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研究的误区

2008-11-28 11:05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课型师生

刘 成

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一项省级重点课题“课型研究”的实验,许多老师依据郑金洲教授的著作《课改新课型》所提供的课型模式如火如荼地开展研究教学实验。从开设的观摩课来看,主要有: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探究性为主导的课型”几乎都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为主导的课型”几乎整堂课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为主导的课型”差不多都是学生在自学。

追根求源,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教师对“课型”内涵理解的偏差,或者说对郑金洲教授理念的理解存有差池。首先,以郑教授在《课改新课型》中的观点来看,他在导论(二)部分明确指出了“现有课堂存在的弊端”,主要概括为四点: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而从我们老师在课型研究的实验实践来看,正是步入了“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的误区,忽略了“主导”的作用,从而褪去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教师忽略了课堂基本的构成元素。课堂是什么?郑金洲教授在《课改新课型》一书里如此诠释: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引领学生发展和探究知识以及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由此可见,课堂里会聚着构成我们教育的全部要素,有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学生、有作为教育教学主导的老师、有作为教育教学主线的教材资源、有尽展师生生活风采的智育情商、有描绘师生生命追求的理想画卷……

所以,课堂就是学生花样年华在此含苞欲放的肥沃土壤,也是教师实现职业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土壤。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型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有三:学生、教师、教材。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班级的学习氛围,学习习惯,情商机智等。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到底以何种课型为主,主要应该取决于学情和教师自身的风格。

当然,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理想的课型,往往并非单一的某种模式,应该是根据动态课堂的需要,各种模式在相应的时段轮换起着主导作用,甚至相互融合,既有探究,也有合作;既有自主,又有对话;既有体验,也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从课堂中获取全方面的素养,也才能使课堂真正包含着动态和生成的价值。

比如在语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般说来应该贯穿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主线,其中就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学生相互合作探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等。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我们先来观摩一段课堂实录:

师:杜甫被誉为“诗圣”,司马迁被誉为“史圣”,曾经有一位名士被人们誉为“书圣”,他是谁呢?

生:王羲之。

师:他为何获此殊荣?

生:他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相当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师(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师: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生:(质疑释义)

师: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生:(质疑释疑)

师:(补充质疑)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生:乐。

师:为何而“乐”?

生:时光美,“暮春之初”。

师(板书):良辰。

生:景色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师(板书):美景。你能用美妙的语言翻译一下吗?

生: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师:除了美景,还有什么?

生:还有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师:对,兰亭修禊诗会会聚了名士谢安、王羲之、孙统等四十一人。还有吗?

生:盛会,即兰亭盛会,这些名士修禊诗会,“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师:请同学示范朗诵,体验这份快乐的情怀。

……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的导入部分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对话,教师通过情景性问题激发学生了解作家作品的求知欲,这一时段属于师生互动;教师又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让学生独立地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这应该属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前提下,教师提醒学生“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然后又安排了全班同学相互探讨疑难问题的环节,这便属于生生互动;学生质疑释疑完毕,又进入教师质疑学生释疑部分,这便是师生互动。文意疏通结束之后,进入文本的解读,既有赏析探究,也有诵读体验,在此,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等等各种方式融会贯通。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师生相互交流对话的动态课堂,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但是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讲,可以说我们很难判断这堂课到底属于哪一种课型,但确实又是一堂名副其实的好课。

由此可见,所谓“课型”,从教和学的方式讲,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某一种方法占据整个课堂的主体部分,否则难免步入“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的误区。课改到今天,我们的课堂需要人的对话,需要互动,需要生成,因而也需要教师在课堂的各个时段选择适合班级学情和科学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从中体现出来的是教师教育的智慧和风采!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新桥中学]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课型师生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ТРИ ШЕДЕВРа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