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价问题的透析与对策

2008-08-23 09:12卢嘉瑞
中州学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绿色革命粮价粮食

摘要:中国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都不能过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填补粮食缺口;要确保18亿亩耕地并有必要的耕地“储备”;应适度放松管制,适当扩大粮食出口;建立和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绿色革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粮食;粮价;绿色革命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020—05

收稿日期:2008—05—10

作者简介:卢嘉瑞,男,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全球性粮价上涨的内在原因透析

始于2005年初的全球性粮价上涨,其来势汹汹,不仅至今尚无止息的迹象,甚至有可能长期维持高位。2008年6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的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上,会议主办方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基本农产品价格指数2006年上升了8%,2007年又上升了24%,而2008年前3个月又同比上升了53%。居高不下的粮价以及持续上涨的石油价格,不仅加剧了全球性通胀的压力,而且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引起了社会动荡。粮食、粮价危机已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可能引发综合危机。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4月20日召开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上所说:“如果这个问题未获恰当解决,(粮食)危机就可能引出一连串其他危机,进而交杂为一个多维难题,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政治安定。”事实上,粮食、粮价危机已经对东南亚和一些非洲国家的社会安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即使在农业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当代,吃饭问题依然是世界的头等大事,凸显其“第一”的地位。

对于今后的粮价走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农业部及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专家预测,目前的供求紧张局面还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2015年国际粮食名义价格才能逐步下降至2007年初的水平。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灾难和粮荒的最大受害者都是穷人。这次粮食危机也不例外。由于粮价暴涨,已使主要分布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低收入阶层和贫困群体陷入饥饿并使本已贫穷潦倒的生活“雪上加霜”。

那么,粮食危机缘何产生呢?

我们首先从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谈起。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但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波动;价格的波动是对价值的背离,即要么高于价值,要么低于价值;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既不会太高或太低,也不会太久,这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积极性的刺激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发价格的逆向变化。这里阐述的是一个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即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

同样的道理,粮价也是粮食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而言,粮食价值决定粮食价格,但粮食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必然引起粮价的波动;只不过引起粮价波动的内在因素即粮食价值会因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迅速反映在粮价上,而引起粮价波动的外在因素即供求关系则相对稳定一些。总之,这也是规律使然。粮价不是政府决定的事情,但政府对粮价的调控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不过这种调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否则,无济于事,甚至弄巧成拙。

依据上述认识,我们就可以破解全球粮价飙涨这一现象。我认为,引发此番全球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世界粮食供应正以从未预见过的、史无前例的速度减少”;“粮价已涨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饥饿的风暴正席卷而来”……这是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严厉警告。粮食供给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成本、低粮价挫伤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近10年来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不但加大了粮食种植费用的支出(特别是大机器农业),提高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还导致农业运输费用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一二十年的低粮价使农民和农业资本未能得到相应的回报,降低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导致产量远远低于消费的增长。

其次,自然灾害加剧,粮食减产,难以满足消费的需要,这种情况近些年较为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许多也是对人的破坏行为的报复。近年来全球气候地理异常现象增加,干旱、洪水、海啸和地震等灾害频频发生,土地沙漠化造成耕地锐减,所有这些对全球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2006年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6%,其中小麦的产量下降了5.2%。2007年的旱灾和洪水导致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粮食主产国大幅减产,粮食供应吃紧,一些粮食品种的价格屡创新高。

由于粮食减产,粮食库存急剧下降。2006年,全球粮食总储备量下降到3.75亿吨,比上年减少了7238万吨,下降了16.2%;粮食期末库存只相当于当年总产量的17.1%,当年总消费量的16.5%,粮食库存消费比低于国际公认的17%—18%粮食安全线水平。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

