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能力 渗透科学精神

2008-12-10 03:56
关键词:说明文科普天气

孙 志

所谓科普文,就是全面准确地介绍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类文章。它既包括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类文章,也包括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如本单元的《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等。本单元所选文章基本上是自然科学类文章。

下面以《看云识天气》为例,谈谈如何理性、高效地阅读科普类说明文。

首先,要培养我们对科普文的阅读能力。

《看云识天气》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可算是一篇较长的文章,我们可以先培养快速的阅读能力。要能通过快速阅读,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快速理清文章思路。为此,我们可以从标题出发,通过标题,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写看云可以识别天气的,然后通过抓关键语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中我们可以快速感知本文主要写看云可以识天气、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以及看云识天气的意义。然后还要大致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虽然说明文不是七年级上册的学习重点,而本单元也要求我们学习时淡化文体,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说明方法特别突出,比如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等,且作用特别明显,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还是要感性地了解一下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样也为下一阶段八年级系统地学习说明文打下基础。如开头在介绍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时,作者通过大量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而且能激发读者的想象,给我们无尽的审美享受。在说明薄云、厚密的云以及云的光彩时,作者主要使用了分类别、打比方和引用的说明方法,将种类繁多的云介绍得一目了然。另外,我们还应感知本文语言的严密性。比如:“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往往”和“常常”两词,就说明了不是所有的薄云都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也不是所有的低而厚密的云层,都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毕竟“天有不测风云”,这样就使语言留有余地,准确严密。

其次,阅读科普文,还要渗透科学精神。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科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美好的和最需要的东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一单元时,一定要用心领会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激发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渗透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是什么?不是精确,而是尊重事实!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来面对本单元的科普文,这样我们会以端正的态度阅读,懂得尊重,能够理解、思考并反馈。就《看云识天气》一文而言,我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还要观察天上的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真实的观察验证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可以沉淀成我们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原来与我们朝夕相伴、如此熟悉的云,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科学信息,让我们懂得天上的云和农特产、日常生活关系是如何地紧密;可以感知到要想获得科学知识或自然经验,就应该认真仔细地观察、积累和总结;我们还可以感知到云虽然如此地神秘、神奇,但它却被我们科学地预知、理解和把握,我们应该敬畏科学,热爱科学。

总之,学习科普文,首先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其次要能渗透科学精神,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而热爱科学、接近科学。高尔基曾指出:“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伟大、更所向无敌了。”愿同学们能通过科普文的学习,在全面提升科普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关注科学,热爱科学,大力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
说明文科普天气
说明文阅读专练
谁是天气之子
科普侠:古代历险 (八)
科普侠:古代历险(七)
天气预报难题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读一读,选词填空
别怨天气热,身上爱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