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一)

2008-11-04 02:54张会霞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9期
关键词:女孩儿财富

张会霞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5题 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妖

B.

C.落 旁

D.吊 扶

2.用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2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3.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5分)

(1)《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说》中“雨”请孩子们与它亲近,并随

它同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2分)

泉水叮咚,在有的人听来是大自然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有的人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妙的图画。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7分)

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澜;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你一定会喜欢读书的。

(1)你的同学张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些闲书,没什么用”。张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报社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活动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达简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的例句,按照要求再写一个。(3分)

例句:《水浒》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要求:①举出一部中外名著,写出书名、书中一个或几个人物名和有关情节;②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③不拘泥于例句的字数,句式结构与例句基本一致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24题 5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3分)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流飘荡,任意东西。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第②段“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与《小石潭记》中哪句话意思最相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本文后,你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11分)

现代战神——中子弹

①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 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

②在华盛顿,有专家认为,美国应重新考虑今后在亚洲的战略走向,防止中子弹技术扩散,中子弹被视为可以真正取胜的武器。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其毁灭力令人战栗。自此以后,有良知的政治军事领袖和科学家认为原子弹是不可再用的武器,应该随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③于是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冷战之初,开始努力研制另类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学一间实验室开始,这种秘密研究一再失败,直到1977年才由美国陆军的科学家研制并试验成功,中子弹就此横空出世。

④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弹时,主要考虑要以一弹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令对方所有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通讯中断,坦克则完好无损。如此不仅令敌军惨败,也可使敌方反应放缓。

⑤美国军方曾以美制和苏制先进坦克试验中子弹,结果坦克内的动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的中子弹,在二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间可使200辆配备强大火力的坦克丧失战斗力、人员死亡。

⑥1977年美军试爆中子弹成功,卡特总统便以之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苏联裁军,保证不侵犯西欧。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推迟了生产计划,改为只生产中子弹部件。

⑦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法国。法国坚持认为,中子弹必将加速东西方军备竞赛,使亚欧的处境更加危险。法国所提不无道理,美国为防有诈而停产。谁料想,1980年法国竟然试爆了中子弹,并扬言将用它来保卫欧洲!此弹令法国在政治军事上大显神通,美国却气得直跳。让美国人气愤的还不只这些,没过多久,传来“更坏”的消息,前苏联也有了中子弹!

⑧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同时,也放眼中子弹。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变初步理论,从此中国科学家开始有系统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十年后,科学家采用激光技术,在实验室里观察到中子的产生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初,建造了用于激光聚变研究的装置,20世纪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

11.中子弹为什么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③段“中子弹就此横空出世”一句中,“横空出世”可否改为“诞生”?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⑤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列举了众多国家在研制中子弹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对世界各国对中子弹的研究持什么态度?有什么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13分)

①只有内在品格确实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犹如没有衬景的宝石,必须自身珍贵才会蒙受尊重一样。

②深入观察人生会看出,获得赞扬之道犹如经营致富之道,正像一句俗话所说:“薄利才能多销。”同样,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易为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因此,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③其实要习得优美的举止,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因为人只要不粗心,就自然会乐于观察和模仿别人的优点。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现得过于做作,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举止言谈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像在作曲,其中的每一个音节都仔细推敲过。但这种明察秋毫的人,却可能不见舆薪。也有人举止粗放不拘礼仪,这种不自重的结果使别人也会放弃对他的尊重。

④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好又是最难的。

⑤要注意——在亲密的同伴之间应保持矜持以免狎昵。在地位较低的下属面前却不妨显得亲密,这样会倍受敬重。事事都伸头的人是自轻自贱并惹人厌嫌的。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尊重,而并非你天性多情乐施。表示一种赞同的时候,不要忘记略示还有保留——以表明这种赞同并非阿谀而是经过思考的。即使对很能干的人,也不可过于恭维,否则难免被你的嫉妒者看作拍马屁。在面临大事之际,不要过于计较形式,否则将如所罗门所说的“看风者无法播种,看云者不得收获”。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创造机会。总而言之,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

(选自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有改动)

16.本文可分为两部分,请你把各部分所论述的问题用问句形式表达出来。(4分)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论证。请你在第⑤段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论证作用。(4分)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了本文后,你知道应该怎样和别人相处了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0~24题。(15分)

天 外 财 富

雨水淋湿了一切,世界显出一片光亮了……

雨丝绵绵,温柔地从天外飘来。

我打着一把雨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发现路边有一个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女孩儿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她也许有12岁,胖胖的,眼睛好像一大一小,但是很美丽。她用小手拉住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你要往前走吗?”我问她。

“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

“去做什么?”

“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儿的声音含着安慰。

“人在哪儿?”

“不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

如果她加上10岁,我也许会心跳,可现在,我完全若无其事。

“找我吗?”我笑笑。

“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这钱送给下雨天让我共伞的人。”

“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地问。

“是的,所以我要把这财富送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5毛钱还是7毛钱?”

“不,是10万。”

“10万?你带在身上?”

“对,带在身上。”

我不由得把手伸进口袋,似乎要摸到一把左轮手枪,好保护这笔财富。女孩儿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在我手里。我从没见过10万元的大钱,在一秒钟里睁大了两只眼睛:天哪,哪是什么大钱,只是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100,000。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我大笑起来:“哈哈,真是天外财富。”

“什么叫天外财富?”

“不是钱,却是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儿的声音很清晰。

“为什么?”

“我读到一篇小说—— 一个女孩儿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到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递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

“找到了吗?”

“第二天没下雨。”

“后来呢?”

“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到了树洞里。”

“这真悲惨。”

“可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所以,你就试了?”我问。

“对,而且我没失望。”

我看了她一下。那双眼睛并不是一大一小,而是睁成了一大一小。那是一种渴求而感动的眼睛。但愿21世纪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眼睛。

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你没想过会失望吗?”我问。

“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

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我猛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融化,又像在凝结。

“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儿歉意地说。

“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

“对,非常对。”

雨水淋湿了一切,让世界显出一层晶晶的光亮。

来到一个公共汽车站,我把女孩儿送上了车。汽车披着水汽,消失在街的尽头。

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洒向我的伞顶,无限的温柔。

20.文中的女孩儿在雨天寻找什么?她为什么要寻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开篇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儿歉意地说。‘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这两句中加点的“财富”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认真品味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女孩儿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5题 50分)

25.作文(50分)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在本期找)

知识点滴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马寅初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1941年在重庆庆祝60寿辰时,周恩来为他手书了一副对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此联十分工整精当,表达了周恩来对马寅初教育成果的赞誉,对其健康长寿的良好祝福。

中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忠诚于教育事业,郭沫若曾为他题写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此联把事业、品德、理想、追求,都重笔浓缩于纯朴的联语中。

一位中学生给教师送了这样一副对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联中巧嵌数学名词,贴切自然,耐人寻味,表达了莘莘学子对教师的敬仰之情。

人之一生,孰能无师?因此,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上赞誉教师的对联比比皆是。有一副长联写道: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联堪称绝妙。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字按序排列,实属不易。它生动地写出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这是一副由教师撰写的对联。作者把“粉笔”、“讲台”与“国运”连在一起;把“一颗丹心”与“铸民魂”连在一起,更加令人感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对辛勤战斗在教育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加钦敬!

猜你喜欢
女孩儿财富
当一回英雄
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单
看事
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单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新财富500富人榜
夏季的风
织冰
最后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