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亿万富翁的成长

2008-09-18 10:41
大学 2008年3期
关键词:软件社区

流 欣

当大批“80后”还在为找工作奔波的时候,今年才26岁的戴志康,已是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的CEO。管理着一个近百人的研发、销售、服务创业团队,手中拥有占全国市场50%以上份额的社区软件Discuz。

2006年底,戴志康在北京宣布,公司已完成第一轮融资,吸纳了著名天使投资人周鸿以及美国华尔街投资大鳄红杉资本几百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截止到2007年底,这位青年才俊身价已迅速窜高至近亿元。

荣誉和财富的背后,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史,成长史里,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生于电脑时代的戴志康早在小学五年级就接触了互联网。“用电脑得干正事,比如学习、开发和编程。”父亲戴康光担心他只管打电脑游戏,戴志康的父亲是大庆石油学院的博导。在父亲的正面指引下,他迷上了电脑编程,基本不打电脑游戏。

戴志康读初二时,市场上有了瑞星防毒软件。经过琢磨,戴志康发现了其中的技术瑕疵,专门致信瑞星公司。随后父亲带他到北京,去了瑞星公司。“那时的瑞星在一个很破的房子里,才十来个人。”他清楚地记得,瑞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临走时,送了他一个大包,里面装着一些技术软件和书籍。

戴志康从小就属于特别聪明的孩子,但就是不爱学习。戴志康越来越对学校功课没兴趣,反而对计算机越来越迷恋,于是成绩往下直掉。母亲看到周围的孩子考试成绩好,心里着急,便跟他达成协议:计算机可以搞,但学习也不能落太多。在协议约束下,中考和高考前,他都会停下爱好,专门花时间备考,顺利考入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专业。之所以选择通信专业,是因为戴志康想,自己精通计算机,如果再把通信搞熟,毕业后一定是抢手的人才。

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后,戴志康发现同学有两类,一类是书呆子,好好上课,考研读博;一类就天天打网络游戏,没日没夜,打到疯狂。他跟这两类都没共同语言。戴志康喜欢自学,对考试的东西不感兴趣。偶尔也打网络游戏,但打过之后有自责感,就戒了。他想做点实在的东西出来,比如用于聊天的社区软件,他一直在学校里找能一起做的搭档。从一进校门开始,找了一年都没找到。

2001年,学校里举办创业大赛,读大一的戴志康看见的“都是些八股文似的材料”,最后连“一帮纯属为比赛而创业、毫无创业素质的人”都获了奖,他只能感叹。戴志康曾要求以自己设计的软件申请免修几门课程,得到的答复却是要把软件著作权归到学校名下。戴志康拒绝了。在老师眼里,上课不专心的戴志康跟那些天天玩游戏的人没有区别。戴志康觉得:“像我这样的人是生存不下去的”。

就在戴志康出生前的几年,哈佛大学的本科生盖茨中途休学,创办了微软。戴志康3岁那年,另一个辍学创业的美国男孩创立了戴尔。十多年后,20岁的中国青年戴志康也在大学第二学年开学之后“跑路”了。当年9月,戴志康搬出了学校,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开始了每天15小时的工作,捣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段“过街老鼠”般的生活:一间危房,地板踩着嘎吱响,塑料纸代替了楼道里的玻璃窗,哈尔滨冬天的刺骨寒气天天往里灌,整栋楼最勤快的活物也就一只野猫,常常把半夜回家的他吓得半死。这三年,旷课,不参加考试,缺席学校大会,“非典”时期不回宿舍,学校没少给警告和处分。

一天,很偶然地,戴志康去了一个电影论坛,发现那里竟然有10万注册用户,同兴趣爱好者发帖、灌水,不亦乐乎。他想:如果有一种软件,能在一个社区论坛的服务器上装一个,光一个用户就带来10万人,100个是1 000万,1 000个就是1亿,这样完全是几何级的发展模式。

戴志康决定搞这样的软件,将它命名为Discuz,来源于英文disscus。一开始他也准备找人共同研发,但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只能自己做。戴志康说:“我是一个特别执著的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认定的事。”正是这样的一份执著与坚持,这套由他独自全力开发并让他在大学付出“三次纪律处分、15门考试不及格”代价的社区软件迅速为网上用户所接受。分布于四面八方的技术高手先是被这种技术吸引,进而加盟到戴志康的身边,组成一个技术团队。

这个软件在网上提供免费下载,戴志康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做了两年后,他意外地收到香港一家公司的报酬,这才发现自己的劳动完全可以化为实际价值,而以前他只满足于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准备将产品商业化。

2004年,戴志康大学毕业。怀揣通过Discuz挣到的第一桶金,从哈尔滨跑到北京。他先花七八十万买了间公寓做办公室,便开始注册自己的康盛公司,“跑工商税等部门,很累,有时被人白眼,很难受,但我知道更大的困难在经营公司,每跨一步都让我觉得有成就感。经历最为难得。”戴志康说他当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那就是他所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承载得起未来五至十年的一个理想。

戴志康以前一直是网上销售,买方会将钱直接汇到他的账户上。公司创立后,他开始在现实环境中接触客户。第一次,他依旧穿得像个学生,凉鞋、裤衩和T恤,到那儿才发现别人都着正装,“看到客户表情有点怪,我意识到没戏,最后果然”。出来后,他立即去商场买了套1 000多的西装。

戴志康招来公司的第一个员工是陈亮,现在的运营总监。陈亮做戴志康父亲研究生时就认识戴志康,“觉得他很有技术天分”。2002年,陈得知Discuz是戴志康独立开发后,更加认可他。所以当戴志康表示想跟他合作时,他毫不犹豫地辞了职,尽管当时的报酬与原单位有些落差,周围的人表示看不出跟个小孩会有什么前景。

幸运的是戴志康的公司赶上互联网转暖。截至2006年,公司销售月均增长50%。 但是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庞大的用户群,他的目标是要做一个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

种种举动,也让风险投资公司趋之若鹜。最后,一直以动作之快和出招之奇著称的美国红杉投资把“绣球”抛给了这位执著、自信、有理想的年轻人。

“红杉是一个投人的公司,当初他投YAHOO时才两个人,投GOOGLE时才四个人,这是我比较喜欢的。而且,我们的想法很一致,那就是先把公司做好,而不是马上要求回报。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说起这次融资,戴志康显然非常满意。

目前,他占了公司50%以上的股份,是最大的股东。更重要的是,这笔巨资的注入,他成了这个技术出身的年轻的戴志康的商业传奇和他的人生梦想。

如今,身价过亿的戴志康已经实现了很多同龄人无法企及的梦想,虽然依靠网络起家,但是但戴志康对网络产业有一种反对的态度,因为大学时候看到不少同学沉溺其中。2005年他回了一趟哈尔滨,当年同宿舍的有两个同学竟然因此未能毕业, 还花掉了大部分的生活费用。戴志康担心,他们连挣扎的欲望都失掉了。

对于今后,戴志康依然自信:“我们希望有一天,互联网社区理念会延伸到人们生活中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平台里面去,像电话、MSN、QQ一样可以真正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增进沟通的效率,我们也希望做这样的事情,也许现在说这个事情有点早,我觉得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来讲,不能否认我们具有这样一个理想,那就是让每一个网站都有一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步入Web2.0。”

(责任编辑:徐 鹏)

猜你喜欢
软件社区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57)
影像社区
遗留或损坏 软件卸载没商量
有趣的识花软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