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愁如东海爱似山

2008-11-07 09:21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郁达夫

王 芳

事实上,我们所知道的东海,只是其磅礴汹涌、烟波浩渺、蔚蓝明澈的情形,而我们所知道的山,也只是其厚重雄伟、云雪覆盖、草木繁盛而已,即使我们长久地生活在海与山的身边,也很难清楚地说我们了解了海、懂得了山。更何况是时隔六七十年,远远地望着他,透过文字的烟云,去感受他满腔的爱恨情仇,去揣摩他波峰浪谷的风雨人生呢?

然而,我还是忍不住焚心香一炷,遥遥地对他一拜——这个曾经在我的少年时代搅起情感的波澜、引发强烈的共鸣,并且影响我人生选择的富春江才子,我精神上永远的恋人,带着孤独、颓废、感伤,清丽、明净、纯真,以及不管不顾投入爱情,热血沸腾参与抗争的迷人个性,席卷了我的文学领空。我在课堂上讲他时,无法抑制我的激动与向往;我终于按捺不住提起笔写他时,无法控制笔尖的颤抖。只因为他似淡还浓的文字里,时时处处渗透着故国晚秋的气息,愁固然似一江春水涛涛滚滚,爱却也如高山般厚重而坚定。

他生在摇曳着水声桨影的江南,却长年辗转漂泊于日本、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东南亚等地;他爱他的祖国可以为之献出生命,却时常郁闷颓废,甚至喝酒狎妓堕落无涯;他天生脆弱文静却一生都陷在与文敌的论争里,成为斗争漩涡的中心;他才华横溢领袖文坛授教于各名牌大学,却债台高筑;他用情至真至深至纯却又过于多情浪漫,敏感多疑,终因多情多疑与挚爱分离……

他既姓了“郁”,又怎能再添个“达夫”?其实他的名字,就先知似地描出了他一生的矛盾。郁达夫,一个在矛盾里打滚的人,用他满盛的愁与爱,在风雨如晦的二十世纪上半叶,轰轰烈烈,起起落落,演绎了比他的小说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传奇。

1921年。

这在中国文坛,已经是不平静的一年了,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新文学,新锐文人为文学的改革做着改天换地的事业,鲁迅、冰心、矛盾……他们才名早著,作品迭出,交相辉映。然而,若要论这一年在文坛一石激起千重浪,以最有力的形式打破多少年封建岑寂的,莫过于“郁达夫”这个青皮后生陌生的名字,以及他的代表作《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从日本留学回国创办创造社后出的第一本小说集,收集了《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三篇自叙体小说。小说出来后,因其“零余者”形象,大胆表现青年人的“性苦闷”与道德自省,受到青年读者的青睐,迅速走红,短时间内销量达三万册。但与此同时,郁达夫遭到许多文学同仁和部分读者的非议。可以说,在当时,《沉沦》以自我暴露的笔调渲染出“性苦闷”的举动,是惊世骇俗的,他从个性解放的意义上来肯定人的感性要求和本能欲望,认为“情欲”作为人的自然天性应该在艺术中加以正视和表现。他在《敝帚集》中写道:“性欲与死,是人生的两个根本问题,所以以这两者为题材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一般其他作品更大。”

今天,“性”已经成为某些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不管是世界级的文豪米兰·昆德拉,还是中国本土被誉为最深刻的当代作家王小波,他们在文字中表现性苦闷、性亢奋,被人们视为正常而且高深的事,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写“性”,写人的本能得不到满足的痛苦,抨击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却不啻于一声惊雷,打破了文坛平静的天空。

《沉沦》中的“我”处于青春发育期,产生性的要求和欲望原本正常,但“我”身处他国,由于自己国家的弱小而受人歧视,“我”因此敏感、胆小、自卑,无法找到一条正常的合适的释放与升华“性”的渠道,只能用其他扭曲变形的方式解决。然而,“我”自身受到的道德教育又使“我”产生了羞耻感与犯罪感,“我”焦虑不安,痛苦万状,时而清醒时而堕落,最后选择了跳海。这既是一个弱国子民不堪忍受别一民族歧视的决绝,更是自身无法摆脱又无力解决内心尖锐的“灵与肉”冲突的无望,“我”的那一跳,也因此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中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骤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从此,郁达夫一方面成了呐喊“强国”的激进派,另一方面,又因《沉沦》里的“零余者”和《还乡记》里的困惑者,成了“颓废”的代名词。青年人是最易冲动奋发的,但刚步入人生,又难免是最易失望颓丧的,所以容易在郁达夫的伤口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过去的颓废是现实人生、败落国家与热血理想之间的差距,现在的颓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代青年流行的用语“郁闷”“孤独”之类,大多有郁达夫当年描述的影子在内——这正是郁达夫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熠熠生辉的原因。他是具有前瞻性的文人,从本质上来说,可以贯穿人类生存的始终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