在粮食供给减少的同时,粮食需求却在增加,使本已吃紧的粮食市场“雪上加霜”。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谷物消费总量增长到20.43亿吨,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根据世界银行调查,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的粮食消费从2005年到2006年增长了17%,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粮食消费增长了25%。[1]那么,粮食需求何以增加呢?主要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人口急剧膨胀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有人做过推测和结算,在旧石器时代,世界人口每翻一番需要大约3万年,到公元年初期就缩短到1000年,19世纪中期又缩短为150年。到1830年左右世界人口达到了第一个10亿。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增长。1930年,世界总人口达到20亿,在此之前的一百年时间里相当于历史上几百万年的人口增长数;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30年相当于前100年的增长数;1975年世界人口达到40亿,15年等于前30年的增长数;目前,世界人口已近70亿。人口激增必然导致粮食需求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人均耕地锐减,压迫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急剧下降。1975年世界人均耕地0.31公顷,近年已下降到0.15公顷,即减少一半。20世纪70年代初,平均1公顷耕地养活2.6人,到目前需要养活4人。粮食供给日趋紧张自不待言。

其二,紧随发达国家肉类高消费,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居民对肉类的消费需求总量增加,从而带动粮食消耗大幅度增加。随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人口大国居民收入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迈上了中产阶级的台阶,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膳食结构,大大提高了对肉类的消费需求。肉类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粮食饲料,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消耗3公斤粮食,而要生产1公斤牛肉则需要消耗7公斤粮食。据统计,自1980年至2007年,全球谷物产量年均增长幅度为2%,而饲料需求年均增长幅度却超过3.5%。

其三,在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中,美国、巴西和欧洲联盟调整了能源战略,大力发展生物燃料,消耗了大量粮食和农作物,导致玉米、小麦、大豆、棕榈等农作物价格暴涨。相关数据表明,2000年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产量仅为180亿升和10亿升,到2006年则上升到380亿升和60亿升。美国的生物燃料工业主要是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2006年为此投入4200万吨玉米,有分析认为,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这些玉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预计10年后,美国每年将提供1300亿升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为2006年的7倍,届时,玉米消耗量之大及对世界粮食市场所构成的威胁,可想而知。

巴西是最早大规模使用生物燃料的国家。2007年生产了约50亿加仑燃料乙醇,原料主要是甘蔗。虽然原料主要不是粮食,但一些土地被转用于种植甘蔗,对粮食供应也有间接影响。欧洲国家的生物燃料工业以生物柴油为主。2007年欧盟生产了173亿加仑生物柴油,主要原料是油菜籽;燃料乙醇产量约61亿加仑,原料是小麦和其他粮食等。鉴于全球能源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和美国、欧盟都推出了宏大的中长期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预计未来生物能源用粮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将继续上升,全球粮食危机的阴霾很难散去。

除粮食供求失衡这一基本原因导致全球粮价暴涨外,来自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粮食期货市场,也抬高了粮价。在美国次贷危机的重创之下,大量国际资本不得不从股市和房市中撤出,进入能源和粮食期货市场投机炒作。粮食现货市场的供求失衡,必然助推期货市场价格的上涨,而期货市场价格的飙升,又必然殃及现货市场价格。就这样,粮食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互动”,使期货市场的投机资本找到了巨大的盈利空间,又让跨国粮商赚得盆满钵满,唯独苦了穷人,特别是那些粮食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的穷人。

综上所述,引发全球粮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供给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粮食消费需求;导致粮食供求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无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扼制粮食供给能力的提高,却无休止地扩大粮食消费。这种供求失衡的状况可能要延续多年,这也就意味着粮价高企可能是一种常态。

中国粮价上涨是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伴随国际市场粮价自2005年以来的持续上涨,中国的粮价也在持续上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粮食价格比上年上涨6.3%;2008年1月份,粮价同比上涨5.7%;2008年2月份,粮价同比上涨6%;2008年3月份,粮价同比上涨6.8%。与国际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粮食供给并没有出现问题,换言之,供需基本平衡。尽管耕地资源的减少(从1996年的19.5亿亩下降到2006年底的18.27亿亩,10年累计减少1.23亿亩)影响了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尽管人口的增加(从1966年至2006年人口增加了9000多万人)扩大了粮食的消费量,但由于从2004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08年有望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故而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粮食消费量在10200亿斤左右;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稻谷、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产量恢复到9000亿斤以上,而这三大品种的消费量在8500亿斤到8700亿斤左右,产需平衡有余;只是大豆有较大缺口,对外依存度超过70%。

