育方法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潜隐式教育方法具有教育目的隐蔽、方法简洁、具有情感性的特点。此法有利于避免和消除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从而使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那我班女同学赵某因为早恋受到我严厉的批评,结果导致了他的逆反心理。对此,我采取了潜隐式的教育方法,不公开、不告诉家长。我决定和该同学结为朋友,后来,我作为朋友向他指出早恋的正常人青春期的一种美好而健康的情感,它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二、受挫心理疏导

现在的中学生,生在发展时期,长在富裕年代,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练和人生的磨砺,直知生活甜,不懂人生难,加上学生普遍承受挫折能力差,稍遇困难就退缩,更承受不起老师的批评。如在我担任初三班主任时,一个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不久,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这个本来十分内向的学生变得更加孤僻,放学回家从不跟其他同学一路走,见了老师能躲就躲。接下来了解的情况让我的心情愈加沉重:开学不久的几次小测验,他的成绩不理想,让他的心情很不好;初三繁重的课业负担给他的压力非常大,可他并没有把这些压力变成动力,促使自己更加刻苦学习,反而提出了退学。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给她做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他谈心,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让他认识到,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是艰难的,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这样,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不要怕挫折,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正确地对待挫折。经过反复的工作,终于让他摆脱了烦恼,即使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三、厌学心理的疏导

在我们农村,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些学生逃学、厌学现象。“读书无用”,“读书花钱不如早挣钱”“考上学也没班上”的思想在一些家庭盛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普遍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深受影响。我班刘某,本来成绩不错,但不知什么原因,近期几次考试都不理想。据其他老师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偷看闲书,作业也马马虎虎,思想涣散,纪律观念也淡了,行动上表现为厌学,为此我找他谈心,方知他现在一点也不想学,根本看不进书去,有退学念头。为什么转变这么快呢?通过家访知家长看到本村有个别大学生毕业后没工作,于是动摇了供他念书的劲头,还说凑和到初中毕业就算了。考上学也没用,还不是在家闲着,对此,我深深地知道,强拉他进课堂是不行的。只有把他的心和家长的心扭转过来才是上策。在家访中,我对他父母讲清了当前的形式,强调农村孩子的出路,使他和他父母进一步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他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学习劲头更大了。

总之,心理疏导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最直接、最经常的途径,及时抓住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进行疏导,对症下药,必能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ィㄗ髡叩ノ唬汉颖比难粝匚骞镇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者学习成绩挫折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Holism in Education
兄弟让举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名落孙山
挫折
终身不遇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