那么,是什么赋予了他如此独特的笔?郁达夫,这个在当时令新女性听之而心跳,令青年男性闻之而仰望的名字,仿佛是从古代走来的才子,沐浴着欧洲文化之雨,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律动。小说里的他,是一个苦闷彷徨者;“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诗词里的他又全然是一个清瘦的情种。什么样的郁達夫,才是真实的呢?

说到他,不由要说起他的三桩旧事。

郁达夫好色。有一次,见到一个百货店的老板娘颇有几分姿色,就想办法亲近,终于要得她的一枚旧针和一个旧手帕,回家后他关起门来,用针挑破手指将血滴在手帕上,陶醉地嗅着。他将这一情节写进他的小说里,堪称人性描写的经典。

郁达夫在苦闷无法排遣时,好以破坏自己心爱的东西释放,或者是镜子,或者是旧书,或者是他的女人。他以失去它们的痛苦来解决现实的苦痛。有一次,他用二哥救济他生活的五元(当时郁达夫月工资二十几元)全买了纸烟,放在房间里一齐点燃,烟气缭绕了整个房子,他就在浓烟里“享受”,直到开心起来。

郁达夫讲气节。日本侵华时,他立场坚定,说,即使做不成文天祥、陆秀夫,也要做伯夷、叔齐。他赋诗:“松树梅花各耐寒,心坚如石此盟磐。首阳薇蕨钟山菽,不信人间一饱难。”

我们不难看到,郁达夫的思想具有颇为激进的一面,因而更加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矛盾、相冲突,这又使他放浪形骸的名士气息膨胀。郁达夫自身便是“灵与肉”冲突的集中表现体,他孤独、苦闷,甚至颓废,但又坚持正义、追求上进。因而,他永远在痛苦中,但他又喜欢并且习惯于制造这种痛苦。

这便是比较完整的郁达夫了。这样的郁达夫,他的生活怎能不波峰浪谷呢?

大凡性情独特、才华出众者,都有着聪颖的头脑、异乎常人的资质和禀赋。郁达夫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以49岁的生命,不仅抒写了许多精彩的小说散文,在小说中渗透着散文之美,又在散文中散发出浓厚的书卷香,以及清远悠扬的诗人气质,而且精通日、德、英三国语言,把西方文化与东方精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当年,他被林语堂视为《京华烟云》最恰当的译者。可以说,郁达夫是天才与勤奋的成功融合者,他走到了后代文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追溯到他的童年、他的求学、他的写作与抗争时代,一个来自江南的“才子”,一部辛酸坎坷跌宕起伏的生命传奇,便在他的自述传、他的散文小说的字里行间渐次铺开。

自古山清水秀之地、天地精华集中之处,总会凝聚起一股灵气,这股灵气氤氲在空气里,遇到适合的人物,便贯穿其肺腑,影响其一生。浙江的富春江上,“三百余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富阳一带,钟灵毓秀,生长于此地的郁达夫,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山川风物的气息。他曾这样描绘他的家乡:“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在这样的风光的潜移默化中,郁达夫造就了自己特定的气质框架。

每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情、作为,都多多少少留有童年的岁月在身上辗过的痕迹,郁达夫独特气质的形成,除有山水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从童年到少年苦难而又诗意盎然的生活。