既然供求大体平衡,那就只能从粮食的价值的变化来探讨粮价上涨的原因。粮食的价值的变化是粮价变化的内在原因。引起粮食价值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农资价格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上涨,二是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

先以河北省为例。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对2007年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分析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河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3年11月上涨以来,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上涨6.7%、6.8%和1.6%,2007年更是一路上扬,涨幅逐步增大,12月份,同比涨幅高达12.6%,全年累计上涨6.9%,同比上涨了5.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8.2%,其中,排灌费上涨68%,机械作业费上涨56%,其他服务费上涨134%。饲料上涨了76%。[2]再看全国的情况。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3]再从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来看,2008年1月和2月,绝大部分农资价格居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2月的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40%的化肥品种就有国产复合肥、国产氯化钾、国产磷酸二铵等;钙镁磷肥、普通过磷酸钙、进口磷酸二铵等肥料的涨幅也超过了30%。农用柴油(0号)、饲料、地膜、棚膜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0%。[4]由于农资价格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持续上涨,并且涨幅大大超过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政府给农民的各项补贴,缩小农民的获利空间,挫伤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农业劳动力的价格也在上涨。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状况是数量上不足,年龄上老化,即“一少二老”。改革开放的30年当中,已有两亿多农业劳动力离土离乡,进城务工。城乡收入差别和城乡生活差别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原动力。目前留在农村的劳动力,40岁以下的青年男女甚少,大多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农业因此变成了十足的“老人农业”。这些劳动力虽然年龄偏大,可劳动强度却没有减轻。因此,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就高一些。同时,由于农村消费的工业消费品的涨价,也会提高劳动力的成本。还由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农业劳动力的再生产还要消费一些非物质文化产品和劳务,这也会加大劳动力的成本。总之,在城市劳动力价值提高的同时,农业劳动力的价值也必然“水涨船高”(尽管两者差距还相当大)。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由C+V+M构成,C是指生产商品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是指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M是指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M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在今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商品生产者扣除成本(C+V)后所获得的利润。农产品的价值构成也是如此。如果反映粮食价值的价格不因C+V上涨而上涨(或者上涨的幅度低于C+V),那就只能牺牲M,即挤压生产者的利润空间;如果M过小甚至是负数,就势必挫伤种田者的积极性。如果等到种田者迫不得已缩减生产(只着眼于自给自足)或退出生产从而粮价因此上扬的话,那风险可就太大了,社会必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国解决粮食、粮价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当前,对我国的“粮价”问题应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对生产者即农民而言,粮价不是偏高而是偏低。农业是被部门竞争抛弃的“弱势产业”、“弱势部门”,在这里,资本流动遇到了体制屏障,扼杀了由其可能发生的利润对其他资本流入的吸引力,农业部门(农民)分享不到平均利润。另一方面,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而言,粮价不是偏低而是偏高。由于粮食等农产品涨价,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下降。处理粮价问题不能只顾及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否则就会因片面性而发生失误。

基于上述考虑,我认为解决中国粮价问题的思路是坚持“四个”结合:(1)提高粮价与控制农资成本相结合;(2)保护农民利益与兼顾城镇贫困群体承受力相结合;(3)政府调控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4)经济手段与行政和法律手段相结合。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吃饭永远是一个大问题。粮食同广大农民,同全国每一个人都有切身的利害关系,粮食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并且日益重要,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落后的农业尚未摆脱靠天保收的状态,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国际粮食市场风云诡谲,且粮食危机是一个趋势性现象,故而我们这样一个粮食消费大国,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都不能过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填补粮食缺口,对此我们一定要坚定自立自强的信念。粮食是稳定市场、保证建设的最重要的物资,粮食定,天下定,对此我们一定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粮食同大局的关系。

第二,保护并扩大耕地面积。耕地是粮食之母,要有足够粮食的供应,就必须有足够的耕地。保证我国13亿人口粮食供应的耕地是18亿亩,这个面积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决不能突破。非但如此,还应恢复和扩大耕地面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那些原本是耕地后来被抛荒了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一切可以开垦的土地变成耕地。