他出生在一个败落的书香门第,三岁失去父亲,由祖母和母亲抚养。母亲为了养活一家人,时常外出谋生,两个哥哥也在外求学,幼年的郁达夫十分孤单,只能与家中的女佣翠花相伴。加上体弱多病,与其他人的接触就更少了,这使他羡慕邻居少年阿千上山打柴狩猎的生活,恨不能与之一起游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天地阴阳,调和方能清朗。郁达夫一个男子的性情里,早期更多受女性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孱弱体质,表现出一股阴柔之气。好在有邻家少年阿千的冒险引领,平和了这股气韵,使郁达夫的性格出现矛盾的二重性:既孤僻又喜欢朋友,既颓废又酷爱正义和反抗。自从他随阿千上过一次山后,就开始经常漫步流连于富春江边,攀登在颧山崖壁,他吐纳清新的空气,拥抱浓绿的草地,注目江上的帆船,寻找蓝天的美梦。一股来自于人的灵性之光,如这富春江一般越沉越宽,越流越浩荡……

幼时的郁达夫异常聪颖,9岁作诗便“语惊四座”,15岁开始自主研究诗词并大有所获。他在《自述十二》中写道:“吾生十五无他嗜,只爱兰令书史台。忽遇东南吴祭酒,梅花雪里学诗初。”由于古典诗歌的造诣,郁达夫的散文融古诗意境与个人情怀为一体,情感酣畅率真,被人视为才气纵横之作。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起句便将人带入一种纯粹的秋意里,纵目散文界,有几人能做到?他写的《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钓台的春昼》等堪称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散文,以朴实而优美的笔调描述他游览过的名山胜景的美丽、雄奇,有关的史迹、传说,此外还穿插好些诗句和自己的感受,因而,人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能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可以这么说,有了才华,若没有对大地山河铭心刻骨的爱,是断难写出这样的好文字的!

然而,当时的国土,是如何地被践踏着!

少年的郁达夫,在自己的国土上尚未觉察到这些,但到了别国的土地上,却体会极为深刻,并成为他痛苦的重要根源!中学后,他曾在家休息两年,1913年,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从此开始长达8年的留学生涯。当时的郁达夫十分贫困,为了考官费大学,他在艰苦的条件下日夜苦读,终于得偿心愿。但因为家庭困窘,加上身为弱国子民受到外国人的歧视,这一时期,郁达夫感伤、颓废的气息也随之日渐浓厚。在这种苦闷无法排遣时,他选择了喝酒狎妓这条古代文人走过的老路。不同的是,郁达夫胸中有一股熊熊燃烧的爱国之火促使他振作、奋发,三次往返于中国与日本后,郁达夫成熟了。

1920年,成熟了的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一起创办了文学团体“创造社”。创造社开办之初条件十分艰苦,根本无利润可言,但对于为了理想去努力的人而言,再苦的条件也不会阻碍他们的行程。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处境艰难却勇往直前的郁达夫,年轻的郁达夫。但是,创造社的文学宗旨与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研究会产生冲突,1922年,郁达夫与胡适就翻译等问题展开了长达九个月的论争。在论争中,郁达夫词风尖锐,一改孱弱文人的形象,令许多人侧目。但他并不是睚眦必报的小人,在论争中,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进行人身攻击,并在对方表示和解后能冰释前嫌,这体现的是一种坦荡磊落的“士”的精神。

此期间,以他为主编的《创造周报》发行,受到世人欢迎。但办报不能谋生,他只得辗转于北京、武汉、富阳、上海、广州,在这些地方,他却只赢得许多悲愤——由于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与强烈的正义感,他写出了一系列切中时弊的文章,使“政府”视他为眼中钉,并有意进行暗杀,他只得清醒地写文章,并清醒地躲避迫害——中国的文人何其“有幸”!与政治搭边时,要么成为爪牙,要么成为刀下鬼!

直到1927年,郁达夫才因与创造社朋友在观点与立场上的分歧,忍痛离开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这个组织,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至此,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段路结束了。创造社曾因有郁达夫而声名鹊起,因他的离去而一度凋敝,它是他灵魂上的一个家园,是他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点。

此后,郁达夫又加入几种组织,由于他个性追求自由,写作思路与那些“革命作家”相左而毅然退出。这样的进进出出,使他无端地成了斗争的核心。他受到了尊重,但诋毁、攻击也随之而来,他的小说、他的政论、他的文学理论甚而他的私生活成为了斗争的主要对象。自有小说问世,郁达夫一直处在与论敌的激烈论辩中,客观地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论辩,它使郁达夫思想的光芒更加明亮,但是,这些论争,对于他本身,又造成了多少次思想上的苦难?

苦难对于他而言,是司空见惯的,无论是生活、文学,还是爱情。

是的,说到郁达夫,这个浪漫多情的才子,怎能不谈及他的爱情呢?正是因为有了不寻常的情感,才有了他在人们心中的独特。

可以说,郁达夫对异性特别敏感,泛爱,甚至路上看见有漂亮女性,即使不能爱上她,也要“暗暗的闻吸从她们身上蒸发出来的香气”。

在美丽的夜空下,抚着赵家少女的肩,一起看淡如水的月色,感受即将离别的惆怅,这水样的春愁,是属于少年郁达夫的。

在家乡,与书香门第的才女孙筌结为连理,共度十年患难岁月,这颠沛流离中的真情,是属于青年郁达夫的。孙筌虽无十分品貌,却有足够才华,出身名门,却甘于尝遍与郁达夫在一起生活的清苦,并在离多聚少的生活里忍受他的谩骂、痛悔,为他生儿育女,守住一片后园。这看上去是旧式的婚姻,并不是没有感情的结合,他们在一起,有体贴,有恩爱,还有同甘共苦。一些回想起来令人心酸落泪的细节里,处处体现着他们之间的温情,但这都逃不过“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古训,最后,身处异地缺乏沟通的婚姻败在了青春与美貌、才华与激情手里!

在杭州,与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王映霞邂逅,注定了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将要展开!于是闹得满城风雨后,“风雨茅庐”里的神仙眷侣,为郁达夫的愛情添上了与他性情相符的罗曼蒂克的一笔!这段情,是属于中年的郁达夫的。都说人到中年,一切都看淡了,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可以从肉体升华到精神,郁达夫却是一个特例,他的激情被这写满了青春的骄傲的女子点燃了,他愿意纵身跃进火海,即使粉身碎骨化为灰烬也在所不惜!1928年,他告别旧式婚姻,在上海与王映霞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日子开始变得清贫却温馨愉悦。

那么,感情的方舟是否就此停泊?围绕着现实人生的,不仅仅是爱,还有生活的柴米油盐,有这些琐碎,就免不了争吵。一次次的争吵后,郁达夫自我暴露的性格使他将他们的私生活夸大后曝光,这就令一些矛盾公众化,也使他们破裂的伤痕难以弥合。尽管有涕泪俱下的自责,尽管有登报的诚挚道歉,但对受伤的心毫无作用。爱就能好好地生活吗?郁达夫对王映霞是爱入了骨髓的,却因此又更易生疑窦,这样,这把紧紧握在手里的沙子,反而溜得更快了!

抗战开始后,郁达夫应邀到新加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与王映霞分离,最后,矛盾无法解决,只得选择分手!

在新加坡,与有着倾城美貌与迷人嗓音的李筱英一同散步回家的,是沧海桑田后的郁达夫,这时的他更多心思花在抗日宣传里,面对她的关怀体贴与爱慕,他竟有点想爱而又力不从心的味道。也许,他的爱,已经在王映霞的身上用尽?也许,对于爱情,他无法再有更多的憧憬?所以,与李筱英分开后,他竟也很少有悲凄的味道了。

……

如果上天给他的岁月再长一点,也许还会有更具才情与美色的女子光临他的生命,因为这样一个沸腾着激情的生命,这样一个纯正的文人,他永远都能散发出吸引女性的迷人芬芳!只是,一个情重的郁达夫,他还能再一次燃烧起来吗?

不能不说他的死。

他的死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死于民族解放的事业。这不仅从他的文章,他流落苏门答腊岛充当日军翻译时暗中营救国人的行动可以看出,从1945年8月当地日军秘密屠杀俘虏与郁达夫失踪的时间亦可看出。

只是,他从未加入过任何政党,他是凭着热血与赤诚,为他所爱的土地,他在《沉沦》里所呼喊的“我的祖国”献出的生命。

郁达夫曾说自己原以为是“青山到处可以埋忠骨的漂泊惯的流人”,到了中年却颇有点要寻找归宿的意味。他说这话时,是为建“风雨茅庐”计,何曾想最终却真的只能把一把骨头丢在异乡,去实现古代文人们“青山埋忠骨”“托体同山阿”的梦想了呢?

猜你喜欢
郁达夫
话语的态度
贵人不可贱用
贵人
贵人不可贱用
助人何必曾相识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
郁达夫1%崇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