第三,适度放松管制,适当提高粮食价格。粮价全由政府掌控不可取,政府放手任由市场调节也不是上策。我主张政府调控和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适度放开粮食出口,有限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由于农资和农业服务价格上涨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推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政府能够顺势而为,提高粮食收购价,不仅有利于通过粮食涨价直接惠及农民,而且有利于稳定城乡粮食市场。粮食收购价的变动应考虑四个因素,即供求关系、农用生产资料成本、人力成本和国际市场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都必须首先顾及到农民的利益。从2008年的国际国内市场情况看,应考虑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在全球粮价暴涨的态势下,一些国家为缓和国内市场的压力,纷纷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这样一来,犹如火上浇油,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引发粮价剧烈上涨。国际粮价的飚涨不可能不波及我国。尽管如此,国内外粮价还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价差;国内的粮食价格是全世界最低的,国际市场的粮价大大高于国内。例如,国际市场小麦和大米的价格是中国的2到3倍,玉米价格也远高于中国玉米价格。拿中泰两国大米的价格来说,当泰国大米飚出每吨超过1000美元的高价时,中国东北出产的优质梗米,一吨才不到3000元人民币——中国大米的价格仅相当于泰国大米的一半还不到。这种巨大的价差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不允许中国农民的利益从这种巨大的价差中得到一定的补偿,就是不明智的。在我国粮食增产还有很大的潜力、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的条件下,应开闸放水,适当扩大粮食出口,即适当扩大许可证管理的品种的范围,适当扩大出口总量。同时,加强配额制管理和企业制管理,严厉打击粮食走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和适当扩大粮食出口使粮价上涨,一方面会让农民直接受益,另一方面却会使城镇低收入阶层和贫困群体的食品支出增加,从而降低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有效解决这个矛盾,应启动物价补贴机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根据物价上涨情况,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加大对城乡低收入阶层和贫困群体的临时救助。

第四,建立和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长效机制。对农业支持保护是世界各国为提高农业竞争力而普遍采取的做法。这些支持保护主要是通过对农民进行补贴来实现的。我国也早已建立了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但还不符合国际规范,不符合市场化要求,应通过完善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体系,建立支持保护农业的长效机制。为此,首先应扩大对农业补贴的比重。我国对农业的补贴曾长期不及农业生产总值的2%。这个比例远远低于WTO多数成员国的水平。应将这个补贴比例尽快提高到5%—6%的标准。其次,完善价格和补贴政策,逐步增加农资增支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资金额度,并且做到直补到位、足额,以确保农民收益稳定增长。再次,建立稳定、持续的粮油肉奖励机制。坚持贯彻对粮油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制度,奖励资金额度可视情况作适当调整,以确保生产稳定增长和市场供应。逐步扩大中央财政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力争在未来3年内覆盖全国。适当扩大保费补贴品种,适度提高保费补贴比例。经过几年的努力,从整体上明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五,积极推进“绿色革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革命”特指通过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是对先前试图把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所获成就的概括和总结。[5]我国应将“绿色革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基础,积极参与,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确保维系十几亿人口粮食消费需要的耕地面积并在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所扩大;确保农业和农民的收益稳定增长;提高农业和农民的地位,使农业和农民像其他行业及其劳动者一样,受到重视和享有公正公平的待遇;建立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稳定和扩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创造条件支持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重点支持绿色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将其目标定位于既有利于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又不降低产品自身质量,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科研项目和创新技术的研发,切实做到产品质量上有保证,工作条件上提供方便,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开“绿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条件;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在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新型农机服务、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导向和支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包括完善价格和补贴政策、保费补贴政策等;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大力支持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机构面向农村、面向第一线,以多种有效形式,向农民灌输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新技术、培养新技能。

参考文献

[1]丁声俊.国际粮市新走向[N].人民日报,2007—12—10.

[2]肖煜.农资价格上涨挤瘦农民钱袋[N].燕赵都市报,2008—04—11.

[3]正确看待当前的价格形势[N].人民日报,2007—08—07.

[4]农资价格飞涨抵消惠农政策[N].中国青年报,2008—04—11.

责任编辑:晓立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结构演化及发展趋势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

猜你喜欢
绿色革命粮价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要促进竞争力提升
我的粮食梦
庄稼的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